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为我国发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在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推动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在塑造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原 《西部论坛》2018,(3):42-57
开放条件下,对外投资通过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就业,就业"双赢"在理论上是可能的.采用2003—2016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能够促进东道国的就业增长,且并没有导致中国国内就业岗位的流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投资正向影响中国就业,但作用比较微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就业效应与投资领域、东道国产业结构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等有关;中国中央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有助于沿线国家的就业增长.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协作和劳动力市场领域的沟通合作,优化产能合作方式和投资结构,提升就业效应;同时,要增强引资策略与国内产业政策的匹配性,提升FDI的就业促进作用;还应客观评估中国OFDI的经济效应,降低外界对中国资本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深入推进,黑龙江省与沿线国家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领域开放合作持续深化,迫切需要通过加强语言服务体系建设来保障和促进双边和多边开放合作顺利展开.然而,黑龙江省在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语言服务机构建设、语言服务环境营造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短板,需要坚持体系建设的思路,政府、高校、企业、社会联动,通过制度政策和措施创新加以完善和改进,为黑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5年7月21日至2020年11月20日人民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货币的日度汇率数据,通过构建VAR-MVGARCH-BEKK模型,分两阶段检验人民币汇率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产生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两时期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到,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人民币汇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汇率之间的均值溢出性以及波动溢出性均有明显的增加.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的使用效率和活力.据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汇率市场政策体系,加强离岸市场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创新人民币使用方式与流通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从表达自己(和平崛起)到表达世界(和谐世界)后的再次升华,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世界历史观,着眼于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弘扬传统文化,通约各国传统文化,超越单纯的国际关系视角,超越普世价值,寻找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位引领作用体现在:理念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全球化、全球治理铸魂;原则引领——完善不干涉内政原则,倡导各国掌握自己的命运;实践引领——通过"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网络,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抗疫外交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对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伟大创举与重大贡献.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不是区域经济范畴,更不是简单的生产力范畴,而是一个全面、科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其背景意义,阐明其科学内涵及其引发世界经济社会关系的重大改变,充分认识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作用,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一个伟大创新与创造.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云南民族多样,宗教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的保证。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宗教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教和宗教文化要自我调适,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服务。  相似文献   

8.
由韩国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入手,通过对韩国主流媒体KBS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归纳,将韩国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情况划分为热议期、冷淡期、焦虑期、暧昧期以及争议期五个阶段,并对韩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韩国对华认知体现出消极与积极并存但总体上偏向消极的特征,且消极程度越来越深,这一变化趋势与中美利益摩擦不断深化有关.若想化解韩国媒体中的误解并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共塑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主要采用人文交流的方式推动民心相通。本文从对外援助的视角研究如何利用对外援助促进民心相通。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援助在援助政策、援助项目、合作模式、援助地区、援助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研究中国通过对外援助促进民心相通的优势及障碍,总结中国在援助前提、援助时机、经验价值、受援压力等方面具有利条件,以及在援助地区、援助期限、援助对象、援助方式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出中国援助应处理好三个矛盾,即大量援助需求与中国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矛盾、援助给"鱼"与给"渔"的矛盾、援助给"政府"与给"人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我国在国际关系当中已经由参与者、旁观者转变为倡议者、主导者。"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起就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肯定,但作为一个全新的公共发展平台,"一带一路"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挑战,如理论挑战、政治挑战、经济挑战、文化挑战、生态挑战等。因此我们应该谨慎思考,做好"一带一路"的理论宣传,对国际局势进行精准把握,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扩大文化的包容性,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动"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实现中国梦,也实现世界梦。  相似文献   

