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孔子的“民本”思想既传承了古代民本思想,又为后世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统治者为政要以民为本,富民、教民。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孔子“民本”思想一方面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坚持批判继承的科学方针,实现孔子“民本”思想向现代“以民为本”思想的价值转换,对当前中国坚定“执政为民”理念,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惟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的标志性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各级行政领导,只有从古代民本思想当中科学地汲取精华,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亲民、爱民、安民、富民作为自己的职责,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人本思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文思想,是贯穿中国文化历史的主要线索之一。孟子的民本思想继承了前人在民本方面的主张,以儒家“仁学”为基础,提出了“民贵君轻”和“与民同乐”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将先秦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其历史影响深远而广泛。以人为本,是当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视的客观反映,是当今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执政党新的执政理念,它作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不仅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而且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寻找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源头,准确把握其对前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运用系统分析、历史与逻辑统一等方法,得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中国古代所素有的重民爱民的民本传统、陆王心学对人的主体意识的高度重视、东林党人所提倡的经世致用学风和对君主权力试图进行制约等。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孔子的民本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常被视为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直接继承。但二者民本思想的特质明显不同,孔子更倾向于把民本思想工具化,在其“君君、臣臣”的政治模式中,其民本思想往往表现为一种家长式的自上而下的关爱和施予;而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其“民贵君轻”政治追求中更多的表现为自下而上的思维特性。通过对郭店竹简的研究,我们发现孟子的民本思想直接来源于子思,并基于孟子对现实的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6.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的一块瑰宝,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贾谊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并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民本思想体系,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文章从民本思想的最初产生、儒家的民本思想以及法家的民本思想出发,全面地讨论贾谊对这些民本思想的继承;并从中看到贾谊对民本思想从概念、民本的内容以及对民本的利用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凝集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智慧精华,曾成为无数胸怀固国安邦抱负君王的政治理念,在它的光环的普照下,也曾涌现了许多盛世王朝。但是,从总体看,由于受思想家所处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民本思想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沉积着自身局限性。用批判的目光纵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审视其历史局限性,对于继承其思想精华用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齐文化中民本思想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重视民众作用,注重爱民顺民富民安民,促进了齐国的富强,改善了齐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在借鉴古代优秀文化,继承我党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民本思想;“从仁学到仁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重民、贵德、重商”,胜于法家的弱民、退德、抑商。虽然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孟子的民本思想未能跳出维护封建君主制的窠臼,但其中潜含的民主因素和可由民本转化为民主的因子,在批判封建专制、洗涤弊政、培养清官意识、启蒙民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孟子民本思想中丰富的民主性精华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民本思想;“从仁学到仁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重民、贵德、重商”,胜于法家的弱民、退德、抑商。虽然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孟子的民本思想未能跳出维护封建君主制的窠臼,但其中潜含的民主因素和可由民本转化为民主的因子,在批判封建专制、洗涤弊政、培养清官意识、启蒙民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孟子民本思想中丰富的民主性精华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早期儒家婚姻思想述评刘厚琴早期儒家非常重视婚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形成其婚姻思想理论,对中国古代整个汉族统一婚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古代家庭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早期儒家的婚姻思想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批判继承。本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中的"民本意识"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产,研究和借鉴这一历史传统,对于我们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和"农学思想"的分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民本意识"及对现代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三个部份"农本思想"和"民本意识";"传统农学"与"民本传统";传统"民本意识"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3.
儒家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内容。自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来,历代的儒家学者都或多或少继承了这一民本思想的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应有的积极意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是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民本"是一个现代学术界创造的概念,许多学术争论源于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民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与三个基本思路.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据此可以推定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姚鼐不只有受“封建正统观念”牢笼的一面 ,更有和当权的封建统治者相矛盾的一面。其对待人民的态度是竭力鼓吹爱民、济民。他所宣扬的民本思想 ,既有对传统思想和人文精神的继承 ,也不乏民主、平等的新的思想因素。认清这一点 ,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继续发扬传统的人文精神 ,都有其不容忽视、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德治""民本"思想,其源头是尧舜、孔孟之道,对儒学既有继承、扬弃,又有创造、发展,在中华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孟子民本思想中有许多"民主性精华".这些"民主性精华"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密切的联系.我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应该借鉴和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是先民在对人与神、人与自然万物、君与民等关系的探索中形成的.民本思想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与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特殊过程,与以农为本的经济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精神等;在因素是分不开的.民本思想对于反对神学观念,塑造人文精神的文化传统,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民本思想也有其负效应,主要表现为对民主思想的制约和禁锢.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民本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创立的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伟大历史贡献,同时指出了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产生,先秦诸子对民本思想作了进一步诠释.张九龄民本思想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又与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耕桑为本"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吏治为先"是他民本思想的显著特点和重要前提.他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对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改革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