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感谢老伴     
谢虞 《老友》2012,(11):39-39
我和老伴的婚姻快到钻石婚期,可以说是真正的老夫老妻了。我俩近60年来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经历了阳光灿烂般的顺境,也经历了狂风暴雨似的逆境。我们育有4个儿女,他们几乎是老伴一手拉扯长大的。"文革"期间,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老伴在小学当民办教师。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属于"黑五类",所以我成了当时的斗争对象,被揪斗、抄家、游街,最后被"发配"到农村监督劳动。老伴也遭受株连,被迫离开了教师岗位,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投靠乡下娘家。  相似文献   

2.
老伴是个爱干净出了名的人,也是典型的节俭标兵,但她的一些做法却常违背科学。喜欢读书看报的我,爱"引经据典",常常引她走出误区。老伴有个习惯,一吃罢饭便立即刷牙,还"谆谆告诫"我们父子,  相似文献   

3.
老两口上网     
上网在我们这儿还是挺时髦的,尤其是老年人上网就更时髦了。我们老两口也想"时髦时髦",可不敢去网吧,今天我们家装上了宽带,我和老伴才实现了上网的心愿。家里有了宽带,我和老伴坐在电脑旁,准备登录那个神秘的世界。我操纵着鼠标,可怎么也上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3,(8)
老伴并不老,今年才50岁,自打老伴内退回家后,短短半年,我却发现她真的变老了。每天忙里忙外,既关心全家的生活,又牵挂远行的儿女,还有许许多多的应酬。总之,老伴"日理万机",一个字就是"忙"。老伴的"忙"与"累"使她变得日益憔悴,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细细分析一回,却发现,她许多的忙和累原本可以不忙、不累的。我不好明说老伴"自找苦吃",只好设法使她的生活简单些。首先,我宣布每天早餐,各人  相似文献   

5.
国利 《老友》2009,(6):41-41
多年来,我与老伴一直坚持着下跳棋的活动,我俩成了名副其实的"棋"迷,因为它给我们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记得那一年,按政策家属"农转非",老伴便走出农村进了城,成了吃商品粮的。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给她解闷添乐,我买了一副  相似文献   

6.
人到了老年,多多少少都有点积蓄,准备养老或有病有灾时拿出来急用。这钱放哪里好呢?有的老人把现金藏起来,藏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对老伴,对儿女,对所有的人,都是绝对保密的。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4,(12)
正在职时,单位里的同事常笑我是"妻管严":"在学校,学生听你的;在家里,你听老伴的。"此话不假。我大多数时间待在学校,家里的事全由老伴打理。每月我的工资除去在校的伙食费和零用钱外,其余全交给老伴:处理人情世故、父母的生活费用、儿女上学费用等一切由她安排。由于老伴掌握了"经济大权",周围一些邻居、家里老小有什么事都去找她,我完全被  相似文献   

8.
舒仁和 《老友》2013,(8):41-41
今年新春之际,是我和老伴金婚之时。当年,我在河北当飞行员。记得我和老伴的第一次见面是政委带着我去的。返回部队后,领导问我觉得老伴怎么样,我说:"组织认为可以就可以。"几天之后,大队长携其妻子去见了我老伴一面,我和老伴的恋爱关系就这样确定下来了。相识半年之后的1963年农历腊月廿三日晚上9点多钟,大队长和政委把我叫到他们的宿舍,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春节结婚吧。"第二天,我赶到老伴家,向她  相似文献   

9.
廖仕成 《老友》2014,(12):39-39
正退休在家,我无事可做。老伴见我整天闲在家里,便开导我说:"你闲着没事,到菜市场上去看看,买买菜、算算账、动动脑筋。如果天天闲着,过不了几年,你的大脑准会变得迟钝。"我一向是"工资一交,不管吃穿",家务事都是老伴一人操持的,平时连商场都很少进过,更不用说买菜了。老伴这么一说,如醍醐灌顶,我猛然觉醒:腿脚越走越活,头脑越用越灵,人在家闲着,长久下去,是要闲坏  相似文献   

10.
国庆那天中午,儿女们因忙于工作都顾不上回家吃饭,临近中午时分,老伴说孩子们都不回来吃饭了,咱们也不用在厨房忙乎了,今天过节,咱们也出去潇洒一顿算了。那天,我们俩到了宿舍附近新开的一家“民间食府”。一进门,热情的服务小姐就把我们老两口安排到了一张小桌上,先给我们倒上茶,随后又拿来菜单让我们选菜。我大体溜了一遍,觉得所有的饭菜都很贵。就将较便宜的菜肴选了几样。此时老伴一再说:“咱们俩出来吃饭的机会不多,今天又是过节,你就不要考虑花多少钱了,想吃啥就点啥。”老伴的几句话好像一股暖流流淌遍我的全身。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将…  相似文献   

