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从1921年到1927年,孙科三度出任广州市市长。在其任内,他对广州市的市制建设、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都投入了很大精力。作为热心城市发展的市政专家,他在广州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市政改革,使广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广州城市的近代化进程。20年代初由孙科拟定的《广州市暂行条例》及在广州主持的市政建设,成为国民政府城市组织管理的典范,深刻地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广州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也为民国时期的城市组织管理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模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广州也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楷模,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市政是城市大发展的产物,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代市政理论的形成。针对如何加强中国现代化城市管理这一问题,试从西方国家市政学理论对中国近代市政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国近代市政发展历史,以期对中国现代市政发展有所借鉴并推动中国市政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适应中国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中期,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广泛介入城市的经济、社会保障和市政建设等领域,成为城市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清代前中期城市行会等民间机构之所以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管理职能,既是清代前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督鄂之前,汉口官办市政未能积极应对汉口开埠后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张之洞督鄂时期,设立新的市政管理机构,强化省府对汉口市政的管理,整体布局汉口市政建设,大规模地开展汉口市政工程建设,鼓励商人参与汉口市政建设,逐渐形成了湖北省府主导汉口市政改革的管理格局。湖北省府主导汉口市政改革,是张之洞推行湖北新政的自觉有为的阶段性结果,是张之洞以总督身份强势领导并专制地方的结果,也是张之洞实力推行官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纵观古今中外的城市管理,各自在传承了农业时代"自治"和"君权"思想之后,随着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的巨大变革,西方逐渐形成民主自治城市管理理念,而中国在西力东渐影响下,在市政学者引领和知识分子爱国忧民、探索民族进步的共同呼吁下,推动了城市管理的极大变革,并开启了追求民主自治的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6.
沙俄于19世纪下半叶强迫清政府先后开放了新疆的伊犁、塔城、喀什、迪化(今乌鲁木齐)为通商口岸。乌鲁木齐的城市性质从此改变,成为“约开商埠”城市。乌鲁木齐自开埠以后,近代工商业开始兴起,随着人口和建筑的不断增加,近代的城市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有了对城市进行系统管理的需要。在政府的带领和一些开明士绅和官僚的推动下,乌鲁木齐的市政文明建设开始走向近代化。文章重点从四方面探讨了近代乌鲁木齐的市政文明建设:一、近代城市管理机构;二、市政工程和公用设施;三、地方自治机关;四、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武汉抗战期间由于日机的轰炸,武汉市政府主要忙于防空建设和防空事务,没有办法按规划进行城市建设。武汉沦陷后,尽管在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上,在市政管理的具体措施上,武汉伪市政府与前市政府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继承性,而其实质却是在围绕日本的战争机器运转,服务于其侵略目的。总体而言,由于日本侵略和占领武汉,在七年之间,武汉市政建设和管理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大部分的市政设施严重受损,屈指可数的建设成果与市政损失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在日军特务部(联络部)的指挥下,伪市政府无市政独立和统一可言,无论在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管理上都体现了十足的奴性。  相似文献   

8.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是在清政府应对1910年末到1911年初东北三省鼠疫过程中,认识到亟须向国外学习先进的防控经验的前提下召开的。会议由中国倡议并主办,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34位正式代表参加。从1911年4月3日(三月初五日)至4月28日(三月三十日)在奉天(今沈阳)召开,其间共举行大会24次,形成决议45项,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次国际会议也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是由清政府主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城的市政规划,既融合了阿兹特克印第安人的广场规划,又吸收了欧洲"理想城市"理念,是多元文化下的产物。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城的市政建设,以注重公共工程的基础性、拓展城市的商业与文化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等为重要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讲,墨西哥城的市政规划理念体现了"协调发展观",促进了墨西哥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伴随着贵阳市政府成立而创办的《贵阳市政》,以宣达政令、训练市民以及广泛征集市民的批评和建议为办刊宗旨,研究城市建设之理论与实际问题。《贵阳市政》聚集了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作者群,收录了大量的贵阳市政府制定的各类地方性法规、历次市政会议记录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发表的市政研究论文,这些文献对于研究抗战中后期贵阳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极为珍贵,是研究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乃至贵州社会变迁的必备史料。  相似文献   

