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长沙、深圳、杭州、苏州、青岛、宁波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口号,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广州市来说,要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必须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区)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采纳其好的做法,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姚佑銮 《探求》2014,(2):92-96
广州要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必须有一个能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能区别其他城市并能充分唤起人们集体形象记忆的传统文化建筑群。在荔湾湖与泮塘村之间建西关广场,对汇聚岭南文化元素、保护西关历史文化遗产、扩大西关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以及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西关广场建设必须扎根于泮塘古村的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高度统一、必须坚持原真性与可创新性兼顾、必须推进复合经营和统一管理,才能避免城市文化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3.
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路径。以"策源地文化"为主线创新与建设广州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和载体,有利于凸显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城区与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广州市越秀区面临着如何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比较定型的状况下,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谋求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做出了"12338"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广州要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跨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由此,广州走向从传统城市化进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阶段.在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广州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推动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凤莲 《探求》2013,(2):97-103
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塑造自己的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其核心即为凸显以文化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的发展方针.为此,要正确把握广州文化发展的历史,重视创新广州文化的历史因素与传统价值,推动广州城市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州十三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巅峰产物,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千年商都"的一个缩影.十三行曾经是清王朝的"外贸特区","一口通商",独揽中国外贸持续达85年之久,是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因此,加快推进十三行商圈建设,恢复、打造十三行记忆,符合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也是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品牌和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立法发展的角度 ,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 ,阐明了这项工作与城市现代化、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进程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系,徽州文化经过历史的荡涤,至今仍因其保存着较完好的物态和非物态历史文化而大发异彩.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201 1年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布《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吹响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号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广州历史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徽州历史文化的传承经验,对于广州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温朝霞  杨师帆 《探求》2013,(2):89-96
振兴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一个具有共处守则的和谐社会,需要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展示大国气度和风范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精神力量.对于广州来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就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努力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体现了广州对国际大都市发展格局的“文化自觉”,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李仁武  麦佶妍 《探求》2013,(1):36-41
文化软实力竞争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城市竞争的重点和热点,文化优势的培育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发展风格和发展潜力。城市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如何,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高端文化旅游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途径。广州实施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战略,无疑需要高度重视推动自身文化旅游的发展,但更要在广佛肇一体化发展中重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社会科学》2013,(1):138-157
<正>首都经济2012年的首都经济在朝着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目标平稳迈进,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土地财政在GDP中所占比值逐步减低,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值进一步得到提升,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一、产业结构北京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名词解释》中提出,"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世界城市的具体特征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2011年底,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北京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为进一步加强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贯彻实施,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已吹响,在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建设中,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在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虽然广州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不够高,城乡之间文化服务供给不平衡,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离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努力实现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葛华 《探求》2011,(3):63-69,73
代表区域文化形象、体现区域文化竞争力、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文化品牌是打造品牌城市、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广州市荔湾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培育西关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本文结合荔湾区的实践,提出地方政府在推进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方面要重视区域文化品牌建设,凸显地方特色,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区域协同。  相似文献   

16.
廖惠霞 《探求》2011,(1):29-32
广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如何保护、利用广州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强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功能,是广州市今后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温朝霞  孙宁华 《探求》2011,(4):36-42,48
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打造城市文化品格、彰显岭南文化特色,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培育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实施文化人才战略、构建文化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提高城市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和竞争力,逐步达至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作为广州千年不变的中心城区——越秀区,如何抓住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机遇,以其"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的地位,发挥世界文化名城"文化引领"功能,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对过去"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转变,为建设"幸福越秀"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时代赋予越秀人不可推卸的神圣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吕晶 《探求》2012,(3):13-18
本文围绕如何落实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12338"战略的中心目标,集中讨论广州市水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对策研究,参考国内外城市水系建设的案例经验,提出了广州水城"蓝道"建设的构想。通过构建广州水城生态水系网络,树立广州水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响广州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生态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20.
《探求》2017,(1)
荔湾区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其拥有的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在全市11个区中位居首位。近年来,荔湾区坚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与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区环境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沙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方面,成绩斐然。荔湾注意处理好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旧城改造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旧城改造中"更新"与"保护"的关系,努力做好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保护城市记忆的工作,其经验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