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幽默二则     
笑林 《人才瞭望》2014,(11):99-99
恋爱甲:"是什么让你彻底爱上了他?"乙:"那天我去他家做客,看到他家客厅干净整洁,家具错落有致,书房里有一面墙的书柜,厨房冰箱里都是新鲜蔬菜和肉,阳光透过卧室的落地窗射进来,  相似文献   

2.
一、例题精讲 [例题1]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相似文献   

3.
抢戏     
甲:听说你以前给老总开小车,现在怎么不开了? 乙:因为我的肚子比老总大。 甲:肚子大有什么关系,又不影响开车。 乙:咳,每次客人都先和我握手后,才去和老总握手……  相似文献   

4.
百万富翁     
甲太太:是我让我先生变成百万富翁的喔! 乙太太:哦?那他本来是做什么的? 甲太太:他原来是千万富翁。 乙太太:……  相似文献   

5.
监考     
一名年轻人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一进考场,他就喜滋滋地冲着两个上了年纪的监考人员轻声说:“叔叔,真巧,是您监考呀?”考试过程中,不管这个年轻人怎样作弊,两个监考人员都装作没看见。考试结束后,监考甲对监考乙说:“你侄子真机灵啊!”乙惊呼:“怎么搞的,难道他不是你侄子?”  相似文献   

6.
妈妈的初恋     
毕淑敏曾在一本书里说:世上千万人可做我们的丈夫。可问题是,说机缘巧合也好,是命中注定也罢,你单单就先碰上了甲。从此,你为了甲活着,他成了你心尖上的宝。你怕他饿,怕他过马路不看信号灯……那些个可怜的乙、丙、丁们,又怎能入得了你的眼呢?  相似文献   

7.
生活开心果     
开心 《人才瞭望》2014,(8):72-72
相亲:一女相亲,问男方:"以后买房子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吗?"男:"当然可以。"女急忙给妈妈打电话:"妈,他说可以,你看除了我,另外一个是写你的名字还是我爸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韩国总统:“要在十年内将韩国建设成世界前七的强国!”听众甲:“其他六个国家会是哪六个?”听众乙:“……齐楚燕赵魏秦。”  相似文献   

9.
弄丢自己     
眼睛只盯着他人的脚步,最后会找不到自己两个同学,大学毕业一起来广州闯天下。甲很快做成了一单大生意,升为部门经理;乙业绩很差,还是一个业务员,并且成为甲的手下。乙心理不平衡,就去庙里着急地找和尚,求神明相助。和尚说:你过三年再看。三年后,他找到和尚,很沮丧地说:甲现在是总经理了。和尚说:再过三年你再看。三年又过,他又去见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申请人甲某于2007年10月到被申请人乙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甲某2007年的月工资为1200元,2008年的月工资为1400元。但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乙公司以甲某处于试用期为由,按月工资1000元的标准为甲某发放了工资,2008年1月,甲某的工资调整为每月1400元。2008年9月,甲某因该公司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辞职,并要求乙公司补齐拖欠其2007年3个月的工资差额600元,并支付其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5,(10):101-101
案例:胡某是某市甲玻璃厂职工,去年7月受到该市乙玻璃厂邀请,胡某向原单位请事假获批准后于同年9月到乙玻璃厂工作。甲玻璃厂知道这一情况后,限期胡某于11月底以前回来上班。在胡某11月中旬回来时,该厂厂长杨某口头通知胡某,因其违反劳动纪律,被开除了。胡某提出这只是杨某的个人意见,并不是工厂的决定。次日,杨某给胡某开具了开除通知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胡某不服,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裁决:甲玻璃厂对职工胡某的处理决定违反了法定程序,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12.
小店巧对     
文宗 《人才瞭望》2014,(6):53-53
一日晚膳后,乾隆招来大学士纪晓岚,二人换上便服走出宫外,来承德大街上闲逛。只见一酒店的招牌上书"半联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头攒动。二人停下脚步,只听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诸位关照,小店屋内有半副对联,哪位能续上下联,美味佳肴尽用,敝人并愿赠纹银10两。"君臣二人觉着好奇,便走进店内,见堂屋正中悬的半联是: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  相似文献   

13.
刘洪  张月 《人才瞭望》2014,(5):59-60
普京:"我要绞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萨科齐(大吃一惊):"绞死他?"普京:"为什么不?美国人绞死了萨达姆·侯赛因。"萨科齐:"但是,你想搞得像布什那样吗?"普京:"呃,你这话有道理……"2008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战争,俄军大军直入,兵指第比利斯。  相似文献   

14.
幸福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却有个固定的标准。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思维现象,是人用甲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乙事物的一种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现代隐喻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的思维认知方式。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吃及颜色的有关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试了解隐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关于“沟通”,泰华土地开发公司总裁余世维用了一个很平常的词语”回报”来表述。余世维所言回报是“回头报告”的意思,具体说就是,甲对乙有要求,乙要对甲有反馈。管理不是单行道,而是双向的。所以,甲对乙一旦有要求,乙对甲要不断地回报。这样可以让上司放心你在做什么,万一有差错,来得及修正。余世维之所以能够成功管理企业,恰恰因为他在20多岁时就养成了回报的习惯。任何人对他有要求,他马上就对人家有回报。如果下属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余世维就一天到晚盯着他,让他养成这个习惯。  相似文献   

17.
领袖:有江湖气中国古代的团队,其领袖往往不是以技术能力和专长赢得拥戴,而是以其"雄才大略"赢得追随者。所谓雄才大略,不同于雄心壮志。刘邦和项羽看到秦始皇,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两人志向类同,而谋略却差别极大。一个局部战场处处失利却能把握大势,一个所向披靡却走向穷途末路。所以,  相似文献   

18.
《人才开发》2009,(10):57-57
在国际交往中,一个人的言行不仅表现着他个人,还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1981年,我在北京饭店会见发明彩色电视的美国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代表团,他们的一位工程师随口对我说:"这个饭店住着各种肤色的人,这就像我的国家一样,各种肤色的人在一起就是美国的力量所在。"显然,他的话语中包含了他认为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19.
周新 《人才瞭望》2014,(6):62-62
很多人都不知道,"寻"和"常"都是古代的度量单位。最早的度量方法是伸开双臂,双臂之间的距离称作一寻,一寻乃八尺。"倍寻谓之常。"也就是说,"常"是"寻"的两倍,即一丈六尺。 汉语中有个反义同词现象,即一个词既可以指正面,又可以指它的反面。"寻常"连用就是这样,既可以比喻短或小,又可以比喻长或多。《国语·周语下》载:"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说:"这次到苏联,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