11.
刘翠霞  高宏存 《东岳论丛》2019,40(10):56-65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家间文化产业合作机制和模式的研究被提上日程,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整体战略组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如何趋利避险值得探讨。分析文化贸易、文化投资的区位特点和既有优势,既要进行传统贸易伙伴间产业贸易的深度拓展,又要结合优势领域和一些新型数字行业进行新的拓展,更好地带动中国实体经济的国际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2006—2016年间HS1992级6分位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与农产品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升级.并且,随着收入水平、地理位置、产品类型等的不同影响有所差异,即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农产品出口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亚洲国家、"一路"沿线国家、动植物油脂的出口产品质量正向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稳健性分析表明农产品出口质量受海关效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投资转型的背景下,东道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已然成为跨国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重要领域。因此,探究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我国对外投资的选址和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投资便利化指标的评价体系,评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的发展水平,在分析投资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国与沿线经济体投资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对如何提升沿线区域投资便利化水平和增进双边投资合作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亚国家既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随即得到了中亚国家在内的多国热烈相应和积极参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阶段,作为首倡之地,随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在中亚国家的深入推进,中亚国家对此认知也出现了诸多新变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中国与中亚国家提高共同利益的认知水平,离不开相互发展战略之间的精准对接,着力构建以"周边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中国—中亚国家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使中国的法治与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文化和更多的法律传统,在更为广阔的范围、更为漫长的时间里产生交集,需要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完成更为重要的使命,因此从宏大视野出发,做好中国法治发展的应然性思考十分重要。"一带一路"建设中,法治建设具有双重角色功能,一方面它要保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好自身的发展。在发展的眼中,法治是可以信赖的手段;在法治的眼中,发展是应当追求的目标。中国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的法治也得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正是时代的呼唤。中国的法治要体现中国精神,而法治的中国要给世界以信赖和希望。"一带一路"构想由中国主导、多国共建,势必牵扯到国家关系、利益分配、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必须全面考虑,正确界定应当秉持的精神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丝路精神,根植于中华文明,与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一脉相承。"一带一路"建设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体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体现出中国文化在与世界优秀文化互学互鉴中定能创出新辉煌的自信。"一带一路"是文化自信之路,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原  刘丽 《西部论坛》2017,(6):93-110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劳动力规模和就业状况差异显著,劳动力资源大国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也持续缩小;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劳动力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各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质量和技能水平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随着各国人力资本增长而提升;由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风险管控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不一,但国际贸易增长、对外投资扩张和人口跨国流动也为劳动力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国家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均衡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和结构方面优劣势并存,应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并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区域一体化,促使劳动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既是我国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创新,也是我国外交方略与全球治理的"新战略、新工程、新实践"。基于哲学的分析框架能够有效地厘清其思想脉络、价值旨趣与实践指向:历史观上,人类解放构成"一带一路"的价值旨归与实践旨趣;本体论上,"一带一路"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阐述与中国话语,对于消解"虚假的共同体"的魅惑与构建"真正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价值论上,"一带一路"将全球正义作为其根本价值追求,是对西方"自由世界主义"的超越,为"应然正义哲思"走向"实然正义图景"创造了正义原则、正义规则和正义机制的支撑。"一带一路"所内蕴的哲思呈现一体性:人类解放是"一带一路"的核心主题和终极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的结构样态和实现路径,全球正义是"一带一路"的基本价值和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其关键在于推进沿线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提升,加强区域间多层次合作与共赢,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历史交往、经贸交流与合作前景仅是"一带一路"支点选择的必要条件,实现"一带一路"规划目标并能防范风险是支点国家选择的价值所在。布热津斯基以维系美国首要地位为基础,阐释支点国家的选择条件,其虽与"一带一路"支点选择目标具有不同,但对支点国家的选择框架与分析路径仍具有借鉴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一带一路"的支点选择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即:地缘位置、地区影响、政局稳定与合作导向。伊朗位于地缘要塞,是地区性强国与中东极少数政权稳定、外交独立的国家之一,并在"一带一路"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伊朗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亦具有诸多合作契合。现阶段,伊朗遭遇的内外矛盾虽为中伊合作带来了阻力,但亦提供了合作契机。同时,伊朗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具有海陆联运效应,从而更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进程。  相似文献   

20.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边疆、民族、贫困三叠加的地区形势严峻,使得构建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困境。当前"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精神文化基础。本文致力于探讨并厘清"一带一路"倡议与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之间的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关系,希冀以此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