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雄创作<太玄>有其深刻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背景.<太玄>仿象<周易>,吸收秦汉以来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与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结合,构建了一个无比庞杂而又自成条贯的哲学思想体系.扬雄继承并发展了其师严君平"引<易>入<老>"的学术特点,他的<太玄>兼赅儒道,对后来的魏晋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新领域.但自20世纪20年代始,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却基于"马恩对立"的视角,片面地解读自然辩证法,遮蔽了自然辩证法的真实面目,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驳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辩证法的曲解,应当从整体性维度、本体论维度、主客体维度出发,以客观、全面的态度与原则重释自然辩证法.这种重释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理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工业文明也带来诸如资源殆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重庆工商大学2004级研究生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结合<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观、科学观等原理,就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树立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为讨论的部分笔谈.  相似文献   

4.
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 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回顾了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间的广义理论和狭义理解、分歧和共性,探讨了终将从广义上延拓成科学技术学一级学科,从狭义上形成二级学科群的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坚定自然辩证法原理作为科学技术学基础理论及学科建设指南的必然性,建议扩大<自然辩证法研究>副标题的内涵,将目前冗长的副标题改变成简洁的"关于科学技术学的理论性杂志".  相似文献   

5.
按照时间轴的顺序 ,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发展历程作了论述。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 ,结合当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出现的新动向 ,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界文革前的研究焦点是阐释和解读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同时对某些"异己"的科学流派思想予以非理性的批判。然而,"非正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即理工科出身的自然辩证法爱好者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精神,深入贯彻并灵活运用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之中,使国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始终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学术对话。自然辩证法具有马克思主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改革开放后,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基本构架为辩证自然观、辩证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并且向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扩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前沿与自然辩证法传统蕴含着一体性:系统科学群加深了对辩证自然观和科学中辩证法的理解;科学哲学有利于深化对科学观中"科学本性"的辩证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使得科学方法论原理更为精致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代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进一步夯实了科学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观照自然科学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宏观、综合地探讨和描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自然辩证法的繁荣仰赖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的春天也是自然辩证法的春天。我国首部《自然辩证法讲义》于改革开放初期孕育与出版,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高校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30年来在全社会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的辩证性存在,自然的这种辩证性存在不同于自然的生态存在,其不仅表明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还表明它是一个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相互否定的存在.自然的生态存在要求人们生态地对待自然界,自然的辩证性存在则要求人们辩证地对待自然界.自然的辩证性存在作为自然万物存在的普遍法则同样不可小觑.现代自然科学蔑视了自然的辩证性存在,结果导致了自然科学走向不科学的危机,并造成了自然、人和社会存在的巨大风险.现代哲学抛弃了自然辩证法,同样也陷入存在的危机,成为没有科学和知识身份证的非法游民.将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从危机中拯救出来,承认自然的辩证性并尊重自然的辩证性,应当是当代人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写下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辩证性质的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的一大贡献。恩格斯列举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出的六次挑战,揭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还揭示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无限的宇宙无生无灭,而有限的事物有生有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图景。最后,指出理论思维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密切联系;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推动哲学(理论思维)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哲学来指导。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学科真正发展起来,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1979年由孙小礼主持编写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的出版标志着这门学科由分散研究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个学科群,活跃在国内和国际学术舞台上.时下,要使这一学科进一步发展,必须弄清它的学科性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