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哲学的本质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哲学以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后形而上学是现代哲学的本质。但是,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及存在论革命实际上在马克思思想中已经发动。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只有在这一境域中才能够得到充分显示,并且只有在这一境域中,才能够从根本上超越对马克思思想作近代性解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卡西尔的符号诗学在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基础之上把文学界定为符号形式的创造.首先,"文学是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界定是坚持和发展了康德、歌德等德国古典美学的文学艺术思想的必然结晶.其次,"文学是符号形式的创造"这-界定是超越了启蒙现代性而转向审美现代性的一个成果.再次,"文学是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结论是在符号形式创造活动的基础上统一感性与理性、质料与形式、情感表现与符号形式、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理论成果.这样就使得符号诗学的文学思想回归到"文学本身",进一步完成德国古典美学对启蒙主义美学的辨证统一,反对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促进了德国和西方文学思想走向现代.但是,由于卡西尔的符号诗学从根本上忽视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相统一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因此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也不可能真正达到文学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现实统一.  相似文献   

3.
鲍姆嘉通在"aesthetics"一词中加入"美的思维的艺术"的含义有着特殊背景,他以"美"的名义拯救西方传统哲学所鄙视、压抑的感性.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哲学变革的深入,强调感性意义的文艺美学已成为西方美学的主流之一.西方现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追寻一种非概念的、超理性的智慧和人生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现当代,由于美学承担了特殊任务,其感性之维经历了沉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不是一部美学著作 ,但提出了大量的美学问题。“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 ,其涵义是丰富而深刻的 :劳动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 ;自然美也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由历史辩证法和历史理论两大部分构成,历史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骨架子,历史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由于中国学者更重视历史理论的研究,而把历史辩证法的研究留给了唯物辩证法,这实际上是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有其内在的哲学根据,从而把历史唯物主义降低为一般历史理论.历史辩证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根据,在于它有自己的理性结构.从思想起源的角度考察,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有三大思想资源:一是维科的历史哲学,二是黑格尔的现象学,三是政治经济学.这三大思想资源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创造过程中既相互作用,又有主次之分.维科的历史哲学给予马克思创造历史辩证法以历史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哲学传统的归属,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创造中占有主导地位,马克思正是以历史主义的理论框架“颠倒”了黑格尔的现象学,改造了政治经济学,建立了历史辩证法的思维结构和感性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是维科历史哲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其理性结构本质上是文化哲学的历史理性结构.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建构在理性基础上的理性主义哲学。随着理性自身的发展, 理性形而上学遭遇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拒斥。现代西方哲学依据对理性的态度,形成了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哲学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三种致思路径。  相似文献   

7.
理性形而上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存在论基础,在资本主义状态下人被物(如资本、商品)统治的实质是抽象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造就的异化。马克思在异化劳动中找到了理性形而上学的现实根源,异化劳动理论成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切入点,并指明了回归现实生活的过程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8.
感性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基于人和自然的两大主题,费尔巴哈创造了直观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找到了感性的活动这把钥匙,终于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只有通达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的在场,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西方近现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先贤开辟出来的。其中重要的一支是由形而上学转向一般人类学方向,马克思是这一哲学转向的主将。他通过"人类精神的真正视野",开始了哲学的人本论开拓、实践论开拓、唯物史观的开拓,并最终实现了这一转向,使马克思哲学告别了传统的关于"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哲学,转向了针对人类世界的人类学——哲学,也使马克思哲学超越了形而上学,走向人类世界,成为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10.
实践性的关注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一条重要发展线索。长期以来 ,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区分理性认识与知性认识的意义 ,把黑格尔的理性认识等同于知性认识 ,从而以他的理性认识是精神性的而不是感性实践为由 ,抹杀其对理性认识实践性的强调。黑格尔哲学、文艺观中也包含着实践性因素 ,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理解、推动马克思实践哲学美学和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理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