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凯恩斯投资乘数是一种总量意义上的乘数,是以边际消费倾向为已知变量的乘数。要实现投资乘数的结构化,首先需要将消费进行结构化,构造消费结构矩阵。因为投入产出模型具有反映结构和产业、部门之间联系的优势,所以可以借助这种结构和形式,建立消费结构矩阵,从而为计算结构化的投资乘数、构建投资乘数模型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探讨消费结构矩阵的构建方法,并尝试建立结构式投资乘数模型。  相似文献   

2.
:把国民经济当作一个部门来测算投资乘数是人们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了凯恩斯意义下的投资乘数公式 ,并得出了分部门测算投资乘数比把国民经济当作一个部门测算投资乘数更贴近现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实证结果不一。文章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重新探讨了这一层支出-增长关系,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公共投资,又是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表现在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是0.0831,对应的投资乘数是6.04。政府在充分挖掘政府卫生支出的人力资本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从而促进经进增长方面还大有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固定资产投资乘数、凯恩斯投资乘数和投入产出投资乘数等三种投资乘数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投资乘数并没有发生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较大。通过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测算,表明投资对拉动内需和抵御外部冲击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来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应当积极调整投资结构,避免产能过剩、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前期(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四川财政资金的投资乘数平均在33倍左右,明显高于25倍左右的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受灾后重建规模较大、贷款跟进相对不足和利用外资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四川财政资金的投资乘数大幅下降,只有11.5倍。为此,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上海投资乘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中 《上海统计》1998,(11):18-20
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这似乎已是被公认的事实.但是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程度却是可变的.在经济学中,这种拉动程度经常用“投资乘数”来表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投资乘数.  相似文献   

7.
投资乘数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投资乘数模型的设计 投资乘数理论推出的投资乘数模型为: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我们称此模型为理论投资乘数模型,该模型由于假定的一些限定性条件与实际不符,不能直接用于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8.
尹恒  叶海云 《统计研究》2005,85(10):39-5
一、引言正如Elmendorf和Mankiw(1998)指出的,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存在重要影响。在短期,经济可能更接近于凯恩斯所描述的非充分就业状态,暂时性减税、增加政府债务能够提高人们的当期可支配收入,刺激私人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弥补私人部门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加速效应”提高私人投资。然而在长期,新古典的充分就业世界可能与现实更相关。政府大量发债会抬高实际利率,挤占私人部门的资金,从而降低私人部门的投资率。也就是说,政府债务存在“挤出效应”,会排挤私人投资[1]。但从Arrow和Kurz(1970)…  相似文献   

9.
关于投资乘数及边际消费倾向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投资乘数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其中,很多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中暗含的一个假定,即假定自发支出而引起的投资乘数效应的整个作用过程是在单位时间段内完成的,提出了异议。因为现实生活中,投资增加所产生的效应往往具有时滞性,即投资增加对总产出产生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凯恩斯的这一假定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是很难得以满足的。所以,凯恩斯所说的投资乘数更准确地说,应该被称为投资的总体乘数。在实际生活中,大家最关注的不是投资的总体乘数大小,而是投资的增加,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各时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投入产出乘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保 《统计研究》1999,16(5):55-58
一、投入产出乘数凯恩斯投资乘数将国民经济看成一个部门,进行的是总量分析,如果要分析对某一个具体部门最终需求的单位增加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乘数效应,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进行。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列昂惕夫逆矩阵(I-A)-1又称为矩阵乘数,其某一列的合计数,...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追逐其增长速度的同时常伴随一定的社会风险,政府投资项目必须考虑这种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文章以可转换债券投资为考察对象,将投资项目信用风险纳入政府投资的决策中,借鉴期权定价模型与债券定价模型,考察投资项目的估值模型,并给出求解的边界条件,为政府投融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融资约束之下,通过定义三种资产状态,文章计算出投资组合价值在三者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并推演出各概率值与风险乘数、资产波动率、期望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和投资者风险偏好诸要素之间的增减关系.以沪深300指数作为风险资产,在四类典型波动的市场,推算出融资约束下不同调整周期与风险乘数对应的期末组合价值以及各状态的期初期末转移概率,并阐述了市场状况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选择关系以及风险头寸与组合保险失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199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固定资产投资、海外净资产和政府支出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短期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很强的经济紧缩效应,而海外净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当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在于运用综合手段,政府不仅要适度抑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速度,而且需要啬政府公共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其乘数效应,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军荣 《统计与决策》2012,(24):155-158
文章基于IS-L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GDP波动不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对第一、第三产业均没有影响,对第二产业产生微弱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投资比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要大些。分析还发现,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的非线性效应表征不同:在区制1,基础设施建设、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而政府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区制2,基础设施投资、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消费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变大.税收对私人投资也存在非线性影响.预期效应、信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效应等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提供解释,相对而言,预期效应的解释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戴鹏 《四川省情》2003,(12):15-17
一、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直接支出主要包括财政投资和政府购买两大部分。其中财政投资是社会总投资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以政府作为特殊的投资主体,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利用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特定部门进行的投资活动。政府购买(消费)主要是政府为履行其政治、经济及社会职能,开展一系列行政活动而产生的一般性公务、业务支出及劳务支出。  相似文献   

17.
对于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应用,不少学者专家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刘起运教授利用列昂节夫矩阵的思想,对投资乘数做了创新性的改造,转变成了结构式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经多位学者专家论证,刘教授构建的结构式乘数存在种种不足。文章就投入产出表的构造模式进行改造,试建了一种反映国民经济相对结构的变化,也即指数式投入产出表;并利用该表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更全面的结构和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型投资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2004-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政府主导型投资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型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推进效应,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减少作用,然而相对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这种缩小作用是微弱的.东部地区的政府主导型投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幅度明显要比中西部地区大.政府应从竞争领域,尤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发展规划、生产经营的介入和参与中退出,仅发挥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服务功能和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努力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对不同终极控制人的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揭示在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下,不同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在银行对其不同的外在约束下所产生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不同影响,并基于中国沪深股市2009—2012年间150家参股银行的公司共600个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公司持股银行的比例增加,对银行业金融资源的控制能力增强,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投资扭曲减少;终极控制权为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之后面临银行的软约束使其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现象更严重,而非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其投资行为受到银行的硬约束,则可以有效抑制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低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设计约束政府干预公司经营行为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民间投资是与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相对应的概念。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民间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大连市民间投资有了长足的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私营企业和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民间投资的主要力量,民间投资涉及面较广,在多个行业的投资中已占据主导地位,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