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何仁勇 《领导文萃》2010,(24):104-106
<正>蔡京的书法极佳。就连恃才傲物的大书法家米芾都曾表示,他的书法赶不上蔡京。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谁最牛?"米芾答道:"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了。"都说"字如其人"。这规律至少不适合蔡京。当年他与  相似文献   

2.
知白守黑     
非鱼 《领导文萃》2014,(12):127-129
正涂弦夫刚从文联退休,退休前他是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外,其他时间都在写字。他在办公桌上放一整块高密度板,笔墨纸砚就绪,写。从二十多岁开始学书法,柳体、颜体都研究过,后来喜欢上了康有为,从此着了魔,跟康有为的字较上了劲,直到在全国小有名气,当了书协主席,整天琢磨的还是康有为的字。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许多知名的书法巨匠都出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河南,如今河南的书法事业更是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有来先生看了河南的一位书法家的字以后,赞不绝口,亲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观海潮新作,篆书中见行草之笔情墨趣,活脱自然,于行草中见大篆之圆融,潇洒中寓古淡天真之韵致,两者表里,浑化无迹,是谓善学者."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这位出自河南的书法艺术家张海潮先生.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郭沫若先生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观察及审美能力培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几项因素也正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戴午桥,一位有"中国当代草书领域第三代主力军"之称的重庆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美国、俄罗斯等国际友人或某些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还多次作为书界力作送到香港、澳门、台湾进行两岸三地进行书法交流. 不仅如此,在国内收藏家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眼中,他的作品都极具收藏价值.数十年来,戴午桥用实际行动证明:曾经只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类似"阳春白雪"的艺术品也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不在意"第三代"称谓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随和而谦恭的戴午桥表示,对于所谓的"第三代"概念,他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称谓以及流派等之类的都毫无价值.他极力主张书法艺术应该执著地坚持走一条主题之路:那就是让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都能享受的另一种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6.
霍达  石峻 《领导科学》2001,(1):48-49
胡副省长不仅身居高位,还写得一手好字,敬求墨宝者趋之若鹜.求字的并不见得真懂书法,有的人甚至辨不出行、草、隶、篆,分不清颜、柳、欧、赵,当然也就说不上他的字到底好在哪里;这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字出自胡副省长之手,有幸得到只纸片言,便视若珍宝.但胡副省长毕竟不同于那些靠写字吃饭的书法家,普通人和副省长之间隔着八百级台阶,要想收藏他的一幅墨宝,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7.
正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官至右军将军,所以有人称之为"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富于创造精神,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兼善各体,成就辉煌,尤以其行书《兰亭集序》最为著名,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他不但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其文  相似文献   

8.
当心"捧杀"     
有句俗话说:"哄死人不偿命."实际上,把人哄死毕竟是不容易的.然而,改掉其中的一个字,"捧死人"的事就不少见了.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一案,最有意思的是他光写字就收入不菲.据说他写的字并不好看,那么大家之所以买他的字是因为他有权,买他的字等于讨好他,等于在各种场合"捧"他.虽说导致胡长清腐败的原因是他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但"捧人"者在他走向腐败的过程中,却也起到了很大的催化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也算得上是被"捧杀"的.  相似文献   

9.
《秘书之友》2014,(3):F0003-F0003
正张旭(生卒年不详,一说是658年—747年),字伯高,是中国唐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工于书法,有"草圣"之称。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以豪饮而知名。在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张旭亦是其中一位被描写的人物之一,与其他人被称为"饮中八仙"。张旭以书法中最为奔放自由的草书闻名,据《新唐书》记载,张旭喜欢在酒醉之后书写作品,称之为"狂草"。他的书法多以奇形怪状、粗细对比夸张以及充满情感的线条相连,在《旧唐书》中赞  相似文献   