11.
胡源清 《老友》2014,(2):40-40
正因患糖尿病,老伴陪我住院。医生对我说,老年人对付"三高",最好的办法是管好嘴、迈开腿。对医生的劝诫,我倒没什么,老伴却把它牢牢记在心里。打这天起,不管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以后,她都把它当做金科玉律,严格执行。我为了避免"战争",也自觉服从。在吃的方面,我戒掉了烟酒,也不再贪吃肥肉。吃鸡的时候,老伴把鸡皮扒掉;吃蛋的时  相似文献   

12.
王淑芳  石言 《新天地》2011,(10):32-33
我的丈夫王钦宇是个"的哥",他有个怪癖,爱收养流浪猫狗。18年来,他共收养过四百多只猫狗,我们的家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狗之家"。为了这,我跟他闹到上法院离婚的地步……1992年7月的一天,丈夫收车回家,却没像往常那样把赚到的钱交给我。我问钱呢,他说修车了。可第二天、第三天他仍没拿回  相似文献   

13.
郑桂初 《老友》2010,(6):42-42
现代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儿子、儿媳忙于工作,忙于"充电",于是抚养孩子的任务便落到了我和老伴肩上。带孙子费神又费力,是苦事;但小孩子稚趣可人,我和老伴含饴弄孙,又是乐事。  相似文献   

14.
玉宽 《新天地》2013,(1):48
前些年理财,我因为心里没个路数,所以总喜欢借鉴别人的办法。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理财不能"傻子种地——看邻居",而是要根据本地的情况、家中的经济状况以及我和老伴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和有甄别性地去理财。3年前,住在上海的儿媳生孩子,我和老伴准备去上海照顾小孙子,家中的积蓄便成了"死钱"。当时,社会上有很多老年人在炒股,身边也有很多老年人因炒股而"发"了。但我们不为所动,毅然将家中的积蓄存进了银行,而且  相似文献   

15.
在老家过年     
钱海 《老友》2014,(1):43-43
正生在农村的我离开家乡后,由于老伴从小生长在城市,不愿意、也不习惯乡下的年节生活,因此很多年来我们就在"鸽子笼"式的住宅楼里过春节。城市里的春节,似乎一年比一年淡,除了鞭炮声显得有几分热闹外,剩下的就是看电视、上网或"筑长城",至多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闲逛一下。也许老伴厌倦了这样的节日生活。为改善一下老伴的春节生活,让她感受乡间你来我往、互送吉祥、相互祝福的年俗气氛,同时欣赏一下农村的自然风光,今年我与老伴特意  相似文献   

16.
对于年轻人来说,唱片和唱机是较为陌生的东西;可是,对于我们"老字辈"来说,这可是太熟悉的物件了——当年,就是这种"音响"伴我们走过了火红的青春岁月,见证了我们这些"老字辈"为建设祖国所倾洒的汗水和为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艰辛。为了留住往昔的岁月,为那个时代"存档",也是为了圆我们心中的一个旧梦,几年前,我和老伴开始了老唱片收藏。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公  相似文献   

17.
国宏 《新天地》2012,(1):47
前不久,我与老伴一起,跟随老年采风团远赴重洋,在加拿大"淘"了回宝,且颇有斩获。这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又多了一项可以"自矜"的谈资。在国内"淘宝",人们多喜欢去古董地摊,因为国内的古董地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方工作,调回故乡时,我已经27岁了,用现在的话讲"步入了剩女的行列"。当时父母没少着急上火,托了不少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就是我日后的丈夫。我和老伴的恋爱过程极其简单,每周见一次面,有时逛商店,有时逛公园,偶尔看电影。其  相似文献   

19.
陶家平 《老友》2013,(9):52-5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害怕孤独的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空巢生活,寻找到一个老伴共同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便开始同居生活。"搭伴养老"者之间虽然没有依法登记,但要解除关系也需依法进行。一般同居关系随时自行解除案例:今年64岁的退休工程师老王,在2009年秋天时认识了与自己同岁的陈大妈。两人都是独居老人,后来他们决定一起生活。同居生活后,由于两人在性格和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争吵。陈大妈不  相似文献   

20.
68岁的美国老人安德鲁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和存款,生活不缺保障。但他还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每月定期从银行借款数百美元,用来旅行,购物,享受生活。事实上,"以房养老"在美国老年人中并不少见,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被称为"倒按揭",在美国它的全名是"住房现金转换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