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老年人长期护理已经由过去家庭承担的事务演变成现在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安徽、江苏两省的调查,描述了老年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以及长期护理需求的差异性,分析了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户口、教育程度、无子女、有退休金、洗澡有困难、半身不遂、女儿或女婿照料8个因素对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相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这些因素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度要小。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与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基于上海市28个社区的调查数据,利用相关定量模型,实证分析上海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满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仅老年人健康状况、长期护理费用对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有显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长期护理的资源供给情况已经成为制约老年长期护理发展的关键因素。明确老年人口长期护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建立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导向的评估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人口学刊》2018,(5):78-85
近年来我国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长,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成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评估和分析我国现存的老年长期护理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规模等,其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未来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提供借鉴,使我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体系制度建设更合理且更有效率。本文在对我国老年人失能率、老年人失能规模、失能等级、失能老人护理使用率、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成本等相关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长期护理的市场供给价格,以大量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为依据,采用"总体仿真模型"测算出2015-2050年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资金的筹集规模,为我国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老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在快速老龄化阶段,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日益加剧的老龄化使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变得非常迫切.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本解决了老年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个人问卷(城市部分)》数据,对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并不高,并且存在较高的逆向选择;人口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替代因素、健康因素及意识因素显著影响着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针对上述状况,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口学刊》2018,(1):79-89
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家庭结构不利于未来的老年照顾,老年人的照顾问题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护理需求日益增长,出现护理服务供需失衡的现象,日本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建立了比较成熟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国与日本有着相近的文化渊源,同属于东亚福利文化圈,崇尚孝道,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不及日本,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潜在护理需求更大。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变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长期护理制度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实施中取得的成果,对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试点地区的探索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将会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有利于规避日本在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财政负担的加重。通过培训专业护理人员,构建全国统一的护理等级评估体系以及引进多元化的护理供给主体,以缓解护理机构不足的压力,平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护理供给差距,满足多层次的老年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中,日本和韩国都选择了社会护理保险制度。从日韩两国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背景来看,因老龄化的加速、家庭护理功能的弱化、既有制度的局限性、老年医疗费用的增加,两国都引入了护理保险制度,但两国的老龄化程度、基础设施等存在差异。从制度内容方面来看,虽然框架结构有些相似,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些差异。两国的扩充护理机构、培养护理人员、扩大服务对象、加强预防事业等对中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口快速老龄化使老年长期护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产业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发现需求旺盛和生活形态变迁正刺激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发展及有助于拉动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的发展进程表现出当前老年长期护理产业陷入了人力资源短缺、护理成本高和质量差等困境。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通过构建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运用灵活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建立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等,快速发展和完善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在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需要的同时,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开辟劳动力市场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8年数据,使用年龄、时期和队列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中老年人长期护理偏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老年人长期护理偏好主要形式是非正式护理,即主要依靠配偶和子女,对于其他亲属和正式护理的偏好较弱。长期护理偏好的年龄效应体现为对于配偶提供长期护理偏好呈现倒“U”型而对于子女提供长期护理偏好呈现正“U”型。从队列维度来看,1930年代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更偏好子女提供的长期护理,1940—1960年代的中年和低龄老年人更偏好配偶提供的长期护理。在时期维度上,由于孝道观念、社会政策等影响,中老年人对于配偶和子女的长期护理偏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对于亲属的长期护理偏好略有上升,而对于正式护理的偏好较为稳定。非正式长期护理偏好存在替代关系,60—79岁群体的老年人偏好配偶提供长期护理,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则偏好子女提供长期护理服务,男性比女性更偏好配偶提供长期护理,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偏好子女提供长期护理。在我国长期护理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了解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偏好,激励非正式护理,能够为我国更有效地完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concern for the long-term care of older parents i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son preference in India. Controlling for important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at are believed to affect son preference, we find that concern for long-term care is the principal cause of son preference in India. Sons serve as the primary caregivers to elderly parents, while daughters are mostly engaged in caring for parents-in-law. This trend is more acute in rural than in urban areas. Our study also finds a strong implication of the filial relationship for the long-term care of elderly parent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照料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2006年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发现,近百分之十的农村老年人自报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照料,但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存在照料担忧,这反映出照料的稳定性和充分性难以保障。同时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料的"服务需求"和"已利用的服务"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海龙 《西北人口》2014,(2):40-44,49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日渐突出。高龄老人失能概率高.长期护理需求大.是老年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本文基于MarkOV多状态转移模型.对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进行量化预测。结果表明.2010--2050年我国失能高龄老人人口规模将从860.47万人激增至4764.52万人.高龄老人长期护理费用从1020.47亿元攀升至5650149亿元。昂贵的长期护理费用致使传统以家庭为主体的长期护理模式难以为继.为有效缓解未来高龄老人长期护理财务压力,满足高龄老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与提升长期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契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政策方略.  相似文献   

14.
As the primary givers and recipients of care, elderly and middle-aged women comprise the population segment mos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long-term care issue. Salient demographic and social factors relating to this phenomenon are explored, and the benefits and shortfalls of the current long-term care payment sources are identified. Despite the recent financial protection afforded by Medicare "Catastrophic Coverage," financing (or directly providing) long-term care still remain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elderly and their families. Privately purchased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rovides some protection to those who can afford it, but elderly women continue to constitute a group at high risk for devastation by long-term care needs and costs.  相似文献   

15.
退休年龄以上的老年人群死亡率预测是养老金精算和长寿风险度量的基础。针对我国大陆地区退休年龄以上人群死亡率数据量较小且波动较大的问题,借助多人口联合建模思想,基于单人口CBD模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老龄死亡率建模的Logistic多人口模型。通过加入更多相关人口数据信息来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死亡率,选取我国台湾地区分性别死亡率相关数据,与我国大陆地区分性别死亡率数据进行联合建模。研究发现,Logistic多人口死亡率模型比单人口CBD模型表现出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长期预测一致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蓓  徐勤 《人口研究》2007,31(3):61-7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日益增强。而在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护理功能日趋削弱,传统的老年长期护理面临严峻挑战。根据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区服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本研究以上海为例,从服务的提供、人力资源、资金运作、照料质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城市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现状与特征。文章最后提出,应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完善质量监控机制、扩展日托所功能、提高政府对社会服务事业的投资、建立税务激励机制等途径推动社区长期护理社会化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有对城乡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研究多忽略了长期的城乡差异所导致的隐性的农村老年人就医惯性的存在。本研究在控制了收入、医疗保障和就医可及性等因素的条件下,发现就医惯性的存在;并运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发现,卫生服务的利用存在不公平,偏向于富人,而就医惯性在两种卫生服务利用中的贡献度分别为12%和5%。这种城乡固定差异造成了农村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我照料能力上都显著地低于城市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