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规模宏大、结构奇巧闻名天下,被誉为"东方古城堡"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2008年,以永定客家土楼为核心的46座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交流     
汪耀华 《中外书摘》2008,(12):96-96
上期稿挤,没有“交流”一直有点遗憾。 本刊第9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一生正气胡耀邦》、《徐铸成的“文革”》、《陈粟之争与苏中七战七捷》;被认为不喜欢的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秘密功能》。第10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陈庚、周希汉“戒烟记”》、《不用母乳喂养,全球每年1500万婴儿死亡》;  相似文献   

3.
客家土楼特殊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福建土楼,薪火相传,积厚流光,大拙至美,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  相似文献   

4.
土楼的背影     
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原木的门扉在白天也是半开半掩,像羞涩的客家村姑一样默默地开放着自己的青春,像丛林中的杜鹃花一样飘散着自己的芳菲。就这样,漫长的寂寞里开放着自生自灭的客颜,平凡而自在。想不到有这样一天,山外世界那些惊艳的目光,穿越群山的遮蔽,搜寻她们的芳踪,然后爆发出声声的惊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古建筑的奇葩”……然而,土楼的内心从来不为外界的好奇而敞开,她们默然也坦然地面对着人们的品头论足。走马观花的人无暇顾及她们留给大山的背影,更不会注意到背影中的沧桑和沉重。大概也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才会像关注山路上匆匆行走的亲人的背影一样,默默地注视着土楼的背影,才会从中听见祖辈漫长跫音的悠然回响。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交响音诗《土楼回响》为例,从音乐素材、和声、调式调性这三方面来研究客家山歌在交响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体现的艺术价值,从而为文艺工作者在理论及音乐创作的实践上提供些许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书香振成楼     
石湾 《炎黄世界》2011,(6):62-64
早些年就听说,远在冷战时期,美国卫星曾探测到中国南方丛林中有许多核反应堆、蘑菇云,这一情报让五角大楼出了一身冷汗。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相大白,原来那是坐落在闽西南一带的客家圆土楼群。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福建土楼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如果人生是一份考卷,那么,你如何来获得满分呢?有人说用勤奋,有人说用知识,有人说靠运气,我认为靠的是态度。  相似文献   

8.
吉安地处江西省中西部,古称"庐陵",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重视教育,崇尚节义,境内有大量民间书院。客家书院作为民间书院的一支,其文化背景与建筑特征均有鲜明特色。历史上由于客家的倒流,客家人与吉安当地的土著既相互对峙又相互融合,使吉安地区的客家书院的建筑实体与空间兼具庐陵文化与客家文化双重特点。本文通过吉安地区客家书院、土籍书院,以及吉安地区客家书院与江西省其他地区客家书院的比较研究,探寻客家文化影响下民间书院的建筑特征,分析吉安地区土、客民间书院实体与空间上的异同,论证吉安地区客家书院同时受到土、客双重文化影响,为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民间书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潘家永 《职业》2009,(2):38-38
王某是我单位的一名职工,不久前的一天晚上,王某夜里10点下班后回家,在途中被歹徒抢劫,身体也受到较重伤害。事情发生后,有人认为王某是因工受伤,单位应当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予以申报,给予其工伤医疗待遇。而有人认为这不属于工伤范围.请问,王某的情况算不算工伤?若不算,其损害由谁承担?  相似文献   

10.
做一个成功的交谈者或许有人会说:难道还有人不会交谈吗?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轻车熟路,很善于交谈,而有的人却处于无人可谈、无话可谈的难堪境地。那么在交谈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美国研究语言交际的专家埃尔金博士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成功的交谈十分重要,掌握有...  相似文献   

11.
治印     
庞庆元 《老年人》2010,(5):47-47
院落何时迁碧崖?方知云外有繁华!归来旧舍寻无迹,错把新居当客家。  相似文献   

12.
时下,如果看见有人损坏公物,你会管吗?如果发现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你会劝吗?如果有人随意插队,你会干涉吗?如果有人问路,你会热情指引吗?如果发现小偷,你会见义勇为或及时报警吗?如果有人身处危险之境,你会伸出援手吗?……这一系列所谓的“闲事”,无不“拷问”着每一个人的社会公德与良心。  相似文献   

13.
沉醉的茶歌     
茶煮国饮,歌扬国风。赣南的香茶与民歌不就是客家文化这棵茂盛的生命之树上碧绿的叶子吗?  相似文献   

14.
吴钢 《安家》2014,(12):174-175
有人说中国已经沦为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一大批新(qi)奇(pa)的建筑已经或正在拔地而起就是最好的例证。就在这些建筑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刷新人们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美"的建筑?面对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冲击,中国建筑师的出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5.
福建的龙岩,是一个美丽的山水风景城市。这里有被联合国称为“建筑奇葩”的永定土楼,有丹霞地貌的冠豸山,也是一片光辉的革命热土,被党和政府称为“红土地”。可是,这样一片美丽的城市和红色热土,却在不久前遭受了两百年一遇的洪涝灾难。今年五月中旬,龙岩7县133个乡镇,光是永定县就死亡8人,失踪1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一场洪涝,使革命老区艰难迈向小康的步伐更加沉重。龙岩的灾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6月,已在福建多次开展援助贫困母亲行动的半边天药业集团,向革命老区的贫困母亲们又伸出了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16.
石头 《现代交际》2009,(6):18-18
古往今来.男人戴绿帽一向被视作奇耻大辱,中国的男人尤其为甚。实际上,大家都在惊呼处女日益低龄化的今天,男人戴绿帽也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现在,还有人保证忠贞吗?还有人承诺永恒吗?还有人谈天长地久吗?还有人说海枯石烂吗?白头偕老已经成了很难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没有不法侵害,也就没有正当防卫可言。只有在不法侵害是真实地发生的情况下,才能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生着这样的情形,即一个人确实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却误认为存在,因而对臆想中的不法侵害实行了所谓正当防卫,造成他人的无辜损害,这就是刑法理论上的假想防卫。理论界对于假想防卫是否存在故意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假想防卫不存在主观故意的情形,只能是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于假想防卫进行正确的定罪量刑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肖业 《公关世界》2008,(9):40-42
2008年8月18日,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灰色的日子,“中国飞人”刘翔因伤憾别第29届北京奥运会。对于刘翔的退赛,有人失望?有人愤怒?有人痛苦?有人谩骂,但是更多的是国人的理解与支持。面对突发事件,商家的经验和教训才最重要,刘翔依旧是赞助商的“绩优股”。  相似文献   

19.
除了明显的防御性,血缘性是土楼最大的特性。这样的建筑形式与布局,既有了当时为了防范他人以便自身生存的实用功能,又有了对于远离家乡对自己文化传统坚守的信仰,以及团结人心的泛宗教的仪式作用。外包装的巨大圆形,如同包子的皮,包裹着的内容还是传统的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福建上杭是客家人的重要祖居地。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客家文化,由客家文化升华的客家精神是凝聚客家乡谊亲情的灵魂,是维系世界客家人的精神纽带。文中对如何发挥上杭客家文化优势、增强侨胞凝聚力,进行了些探索,提出了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凝聚作用,坚持政府主导,找准切入口,加大对上杭客家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姓氏宗亲会开展交流活动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