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对于充实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高校德育合力的形成路径在于,坚持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思想导向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学术探讨水平,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素质;不断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构成和知识构成,推动大学生文明修养与德行的养成;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德育工作合力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应积极配合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针对地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实现地域性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利用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这两种主体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培养社会批评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并自觉成为学生的榜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应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价值导向功能,努力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地方理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程中肩负重要责任,具有重要地位。地方理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阶段、存在问题、地位作用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客观审视这些特殊性是认清其发展价值、规律和路径的前提。地方理工高校社科发展既要遵循社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方向性或目的性、整体性或综合性原则,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组织、服务社会、学术自觉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2 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需要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济济,学科门类齐全,信息资源丰富,学术空气浓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为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时代课题和新的历史任务,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大作用,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创新环…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资政育人的特殊功能。高校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宣传我们党的科学理论和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同时哲学社会科学还要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工作。  相似文献   

7.
《江海纵横》2006,(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整合研究力量,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点高等学校主要承担重大基础理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人文与社会知识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更基本的任务是育人,立德树人可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灵魂所在.就目前而言,要积极达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之立德树人的功能,需要甄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增进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启学生现实理解的通道;注重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增进教学的人格魅力;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个体自我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支十分重要的方面军,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显著的优势。建国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社会科学人才,而且在基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江泽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重要讲话,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的意见》,更好地发挥高校社科学报的重大作用,教育部决定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经过七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6家高校主办的期刊入选"名刊"行列,16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栏目入选"名栏"行列。《宁夏大学学报》如何更好地按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把本刊的特色栏目办成名优栏目,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大学期刊人应该考虑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也是宁夏大学进入第三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后对本刊提出的新的要求,更是适应宁夏大学新的发展乃至宁夏出版界新的形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探索威斯康星思想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应更新教育思想,树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构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机制,拓展社会服务内容、领域,积极培育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软科学研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高校软科学研究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福建高校软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着重从营造氛围、主动服务,融入全局、把握方向,搭建平台、培育品牌,创新机制、促进转化,对台合作、推进先行先试等方面提出推进地方高校软科学研究更紧密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大学要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整体实力的飞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需要。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应遵循自身发展的实际,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坚持正确方向,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4.
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一,这一重要论述准确框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全新格局,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指向明确,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必须将构筑“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作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和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把学科建设与育人育才两个目标相统一,基于学术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育才质量.从理论前提上,明确体系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与关联,在实践探索中找到构建综合发展体系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更好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农林高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必须大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学科专业建设应统一于人才培养。要实现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农林高校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在发展道路上,应积极转变思想,突出其战略性地位;加大投入,确保跨越式发展;探索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服务于人才培养,体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融合传统优势,寻求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术职业的自主性是由其内在的逻辑所规定的,但是每一个社会组织都需要其成员对其社会体系和体制的忠诚,实现社会组织的特定功能与目标,因此,社会控制不可避免。高校学术职业的社会控制本质上是对高深知识弥漫性权力的控制,是对知识传授、创新创造、应用过程的内容、方式的控制。政府、市场、学校、学科和学生是社会控制的五个主要力量,而制度与文化控制是高校学术职业社会控制的主要表达形式。高校学术职业的自主性与社会控制要以学术的自由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A大学的调查显示,农业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科研工作方面: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时间在工作时间中所占比重较低;教师进行的科研工作是主要撰写科研成果。科研力量方面:科研动机多样;科研方向分散;科研梯队建设薄弱;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感觉力不从心。科研进修方面: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不多;教师参加专业进修的时间有限。科研团队方面:多数教师加入了科研团队,但多数教师与别人交流合作较少。科研平台方面:多数教师对学校科研平台了解程度较低,多数教师没参与科研平台。科研制度方面:教师对学校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评价不高。科研成果方面:科研成果缺少精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薄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需要系统而完备的机制予以保证。以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相关内外因素的关系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机制的基本框架划分为外部机制和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内部机制两大部分 ,由上到下、由大向小 ,可划分为宏观调节机制、中观调节机制、微观调节机制三个层次。要根据学校、系、教学科研人员三者之间在观念、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诸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关系 ,建立健全区域高校内部的动力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平衡机制、评价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自我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大学发展的需要,我国理工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与综合大学及师范类院校的同类学报相比,其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理工类院校要办好人文社科学报,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质量建设作为学报生存的保证,以特色办刊作为学报发展的支点,以队伍建设作为学报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历史悠久 ,有创办研究中心、科技园与创新中心、联合办学、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社区服务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具有服务内容宽、形式和途径多样、组织实体化水平和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