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依法抗争”的效力与边界——兼议农民抗争研究的走向
作者姓名:王军洋  金太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09);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卓越博士培养计划”项目。
摘    要:“依法抗争”是欧博文和李连江教授基于1990年代中国农民减税斗争提出的一个解释框架,主要是指代农民群体在国家纵向政治分化的基础上借助对中央政策的了解来抵制基层政府额外的税费摊派行为,因为其出色的解释力而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学术影响。但随着农业税在2006年的废除,作为依法抗争主要经验来源的税费问题已不复存在,在此之后农民抗争议题越来越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对“法”的运用也表现出很强的工具性和选择性特点,同时得益于行动学习和抗争经验的累积,农民群体的抗争行为越来越专业化和多样化,大量的抗争在“依法”的框架下已经很难得到解释。实际上,其他学者提出的“依势”或者“依理”的框架均存在这个问题,即大部分的抗争研究是在致力于农民抗争剧目的开发,而非专注于行动者在不同剧目间的选择以及转换机制,但显然后者更能够显现农民抗争行动的完整图景。

关 键 词:依法抗争  工具性运用  社会变迁  减税斗争  行动剧目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