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信贷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日渐成熟而逐步发展壮大的.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高,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因此,对于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而言,房地产信贷业务无疑是其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银行业在过度竞争的外廷式发展方式下,无法抵挡房地产信贷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刚刚进入发展迅速期的房地产信贷业务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以期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对降低房地产信贷风险、丰富金融产品、改善房地产业投融资结构、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仍存在一些障碍,本文从产权、法律、制度、管理和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业务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了;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六自”经营又要求银行自担风险,即自行预测、控制和消化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风险。由于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复杂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信贷风险管理,努力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简析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政策风险、利、汇率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等。这…  相似文献   

4.
刘会洪  伍洁 《理论界》2007,(8):85-86
当前房地产业存在着很高利润,人们对高利润的产生原因做了许多的分析。本文从制度的层面,分析了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完全垄断所带来的地租效应、对房地产市场的管制所引起的寻租效应,提出这两种效应均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因此,要消除房地产业高利润,需要对现有的房地产制度及管理模式进行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5.
<正>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新兴的、独特的产业近年来正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格外引人瞩目.它的迅速崛起,除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以外,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扶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联系我省的现状和实际,提出了建立房地产银行的必要性和构建房地产银行的设想.一、金融业在我国房地产业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产业领域。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各种法规不健全,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多数人对房地产市场认识不足,简单地把它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在利益驱动下,各行各业蜂拥而至:有的投机炒作,转手倒卖;有的倒卖批文,套取银行高额贷款,大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有的根本不具备投资房地产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基本条件,而却买空卖空,骗取他人财物:致使房地产市场一片混乱,使表面繁荣的房地产业潜在着“泡沫经济”所固有的危机。1993年下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7.
张长胜 《理论界》2000,(5):19-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集中力量 ,加强重点 ,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从沈阳市房地产业自身发展考虑 ,要提高国有经济对房地产业控制力、影响力 ,通过资产重组 ,培育大型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集团。一、实施资产重组 ,培育大型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集团的必要性近年来 ,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鼓励住宅建设投资 ,积极拉动住宅消费的需求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使房地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 ,实物分房的终止也必将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 ,沈阳市房地产业的“松…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1992年以来,全国出现了“房地产热”,主要表现有:一是公司热。目前全国各类房地产公司巳达1万多家。二是开发区热。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已达1000个左右。三是土地批租量迅速增大,批租的土地成片规模越来越大,土地批租地段趋向于城市中心和繁华地段。四是外商投资向房地产业倾斜。有的城市,“三资”房地产业开发企业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内资房地产业开发企业数量。五是房地产价格涨幅较大。但房地产的这种“热”,主要热在“地”上,如“批地热”、“占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1998年市场化改革之后获得了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在房地产市场需求推动下表现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也在今年越来越突出.减缓流动性过剩、抑制房价成为今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流动性过剩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性?如何消化中国银行体系过度的流动性?怎样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政府的紧缩房地产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抑制房地产的同时也堵住了过剩流动性分流的通道.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且联系效应很强的房地产业,仅靠政府严压、紧缩是不行的,既不利于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从根本上减缓、分流流动性过剩.建议政府宏观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设计出"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保证基本住宅的同时满足市场对房地产多层次需求,从而使流动性在房地产领域实现高效率的分流.  相似文献   

10.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消费者在未来收入的基础上提前获取商品和服务,从而满足消费者当前消费需求的一种融资性活动。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正以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较高的预期收益吸引着各家商业银行,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激烈争取的目标,并逐步成为银行最主要的业务领域和效益来源之一。1999年以来,大庆市各商业银行陆续开办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市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初具规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促进银行信贷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完善银行对私人业务服务功能、提高社会知名度和消费层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个人消费信贷已从投放的快速增长期逐渐回落,增速趋缓。这是由于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许多问题和风险逐步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