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锁车轮"、"罚款"……这是长沙市泊车有限公司对在咪表泊车位内未按规定刷卡缴费的司机作出的"处罚"。市民纷纷质疑,一家公司怎能有"执法权"和"强制权"?泊车公司却理直气壮地搬出了市政府的"红头文件"当"挡箭牌"。一名律师认为这份"红头文件"不合法,向湖南省政府法制办提出了合法性审查申请,很快得到了"变通规定"的回复;另一名律师认为"变通"回复很难说服人,于是继续申请对"问题红头文件"作出全面审查,彻底纠正或废除不合理规定。挑刺"红头文件"的接力赛引起了社会关注。法律界人士认为,公民挑刺"红头文件"热情高涨的背后,是立法的有力支撑。这反映了法治政府的新气象,也说明了公民对法治政府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2.
"启示"和"启事"混淆,曾成为《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之一,时至今日,这个错误仍然是很多人常犯的。"启示"和"启事"至少有三点区别:一、表现形态不同。"启事"是一种公告性的应用文体,是为了说明某事而在公众中传播信息,一般采用登报或张贴的方式,其形态是显性的;而"启示"则是启发提示,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启迪思想或激活思维,其形态是隐性的。二、语素意义不同。"启事"用的是"启"的陈述义,即开口说话,它和"启禀""启奏"的"启"同出一辙;而"启示"用的  相似文献   

3.
"度",在汉语中是"尺"和"法"的意思。在哲学上,"度"讲的是质与量的关系,其含义是量的增减应把握在一定范围内,一旦超过了临界点,就会引发质的变化。简言之,把握不好"度",就容易走极端,出现诸如"画蛇添足"或者"溢美溢恶"的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要带好团队,关键要善于把握"四度"。一是管理上的"张弛度"。  相似文献   

4.
日前,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中共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因"严重违纪"被"双规"。后经证实,二人之"违纪"均与黄光裕案有关。陈绍基被"双规"后,其之前有关"特赦"的言论引发了新一轮的联想。2008年"两会"期间,在讨论"两高"报告时,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绍基建议:在国庆60周年时,  相似文献   

5.
<正>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庸之道"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的富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一些人曲解的诸如"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过"和"不及"都不是"道"的体现,可见"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通过"和",才能  相似文献   

6.
佚名 《秘书之友》2013,(2):41-41
一、"发酵"的"酵"(jiào)往往误读成xiào。二、"澙(x)ì湖"误为"泻湖"。三、把"蒜薹"写作"蒜苔"。四、"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五、称悍匪周克华为"爆头哥",化残忍为一笑,很不得体。六、大S错用"贱内"。"贱内"是男人对别人说自己的妻子,大S显  相似文献   

7.
"元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气正则身键,气邪则身毁。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灵魂人物,其身上之"气"形成"气场",不同之"气"产生不同之"气场",不同之气场形成不同之文化氛围,带来企业之不同精神面貌,从而决定企业周期律之阶段。综合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成败得失的案例,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家身上存在的"官气"、"暮气"、"杀气"、"骄气"、"小气"、"傻气"等不良之"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关键因素,亟须祛除之。  相似文献   

8.
<正>领导干部"打招呼"是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种现象,其实,要刹住"打招呼"歪风,除了需要用人部门和用人者自觉抵制、公道正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消解"打招呼"者这个特定群体。显而易见,"招"也好,"呼"也罢,都绕不开一个"权"字。于打"招呼"者,无非是以权谋私、恃权乱政;于听"招呼"者,则有畏权、恐权之虞。破解"打招呼"难题,首先要向"权力"抡起"板斧",向有可能成为"打招呼"者的领导干部求解。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马云的"宣言""余额宝"横空出世"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这是马云在2008年的"宣言"。如果说开始这是个愿景的话,五年后"阿里巴巴"实实在在地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2013年6月,当"淘宝"的用户再次打开自己的"支付宝"账户时,  相似文献   

10.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6,(5):136-137
正"仁"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志明认为,孔子把"仁"视为一种内在的价值源泉,一种普遍的道德精神,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则。孔子以后,儒家皆围绕着"仁"字做文章。儒学从"仁"讲出"和",再讲出"礼",进而讲出"用",从"点"到"线",再到"面",乃至"体",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仁"既是儒学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一个"仁"字,把古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人用"仁"和"义"去解读"道"的思想价值,使"道"充分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属性。从历史上看,无论孙子之"道",抑或老子之"道"或孔子之"道"都有"仁"或"义"的成分。但孙子讲道义,是立足于战争或竞争的特殊环境下来分析的,他从战争指导或将帅素质的角度,详细论证"仁义之道"或曰"政治之道"  相似文献   

