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再论蒙古、突厥之图腾崇拜——兼与那木吉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夏季,名为《狼图腾》的小说宣称:“蒙古民族是世界上最虔诚信奉狼图腾的游牧民族。”此后,不断有专家、学者重弹这样的论调,极力鼓吹“狼的精神”。其实,蒙古先民是以“鹿”为图腾,“狼”并不是蒙古民族的图腾。况且,各民族的图腾并不代表该民族的性格和强弱。大量的民族学资料表明,图腾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先民们用来作图腾的往往是最卑微的动物。图腾乃是氏族、婚姻集团的标志,它首先是每个氏族把自己和其他氏族区分开来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图腾与图腾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与图腾崇拜陈桂芬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①。马克思在肯定美国伟大的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的前提下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人类学家佛莱则(J·G·...  相似文献   

3.
回鹘文献所见蒙古“合罕”称号之使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罕,是蒙元时代蒙古大汗的称号,在元代蒙古文献中,该词多有出现,有时依中世纪蒙古语习惯写作qa·an qan,有时又写作qa·an,汉语一般都直译作合罕、哈罕、恒罕或匣罕等,也有的又依汉人习惯加上了“皇帝”二字。究其来源,当借自突厥系民族之qaγan。如所周知,qaγan一词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后来,柔然、突厥、回纥、契丹沿用之,尊其国主为“可汗”。窝阔台于1229年登极后,始称合罕,故元代文献中的合罕一词习惯上常用来指代他。这里略举数通白话碑为例:  相似文献   

4.
图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文明象征。古老的蒙古族一直流传着"苍狼白鹿"的民族起源传说。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是草原的王者——蒙古狼,这点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游牧生活中可以体现出来。姜戎的《狼图腾》为我们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狼形象":强悍、勇猛、机智、温情。狼形象蕴含着作者对华夏文化的反思,促使我们审视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完善民族性格,弘扬民族精神,重新焕发古老的华夏民族的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族的起源问题上,这是一篇与某些中外学者见解不同而独树一帜的文章。本文针对史书之误、引证之讹以及历代学者对我国北方民族所作的种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把蒙古民族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二十世纪,发掘了以往没有找到的地理位置,并提出了新的论据。作者以比较多的史料论证:“孛儿帖赤那”(苍色狼)和“豁埃马阑勒”(惨白色鹿)是氏族神、部落的标志,人们崇拜的图腾,不是人名,不能把它人格化;史书上的狄历,丁零、铁勒、敕勒、高车和赤狄、白狄,都是一个民族的不同称号,“柔然”是国名,柔然国人确系蒙古民族,望建河不是额尔古纳河;“俱轮泊”不是呼伦湖;呼伦贝尔是成吉思汗军事奠基之区,并非蒙古民族的族源圣地;蒙古民族的族源是在敖嫩河源。 作者苏日巴达拉哈,又名苏启华,一九一七年生,长期业余探讨蒙古民族的起源问题,现在呼和浩特皮鞋厂工作。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3世纪,分布与中亚地区的阿尔泰语系乌孙族后世的蒙古族中传乘着狼和乌鸦的双重信仰习俗和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该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的盛行现象,是狼和乌鸦在自然界里的“搭档”关系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所致。  相似文献   

7.
1.祖元皇帝 在第二节的图腾崇拜中,笔者认定苍色狼(孛几帖赤那)惨白色鹿(豁埃马阑勒)是族徽,是氏族标帜,是图腾。苍狼白鹿这对婚姻氏族,来到敖嫩河源不儿罕山前,乞颜氏的巴塔赤罕,是有记载的领袖人物。他的儿孙并没有被选上领导岗位。巴塔赤罕的孙子豁里察儿篾儿干,也只博得了篾儿干的称号。篾儿干为蒙古语聪颖,英明,贤智之义。第九世孙孛儿只吉歹,也只博得了篾几干的称号。这时乞颜氏族已经发展成庞大的氏族了。孛儿只吉歹,另开门户,以孛儿只吉歹为姓,蒙古秘史中所载是以孛儿只吉歹的子孙为描述中心。屠寄氏的《蒙兀儿史记》说孛儿只吉歹与忙豁勒真豁阿结合是“得姓受氏之源”。这种提法并不完  相似文献   

8.
“图腾”始见于朗格的《印第安旅行记》。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说:“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法国涂尔干(E·Durkhein)说:“一大群人,彼此都认为有亲属关系,但这个亲属关系,不是由血族而生,乃是同认在一个特别的记号范围内,这个记号,便是图腾”。朱天顺说:“图腾崇拜实际是自然崇拜或动物崇拜与鬼魂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上,人人皆有其名。但人名是怎样产生的?它是不是历来就有的?弄清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般情况下,素不相识的人见面,首先问对方的名字是什么。但在一些原始部落中,却不是这样,陌生人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的图腾是什么?”如图腾为狼,则回答说“狼”;如图腾为虎,则说是“虎”。这种现象在澳大利亚土著部落中十分普遍。 为什么一些原始部落存在这种现象?难道人类最初没有个人名字吗?从许多现象来看,人类早期不仅没有个人名字,而且没有群体名称。 图腾产生之前的人类群体,无共同的意识、共同的标志和共同的名称。图腾产生之后,每一个群体都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图腾,并作为群体的标志和名称。这样,图腾意识成为人类早期的共同意识,图腾标志成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图腾名称成为最早的社会组织名称。  相似文献   

