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人格、方法与身份:抽象的人与知识分子现实性的遗失
引用本文:尹江铖.人格、方法与身份:抽象的人与知识分子现实性的遗失[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6):613-620.
作者姓名:尹江铖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9年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教学研究”(编号:19JDSZK096)。
摘    要:作为思想观念生产者的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揭示关系到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对当代知识分子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如果从“抽象的人”出发则易丧失其现实性,沦落为“抽象的知识分子”,从而深陷人格迷梦,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谋求人格成就和人类解放;更易误入方法迷途,由脱离现实的纯粹思辨走向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僭越;致使身份迷失,因不明分工的阶级根源而导致职业自负并丧失阶级意识。新时代知识分子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自我并开展研究,才能在实践中成就理想人格;立足现实进行思辨和批判;追求真理而不迷失自己的阶级归属,在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关 键 词:抽象的人    知识分子    德意志意识形态    现实的人
收稿时间:2022-06-23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