10.
幽默5则     
生日和年龄 儿子:"爸爸,什么叫外交家?" 父亲:"外交家,是牢记女友的生日并 忘掉她的年龄的人。" 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刘石庵是清朝乾隆时有名的书法家, 他致力独创,形成丰腴厚重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小字阿龙,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丞相,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在他从政期间,脆弱的东晋小朝廷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立国时期。他谦和宽厚,"镇之以静",善于调和北方士族集团和江南土著力量的矛盾,为东晋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充满深情地说:"王  相似文献   

12.
正蔡京是福利制度推手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着双重身份。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知道,高俅是宋朝的太尉,又是一名高技能的蹴鞠运动员;宋徽宗既是皇帝,又是艺术造诣很高的书画家。不过下面这位宋朝人,他的另一个身份你未必就晓得了——他是蔡京,宋徽宗朝的宰相,或者干脆说,就是一奸相吧,私生活奢靡,执政误国,同时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据说"宋体字"就是他创造的,这些你应该知道了。不过你知不知道蔡京还是北宋国家福利制度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另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  相似文献   

14.
正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此外还是一位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葛亮辅佐刘备争霸天下,审时度势,纵横捭阖,以卓绝的智慧推动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蜀国建立后,他成为蜀汉丞相,终其一生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智者和忠臣的经典代表,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历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22,(3):112-113
创立于1968年的艾菲奖,是美国营销协会的知名广告奖项.2015年,中国的阿尔山矿泉水公司以一个创意小瓶贴设计脱颖而出,获得了艾菲奖品牌公益类的金奖. 阿尔山矿泉水公司设计创意瓶贴时,找到龙杰琦,请他帮忙从"节约用水,反对浪费"这个主题出发,为矿泉水设计瓶身或瓶贴.有一天,一个朋友邀请龙杰琦到他公司,观看他参加的公司的...  相似文献   

16.
"太有才了!" "字写得真漂亮!"在场的人不时伸出大拇指赞赏.双手残疾,竟然能写出这么好看的粉笔字,令围观的民众惊叹不已.5月1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播发了这一消息,这名乞丐独创的字体被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收录方正字库中,取名为"方正显仁简体".这名被称之为"最美粉笔书法家"的人叫崔显仁. 写出的新花样 崔显仁,49岁,家住黑龙江省望奎县惠七满族镇.1993年10月意外受伤,双手及面容被毁.在邻居的提醒下,只上过3年小学的崔显仁开始练字.最初的动机,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获得一些生活的必需.  相似文献   

17.
根叔     
苏文勋 《领导之友》2012,(10):37-38
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曾经是农民、是工人?如若是,那倒显得很亲切。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留美博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如若是,那倒显得很特别。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一校之长?如若是,那倒显得怪怪的。初见"根叔"二字,是在网络上,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也有点儿不以为然。总觉得,和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猪坚强""楼脆脆""算(蒜)你狠""逗(豆)你玩"之类似的,在无奈的  相似文献   

18.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巍巍乎,天地唯大;荡荡乎,四海浩淼;视之无端,察之无涯.在艺术的浩瀚海洋里,怎样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呢?书法家唐精云用自己的艺术追求历程谱写了他不凡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19):32-33
中国人有三种迥然不同的活法:一是混,二是挺,三是拼。"混"字派的心目中多半只有利,没有义,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这种混子往往能够吃香喝辣,一旦参透个中奥妙,升官发财绝非难事。"挺"字派最为倔犟,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处境下,他们都不肯跪下屈服,不肯趴下求饶,不肯倒下认栽。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穷追猛打,逃跑时,他担心马车超载,竟连儿女都要推下车去,真是狼狈至极。但是,他挺过了最凶险的鸿门宴,挺到了垓下决战,他成为最终的获胜者。"拼"字派则相对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中国人三种活法  相似文献   

20.
正李斯(约公元前284—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官至秦朝丞相。《史记》对李斯专门列传,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他的一生,是研究李斯的主要文献和依据。李斯的人生极富戏剧性,充满波谲云诡、跌宕起伏,因鼠叹始、以犬叹终,与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命运高度契合,对当今领导干部有一定的镜鉴意义。一、因鼠叹始,不甘平庸鼠叹的辨析。李斯年轻时任郡县小吏,一次偶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