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革命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革命老区留守儿童问题值得思考。通过分析革命老区——延安市康坪村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梳理存在的资源配置、家长能力、学生自身能力等教育问题,并根据当前的问题现状提出解决措施,以点带面,推进革命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龙回镇,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该地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由于其父母大部分在外打工,小孩多由年迈的老人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就从这一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发,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游中艳 《现代妇女》2014,(12):I0050-I0050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受到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留守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留守学生"队伍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学生"比例达学生总数的15%左右.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留守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中很多人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许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更容易发生问题行为,本文概述了留守儿童与问题学生两个群体的特性,并系统分析了留守儿童群体中问题学生比例高这一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留守儿童性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省1346名11—16岁儿童抽样问卷调查,以同龄的非留守儿童为比较对象,对青春期留守儿童的性安全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看黄”行为、边缘性行为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而获得抚养人给予的性安全教育及自我性保护指导方面明显低于后者。发生实质性交行为、遭受性侵害情况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留守儿童遭受这类伤害后从家庭、父母获得的情感支持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性安全问题较非留守儿童严峻。  相似文献   

7.
郝耕 《现代妇女》2014,(10):254-254
本文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深思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2008,(4):13-13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推断全国农村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有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8%左右,亲情缺失是他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相关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有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打工5年以上。父母亲情的缺失,带来的是留守儿童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的缺失。有关部门反映,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的“空心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父母与子女不能在一起使子女成为“留守”学生。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就是要构建教师与“留守”学生的和谐关系,即是解决教师与“留守”学生之间的学习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彭长生 《社会学》2009,(1):52-57,10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媒体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留守会给儿童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安庆市484名初中学生的调查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是否留守对学习成绩没有影响,而学生的年龄、父母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学生的成绩排名影响非常显著。相关政策建议是,应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探讨的是如何从学校和社会方面给予这些“困境学生”以帮助,很少有人把关注的视野投向留守儿童家庭本身。本文从留守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关系入手。以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结构为基础。试图从各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教育因素,从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施加道德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康艾芳  刘荣盛  赖愈鸿 《职业》2011,(12):172-173
农村"留守学生"是近些年来社会、政府、媒体从教育角度去关注而出现频率较多的词,它是城乡二元社会的产物。只要城乡二元社会存在,户口、社保、工资待遇、子女就学等问题无法解决,新生代工人的家庭生活依然难有正常,"留守学生"仍然将延续存在。虽然各级政府也在下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个过程艰巨而并非一蹴而就。本文立足校本兼顾其余,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农村"留守学生"情况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本次发出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卷943份),以及相关人员的个别访问,对职业教育中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做了些了解,重点从家庭方面寻找一些问题的症结,从而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策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学习一般或较差,道德品质也较差,在"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让每一位留守学生体会到父母般的爱,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要有恒心和信心,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努力,才能使他们能真正沐浴到"花季"的阳光,感受到"雨季"的滋润,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现今社会随着农民工大批入城,留守儿童人群也越来越大,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作为留守儿童,由于其年龄相对较小又处于教育时期,所以如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入手,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并且提出几点帮助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职校4 1名留守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调查、学习成绩及违纪情况统计、心理问题的跟踪关注,发现高职留守学生存在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较差,学业成绩不好,自律性较差,心理健康及性格方面出现偏差等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韦志雅 《金色年华》2008,(Z3):41-4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已经成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中一个不可轻视的的问题。本文提出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欠教育的存在及其基本现状,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如何更好地关爱、教育留守孩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孩子的问题,不仅是文化教育问题,还有安全问题、习惯养成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等。教育留守孩子,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作为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同时也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是想反映笔者家乡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出现的原因以及一些解决对策,因此,笔者以王集乡W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试着给出一些对策,同时也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一个个案,以便于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开家庭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中。传统"问题"导向的研究者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问题儿童",片面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忽视其积极发展的内涵与规律。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构建发展资源框架下的留守儿童积极发展促进机制研究,通过实现留守儿童外部资源创建与内部资源培育,努力促进其积极发展,可以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