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迅速壮大,网络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信任关系是网络群体在网络中存在和持续发展 的前提条件。构建过程大致经历产生、建立、深化、破裂以及走向现实几个阶段。网络信任关系并不是凭空产生,是由其主体 网络群体成员在虚拟网络社会情境中逐步产生,熟悉是双方信任关系产生的基础,利益期望推动信任关系的建立,资源交换和 制度系统是对信任关系的维系与深化,通过多次博弈可能会导致信任关系的弱化或中断,仅极少数网络信任关系最终会走向 现实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群体行动,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要提升医患关系治理中“治、转、提”的成效,就要重点考察作为认知心理基础的群体效能以及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互动效能,重视起动机作用的认知闭合需求。医患群体效能影响群体团结和群体工作绩效;互动效能能够提升对医患内外群体规范的认知水平,降低群际焦虑的,并形成外群体自我。认知闭合需求对那些与刻板印象相关的社会认知变量均有影响,并通过冲突管理影响着领导决策,对医患个体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未来提升医患群际关系的研究,需要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展开,为医患关系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段广凯 《中华魂》2012,(2):50-51
所谓“熟人政治”和“关系社会”,通常是指由某种利益关系和血缘、情感维系的人际群体构成的管理秩序与社会形态。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封建社会的官场更是以“熟人”、“关系”建立起来的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礼仪效应彭沉雷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各种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或管理职能。而这里的组织与组织、群体与群体、或组织与群体这些非人格化的关系,在相当的情况下,是与个体关系紧紧地交织在一...  相似文献   

5.
城乡关系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各种关系,其内容包括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关系,表现为社会中阶级、阶层及各类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分工的关系或国民经济几大部门的关系,其表现形式可采取合作、协同、冲突、对抗或对立以及统治、领导与服从、被领导等多种形式。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往往有不同的社会内容。从社会的视角明晰城乡关系的基本内涵和不同时期的内容。可以为理解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后脱贫攻坚中贫困群体经济-社会韧性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反贫困已经进入后脱贫攻坚期,面对贫困群体走出绝对贫困但可能返贫的风险,在后脱贫攻坚中要关注贫困群体的经济-社会韧性的建构。经济-社会韧性是在经济状况下行和面对经济困境时,贫困群体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关系方面的、抗拒外部压力、稳住心态、并寻找机会走出困境谋得发展的内在的和行动的特征。它的建构需要在脱贫过程中积累经济韧性,建构社会韧性,激发贫困群体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使它们结合起来。贫困群体经济-社会韧性的建构应该成为后脱贫攻坚中反贫困行动的重要内容,反贫困政策实施者和社会工作者在其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侗族传统社会内部,不仅人际关系呈现出和谐、良性的总体特征,而且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群体生活丰富多彩,群体之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主流格局表现出互相宽容、尊重和团结协作的关系状貌。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为研究中国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空间和理论工具。国内学者就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群体内部分化、群体意识形成等问题运用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取得很多成果。在对农民工自身的社会网络研究方面,学者们集中于对“关系强度”的理论运用、社会网络与信任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建构规模等问题的研究。就国内学者在社会网络理论视野下研究的农民工问题成果进行文献述评,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改变着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经过长期的累积作用,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改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各个年龄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政治力量的格局。各个群体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观念诸方面的变化反映在政治生活上,也会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关系及其变化。正确处理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内涵是特指我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包括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实现和谐社会增加了社会学意义的解析与实现途径,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规范体系,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成员联系网络,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信任,减少摩擦与冲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家相对于民族群体而言,是大社会组织与小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民族群体内部的和谐是构成国家和谐的基础;民族群体为个体责任感培育、道德意识构建、秩序维护、情感滋养提供着现实而生动的场域,这不是现代化需要解构的社会组织,恰是对解决现代化中的个人归属与认同及构筑更大的社会内聚力持续有影响的情感依托。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淡化具有群体特征的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参与公民身份下的社会关系构建,将有助于民族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主要利益群体及其社会信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个体利益主体地位凸显,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形式日趋多样、复杂。而社会中的较大获利者群体、一般获利者群体、较少获利者群体、无获利或利益受损者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差异明显,给中国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各群体的利益冲突,增强他们的社会信任程度,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创新需要企业与贫困群体建立起一定的市场经济关系。然而,他们所面临的环境缺乏支撑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和基本条件,创新活动的开展更多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由于企业与贫困群体之间的社会网络极其松散,呈现出一种弱关系,在此情景下产生了“结构洞”,即信息非对称性配置及渠道障碍下的“信息洞”、资金匮乏及知识技能不足导致的“资源洞”以及制度安排和基本条件缺失下的“市场洞”。为跨越“结构洞”,引入第三方——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NGO)来为企业与贫困群体搭桥,从而实现两者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社会网络的耦合以及信任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个人或群体向国家或政治社会要求做人的权利的政治性范畴,它具有绝对性、无条件性和无偿性。若把人权伦理化,则就把人权之个人或群体与国家或政治社会的关系转变为个人与别人的关系;同时由于伦理的利他性,伦理化的人权就不但不应向别人要求权利,倒是相反地把本应属于个人的权利让渡给别人。因此,当人权被伦理化之后,人权就具有了相对性、有条件性和有偿性,这样一来,人权实际上已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5.
义利观试析     
义和利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我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古代思想家对社会群体生活的正确认识和概括。如果舍弃这些原则所包含的具体历史内容,那它就是可普遍适用于人类社会任一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西方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和归宿,都与群体生活相矛盾,都有害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人都应当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义利观,一切行为都要遵循适合社会要求的义利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群体危机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学生群体危机具有突发性、敏感性、主体活跃性、危害广泛性等特点。通过文献归纳、Delphi等方法,建立社会文化、社会舆情、社会安全、社会就业、社会道德的五维理论模型,研究出模型内部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社会舆情是引发大学生群体危机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上网对个人社会融合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论题。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西部调查中陕西、广西两省(自治区)数据,从初级群体、次级群体两个维度考察上网时间与个人社会融合情况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上网时间的延长会增加个人的社会融合行为。同时,上网程度的加深会强化个人对初级群体的融合。这些结论初步揭示出上网对个人社会融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安市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现状调研数据,以政治参与中基层政治选举为切入点,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视了当前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与社会经济地位关系。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但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不完全的正相关关系。另外,一定的身份认同和政治敏感度能够增强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宗教群体是一个具有超血缘、超地缘、超种族、超经济、超阶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它与政府、其他社会群体、国外宗教群体以及其自身内部不同教、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要使这些关系保持良性互动状态,必须遵循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平等合作、文化上交流互补、习俗上包容尊重的原则。保持宗教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协调统一战线内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群体之一,广大妇女不仅分享发展成果,也扮演着重要的建设者角色。基于“个体-组织-环境”分析框架,通过对“留守妇女共富学堂”妇女发展项目的深度发掘,研究发现,整体性赋权强调以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为中心,将个体放置于社会生态环境中,着眼于群体的长远发展,关注个体赖以生存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通过提升经济地位来增强行动能力、培育自组织以强化伙伴互惠关系,并创建外部发展环境形塑赋权格局,明确赋权对象、赋权目标与赋权过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助人互助的赋权目标。在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过程中,通过赋权改变群体权能弱化、地位边缘化与心态惰性的局面,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