12.
文化广角     
《办公室业务》2013,(14):16+36+38
"通信""通讯"要分清"通信"和"通讯"犹如孪生姐妹,不要说一般的人分不清,即使专业人员有时也弄不地道,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是传递信息,过去根据信息传输载体不同,而有"通信"和"通讯"的不同说法,现在则统称"通信"了。这说明,"通信"的意义丰富了,两个义项一肩挑,"担子"重了;"通讯"的意义单纯了,只剩一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的年轻干部就是明天党和国家事业的"擎旗人"、"顶梁柱"、"脊梁骨"。年轻干部要从"三门"干部实现"淬火提升",必须多干活、干好活,从中汲取营养、积聚能量,锤炼自我、释放"潜能"。一、不以活小而不干。初进机关,部分年轻干部十分渴望施展才华,干出点"显山露水"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但一旦看到任务不"压秤",甚至是没得"技术含量"的小活,就心态失衡,自暴自  相似文献   

14.
秦海 《领导文萃》2013,(15):66-67
看了标题,一定会有人说:这老秦,可能真是老了,连话都不会说了,哪来的"犯正确"的说法呀?是的,没有这个说法。查这个"犯"字,按我们中文的约定俗成,它后面只能配贬义的、不好的词,如"犯错""犯难""犯懒""犯病""犯浑",最不好的当然是"犯罪"。"犯法",这"法"是中性词,但同"犯"一结合,就大大坏了的。那么"正确"是个褒义词,怎么能同这个"犯"搭配呢!难道能说"犯英明"吗?笑话,笑话!但是,只要你能理解"犯错误",也就能理解笔者"创造"的这个"犯正确"了。后者正是相对于前者而言的啊。从我有生以来的所读所见所闻所经的一些人和事,都能印证他的这一解读——可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犯正确"。  相似文献   

15.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归生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是"阳光·5S"高效课堂内涵价值的追求。践行高效课堂,不乏"意外"的呈现,"意外"犹如始料不及的精灵。教师若以"意外"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方能掀起课堂高潮,课堂因"意外"和学生的"自主"而精彩。  相似文献   

16.
唐铁龙 《领导科学》2012,(10):27-28
"包严"的"包"指包拯,"欧宽"的"欧"指欧阳修,两人都是宋仁宗时期的重臣,"包严"、"欧宽"是后世对他们领导方式的评价。包拯于1057年任开封知府,他廉政爱民,大力改革诉讼制度,重典严法,打击豪强劣绅,"吏民畏服,远近称之",人称"包严"。欧阳修是包拯的继任知府,有人问他如何对待前任的威名赫赫,他说:"凡人才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他行事低调,"一切循理,不事风采","民安其不扰",同样把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人称"欧宽"。"包严"与"欧宽",殊途同归。包拯以威名震动京城,欧阳修以宽简誉满朝野,均为行政长官的楷模。后来有人在开封府门两侧立起"包严"、"欧宽"两个牌坊。清代开封知府刘书元于东辕门外建"包欧二贤祠",教育官员"严而思包严之道,宽而思欧宽之由"。  相似文献   

17.
"老板"原型"铑"产生于1000多年前,旧时"老板"有五大含义。建国后"老板"几乎销声匿迹。新时期,"老板"概念发生变化。在高校、党政机关等也出现了使用"老板"的现象,此现象令人担忧,弊多利少,是经济领域对学术、行政领域的"殖民"。"老板"的泛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文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讨学前教育专业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成立"校企联合育人"的"二元制"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二元制"招生考试改革,严格遴选"二元制"学徒,对接行业标准,确定"二元制"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机制,建立校企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一位老人。八十耄耋,已然为仙。他是一位经济学家,荣膺"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入选关键词是"经济鲁迅人文情怀"。他还是一个靶子,对他的谩骂诅咒铺天盖地,从"老糊涂了"、"一条老狗"直至"送他一口棺材"……在中国这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千年礼仪之邦,身为老人,他所受到的"礼遇"前无古人。他无畏,露出光秃秃的牙床,粲然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查摆"四风"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作风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即要善于"抓大放小"。增强大局观,不玩"小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