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所谓人才自我埋没就是"成才者或人才自己否定自己的成果和素质"。也就是说人才埋没的原因主要是来自成才者或人才自身,即成才者或人才自身埋没自己的才华和创造性劳动成果,进而导致自身及其才华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人才的社会埋没相比,人才的自我埋没  相似文献   

2.
刘倩 《人才开发》2011,(4):42-44
人才埋没,是指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没有得到社会或自身的承认或被否定的人才现象。其本质是人才价值没有实现或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结果,而人才价值实现的这种曲折性,归根到底又是人才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以及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与对立。  相似文献   

3.
要注重潜人才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潜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1、潜人才的内涵潜人才是指处于潜在形态的人才,是以其创造性劳动已成才或正在成才并取得初步成果但尚未被社会承认的人才。潜人才犹如深埋地下的“金矿”—富有开发价值;——又如深埋地下的颗粒饱满的“种子”——充满希望和力量。—2、潜人才的特征潜人才具有待定性、相对性和机遇性的特征。待定性:l)也叫不确定性。它是指潜人才的发现与被埋没是不确定的。他的开发与自身因素和社会原因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脱颖而出变成,,显人才;也可能被埋没而成为长期性的潜人才;也可能变成永久性的潜人才,还可能退化为非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特别是在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人才是社会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社会第一资源。但是,由于社会和成才者自身的原因,人才埋没的现象一直伴随着人才的使用而存在着,如何避免人才埋没现象.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是我们今天研究人才埋没及其危害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参与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充分的劳动就业成为妇女参与社会建设,实现自我成才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女性人才开发既是妇女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迫切呼声。我国女性人才的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以及女性自身的原因,女性人才资源埋没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严春蓉 《人才开发》2011,(10):29-33
潜人才是人才成长、显露的艰难时期,具有待定性、相对性和变动性等特点。潜人才被埋没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其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潜人才自身才能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这里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大量的科学巨人没有取得他们应该取得的成就,而更多的人才则完全埋没了!人才被埋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埋没,另一种是自我埋设.  相似文献   

8.
人的成才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凭借自身素质和一定外部条件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后,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所谓人才的社会承认,就是指在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和认可的活动。马克思指出:"既然人天生就是  相似文献   

9.
潜人才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取决于潜人才的自我推荐开发、领导者的慧眼,也取决于潜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制度建设,等等。一个潜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我推荐开发是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内因。因此,探讨潜人才自我推荐开发,对潜人才的迅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潜人才的基本特质所谓潜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人才素质和能力,没有机会充分显露其才能,尚未取得显著成果和社会公认者,或者是指那些初露锋芒,正朝着成才目标奋斗不息,尚未取得成功者。潜人才一般具有以下特质:1、素质和能力的成长性。潜人才是人力和…  相似文献   

10.
青年干部的成长要靠组织培养,也离不开自身的成才和成熟。青年干部加强自我培养,必须主动解决成长中的三个不等式,让自己尽快显露锋芒、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权威是指那些取得较大成就,并在某领域被公认为最有影响、最有威望的人才。权威由拉丁文authoritas翻译而来,含有权力、尊严、力量、服从的意思。权威是某一领域公共意见的代表者,是人才社会承认的重要主体。所谓人才的权威承认,就是指权威代表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与认可的活动。权威承认是人才社会承认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以个人为代表的社会承认。  相似文献   

12.
自我妨碍即个体通过特定的选择及行动来降低或者回避由自身在成就情境中产生的不良表现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一种现象。笔者将提出自我妨碍的概念,并从一定角度及层次对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谓人才,仁者见仁;如何成才,智者见智。本文想通过详细探讨与人才紧密相关的人的外表、人们对人才的甄别、人才的标准以及成才后的回报等,启发我们的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与树立精英意识,力争成为真正的人才,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才管理学将人才分为两大类:显人才和潜人力。显人才,是已被社会承认的人才,即平常所讲的人才。潜人才,简而言之,即已经成才,但不被社会承认的人才,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才黑马"。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人才资源是当今中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但现存的人才埋没现象严重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实现现有人才资源的更优组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就必须分析人才埋没的基本理论,阐释人才埋没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继而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而人才的成长既有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人才成才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也是影响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人才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庭“生态论”、“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影响人才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石磊 《人才开发》2006,(2):18-19
靠自身还是靠条件,靠积累还是靠机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正确把握,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才。有人认为只要个人勤奋努力便能成才;有人认为,只要有机遇便能成才。实际上, 他们都犯了哲学上的“行而上学”的错误。人才成长是内外诸因素的综合效应,不能片面将之归为某一方面。成才不仅需要有机遇的垂青,更要以个人积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是搞好人才交流、建设人才市场的基础和关健,但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都发现有些人事档案管理不尽科学、全面,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一是定性结论多、定量分析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定性语言,掩盖了人才的特点和自身的能力水平。特别是毕业生档案,看千人档案如同与一人见面。优秀的人才被平淡的档案记载所埋没,平庸的人才也不见了平庸之处,从而增加了流动难度。因此,有关单位在建立人才档案时要尽量减少结论式的定性语言,既使写也要突出人才的特点,而应增加对人才的能力、知识水平、主要业缋等方面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青年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年轻、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具创造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断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是青年干部有活力、有魄力的源泉.是青年干部提素质、长才干的途径.也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应做到“四个敢于”。  相似文献   

20.
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这是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这句话恰恰完全诠释了教师的自我效能对学生成才的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高中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教师自我效能的由来及其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自我效能的变项,最后提出提升体育教师自我效能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