11.
了解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位置,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刘洋: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市政施工工程专业毕业生,现为上海市金山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01年,刘洋从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毕业,至今已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九个年头。2010年10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郝海生是一位敢用大手笔的人。郝海生对西宁市政建设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建国以来,西宁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比起沿海开放城市和一些基础较好的内陆城市,还相去甚远,由于市政建设跟不上,影响着市民建设大西宁的热情,也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落后带来新的落后,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座高原古城任凭时光流逝,声声哀叹。 国家政策倾斜,“开发大西北”的角号吹响之际,承担西宁市区和市郊区的道路、桥梁、涵洞、路灯、防洪堤等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管理及防汛等工作的西宁市市政工…  相似文献   

13.
旅沪广帮在晚清时期上海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872年重建后的广肇公所,不仅充当同乡移民自治机构的角色,还举办各项公益事业。广肇公所重建后,与粤、港、澳其他慈善组织、商人团体的联系日益密切,反映了近代中国商人社会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奉天东部地区城市化启动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奉天东部地区为研究主体,从土地开发、近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与近代市场体系的初步构建三个层面探析区域城市化启动因素即土地开发利于资源开采、为城市化启动提供空间物质载体;近代便捷顺畅的交通运输系统益于人口流动、商品流通与信息文化传递,为城市化开启的基本条件;近代市场网络的形成便于区际、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城市化启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揭示近代中国东北城市演变规律,为当今中国城市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仓促撤退,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沈阳兵工厂。在日本关东军14年的管理下,奉天造兵所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兵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用于扩大侵略。奉天造兵所的产能极大地适应了日本扩大战争规模的需要,造兵所也彻底沦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奉天造兵所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生产,给中国抗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棚户"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处于城市社会中的底层,并栖息于条件恶劣的棚屋之下。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不久,就把解决棚屋问题提上了市政建设的议事日程,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整治。棚屋的治理与改造,反映了市政当局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客观上虽解决了部分棚户住所问题,但在棚屋拆迁过程中还是引起了矛盾和冲突。棚屋整治的成败得失对于城市安居工程建设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主要通过发行《道路月刊》参与民国市政。该会大力制造市政革新舆论,发行路市政专刊专著以备市政参考,提供市政咨询并介绍市政人才,维护市政主权等。这些市政参与活动着实开启了民国初年市政革新之风,启动了中国现代城际交通,促进了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促使中央政府作出了一些促进市政改良的决策,引导地方市政当局开展市政革新,从而对近代中国城市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兴起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热潮。欧风东渐,直接影响了1930年代中国的城市变革即市政改革运动,汉口市政当局效法欧美,数易规划,制定并初步实施的汉口分区规划,使汉口城市空间布局按照现代方式得以重组,从而奠定整个20世纪汉口城市现代化基本格局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9.
罗麦,原名左希贤,曾用笔名“左蒂”、“智”、“今昙”、“何琪”、“巴尔”、“左忆”、“左辛”、“岳荻”、“红蘋”等,1920年8月13日出生于吉林省延吉。翌年随父母由延吉返回原籍奉天省(辽宁省)奉天(沈阳)城北沟子沿村。1926年入沟子沿村小学读书,学名左启智,后随父进奉天城。先后在奉天省立第二小学、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初级中学读书。1936年考入沈阳南满医科大学附属药剂师专科学校学习,1938年毕业。1942年开始创作,发表短篇处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市政改革"方兴未艾,现代市制开始建立,武汉(汉口)成为中国最早建立起现代城市政府的城市之一。独立的颇具现代政治形态的市政府的成立,具有现代民主政治意味的市组织条例被批准实行,特别市建制使武汉(汉口)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武汉(汉口)城市政府"按照现代方式"规划城市空间,以欧美城市为参照大手笔地展开市政建设,将城市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致力于市民城市共同体意识和城市生活习惯的养成。然而由于传统社会运行的强大惰性和惯性,现代城市化运动的动力先天不足,使得武汉(汉口)城市现代化运动虽精彩启幕,却一路坎坷,蹒跚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