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画报》是民国时期由周剑云创办的一份旨在提倡妇女解放的画报,也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妇女报刊史上的第一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是一份图文并茂的新型妇女刊物,它从爱情婚姻、妇女经济独立、妇女参政、妇女教育、妇女与男子的关系等多方面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使毛泽东完成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认识过程;妇女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发挥着伟大的创造性;以斗争求解放是妇女争取解放的前提,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是妇女争取解放的重要斗争方式.经济解放是妇女解放的根本。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各种法律法令的制定与落实是妇女解放的保证,要实现全世界妇女最终解放就必须加强妇女国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视野中,妇女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思想解放三个阶段。政治解放是妇女解放的政治前提,经济解放是妇女解放的物质保障,思想解放是妇女解放的精神动力。妇女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发展阶段具有一致性。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尺度之一,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妇女解放会伴随着人类解放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妇女动员既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需要,又是妇女解放的需要.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妇救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妇女动员,如以男性干部为开展妇女工作的中介,以上层和老年妇女为突破口,以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为激励机制,使妇女组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开展,使妇女自身获得了解放,如身体的解放、思想文化的解放和家庭地位的提升等.新式妇女在抗战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她们广泛参与抗战、支前、优抗、生产和参政活动等.妇女动员的过程伴随着女权、传统与革命的复杂纠葛.妇女解放受到传统习俗的制约,与固有的性别秩序产生了矛盾,革命的整体利益也限制着妇女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在抗战边区获得重大突破。边区妇女普遍地觉醒,要求解放,要求进步,为妇女走上彻底的解放准备了心理前提;边区先进的妇女解放理论在民主的基础上指导妇女运动的实践,为妇女解放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预示妇女彻底解放的可行性;边区妇女在抗战中争取到的权利是具体的、真实的,不但有具体的法律保障,也有具体的实践保障,体现真正的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妇女在解放的道路上走过了具有决定的和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解放了的中国妇女还需解放.改革开放为中国妇女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妇女解放道路,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实现对“妇女解放”本身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塑造和引导妇女新时代精神,是当代妇女实现自身解放的过程,构成了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王明的妇女解放思想基本上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政治地位以及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辩证统一关系。王明的妇女解放思想不仅较好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理论,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也提出了一些正确的主张,丰富了我党的妇女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也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陈望道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先驱在这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入研究中国妇女问题,也研究了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关于婚姻自由、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的观点,尤为珍贵的是他提出了第四阶级的理论。陈望道在提出妇女问题的同时还研究妇女的解放,并提出相应的方式方法。陈望道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陈望道是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皖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实践,包括加强婚姻立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健全组织机制,保护妇女权益。皖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这对今天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妇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韩国)尹美英一、维新派的不缠足运动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挟平等,恢复妇女的“自有之权”必须实现妇女形体上的解放与思想上的解放。他们认为,形体上的解放,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决条件;而思想上的解放,则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所在。戊戌时期维新...  相似文献   

11.
何震认为妇女应当经济独立,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解放自己。其妇女经济独立思想在为妇女争取经济自主权奠定思想基础的同时,也对五四运动,乃至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文章以何震的妇女经济独立思想为核心,着重论述其思想内涵以及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妇女发展的主要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世界妇女解放运动比较,有如下特点:一是起点晚(比国外女权运动晚了一个多世纪);二是社会性解放程度高(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中就明文规定了要实行“男女平等”,妇女获得阶级解放,党和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法律保证了妇女获得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男女平等权利,成为新中国的主人);三是法律上男女平等已基本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私有制后,在传统的父权文化的统治下,女性的形象受到丑化和弱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女性得到了巨大的解放。可以说,没有妇女的解放就没有全人类的解放,妇女问题的解决和妇女解放程度的提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更高标志。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与妇女解放曾小勇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妇女解放”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已形成这样的共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否,以妇女解放的程度可以看出来。” ̄[1]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就把中国妇女的解放作为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  相似文献   

16.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的女性专刊,对当时的舆论热点,即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三个论争焦点:妇女解放是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解放,是回归家庭还是走向社会,是自身解放还是民族解放。两份专刊打破了男权社会的局限,冲击了男性话语的垄断,超越两性对立,倡导妇女解放是精神解放,是走出家庭的社会实践,更是民族解放的革命实践。这些主张对妇女解放的未来留下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中国女性,大部分加入社会生产,共同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女性已经融入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她们正在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聪明才智。但是当我们以冷静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社会的同时,又不难发现妇女解放的程度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地位,妇女自身的素质与现代社会要求格格不入,争取解放的女性深感旧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解除,新的桎梏又在产生。因而探索妇女解放出路何在,是历来在学术界争论很多的问题。笔者拟就妇女的经济地位谈一点初浅的认识。一、古代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及作用妇女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之中”。“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他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产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学说和当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告诉我们,妇女走上社会实现与男子在经济的、文化的、家庭地位等方面的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基本目标,政治权利方面的平等的获得是妇女解放最深层、最重要的目标。妇女与男子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一般意义说,即妇女与男子一样,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同等的选举权、就业权、教育权、财产继承权等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更进一步的意义说,妇女应当与男子一样,享有同等的参政议政、管理国  相似文献   

19.
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主要集中于戒缠足、兴女学等方面,这也是近代妇女解放的起点。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爱国活动表明,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征程,是从踏上救国道路起步的,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觉醒的妇女,一方面在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中冲锋陷阵;另一方面反封建,为争取自身自由解放而拼搏斗争。  相似文献   

20.
早期李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获得了灵感,通过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阐明了人类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演变的历史中女权的不竞。同时,他还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女权运动,为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即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女权运动不会获得成功,唯有苏俄式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求得妇女的最终解放。事实上,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社会主义宣传思想具有紧密关联性,这可从他对妇女解放运动所构建的理论逻辑中观察到这一点:检讨妇女社会地位问题,实际上揭示了现存社会制度与经济生产方式存在的不平等,故为实现妇女之解放,必须构建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那么就应当进行社会革命,李达的妇女解放研究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