10.
1912年,新疆都督杨增新派部队进驻察罕通古并收附了阿尔泰蒙古各部.1913年7月,在中俄就外蒙古问题在北京举行谈判之际,外蒙军队两次进攻察罕通古,均被新疆军队击溃.同年12月,阿尔泰地方当局与俄国签订了临时停战协定,议和罢兵.1914年4月,新疆军队撤出察罕通古.  相似文献   

11.
当代,我国境内有三个杜尔伯特蒙古部落。一是西蒙古卫拉特四部中的杜尔伯特部,是元臣孛罕的后裔,绰罗斯氏,七传至博罗纳哈勒,成为杜尔伯特部始祖。二是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的杜尔伯特部,是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十六传至诺颜泰,其四子:长僧格、次索诺木、次...  相似文献   

12.
土族绝非吐谷浑后裔——对土族族源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土族族源研究中围绕“吐”与“土”而论证土族为吐谷浑后裔的观点提出了不同见解 ,从 9个方面阐述了土族 (蒙古尔、察罕蒙古 )族源为蒙古而绝非吐谷浑。  相似文献   

13.
明初,为了巩固西北边陲,防备漠北蒙古南下和漠西蒙古东进。明朝在今哈密以东,青海日月山以西,新疆阿其克库勒湖以东北的地区设置了七个卫,即哈密卫、赤斤卫、沙州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和罕东卫。其中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研史者习惯上称其为“塞外四卫”塞外四卫在明代西北边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研究  相似文献   

14.
《蒙古佛教史———大蒙古国时期(1206—1271)》〔Mongγol-unBurqan-usasin-uteüke-yekeMongγolulus-unuy-e(1206-127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下称《蒙古佛教史》〕一书是内蒙...  相似文献   

15.
<正> 明代在嘉峪关以西,哈密以东,以及青海湖周围、柴达木盆地一带置安定、曲先、阿端、罕东、罕东左、赤斤、哈密等七个卫,称“关西七卫”。七卫的统治者多为蒙古族,又称“蒙古七卫”。明初还曾置沙州卫于今甘肃省敦煌县,正统间内迁,罕东左卫就是成化时在原沙州卫地设置的。 关于七卫地望,罕东左卫在今甘肃敦煌,赤斤卫在今甘肃玉门县,哈密卫今新  相似文献   

16.
韩宇宏  席格 《中州学刊》2007,(6):225-233
长篇小说《狼图腾》是从草原生态乃至草原生命的角度,对狼进行还原性解读的。狼之所以能够成为额仑草原蒙古族人的图腾,根本原因在于,狼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和草原生命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泛伦理、道德化的角度去批判《狼图腾》中的狼性精神,类比且从属于国民道德建设的争论;或从丛林法则的商业竞争理论出发,对狼性精神顶礼膜拜,其实都是对《狼图腾》南辕北辙的误读。描写草原自然形态的狼,或对狼进行"原生态"的描写,是《狼图腾》对中外"狼"题材文学作品的重大突破。而狼在草原的消失,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并由此引发的草原沙漠化的结局,更理应引起我们对时下生态保护思路的反思。同时,姜戎在《狼图腾》中所主倡的"狼性精神"与草原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也暗合了当下正在勃兴的草原文化研究的文化动向。  相似文献   

17.
突厥族名,最早见于《周书&#183;突厥传》。关于突厥的先世与“狼生”的传说不无关系。《周书》卷50(突厥传》谓:“突厥者,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于高昌国之北山。山有洞穴,穴见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此故事将突厥起源追溯到始祖母(牝狼);其十男皆“外托妻孕”而姓,也就是以妻子氏族为姓。这些显然是突厥人对远古时代以母系计算血统世次的渺遥朦胧的回忆。突厥汗国的建立和突厥政权在西域的统治,对西域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西域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慈观念产生较晚,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图腾文化."求安"心理赋予图腾亲属"慈爱"属相,"生衍"情结赋予图腾祖先"慈育"之义,"神佑"信仰赋予图腾神及祖先神"慈护"之责."慈"的原型模式以图腾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内容不断明确与充实,在发展中逐渐人伦化,并体现出空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蒙古”一名最早见于唐代,史称“蒙兀室韦”.蒙古族之先民,从成吉思汗上溯至祖孛儿帖赤那,共23世,约500年,相当于公元7世纪左右.蒙古族起初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后向西发展到斡难河(今鄂嫩河)、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土刺河(今土拉河)三河上源和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以东一带草原上.到12世纪,已经形成称为蒙古人的部落近30个,组成部落集团.  相似文献   

20.
辽画     
辽画传世极稀,史载东丹王倍“善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鹿图,皆入宋秘府。”宋人画录亦载李赞华射骑图,然实物不得见。被蒋帮劫往台湾名画中有秋林群鹿,丹枫呦鹿两图,亦属无款辽画。有一幅题为辽萧瀜花鸟,经鉴家鉴定乃明代中期作品赝题瀜款伪充辽人。此外惟近年东北各处辽墓所出壁画,确出辽人手,然罕遘精品。独一九七四年春,辽宁法库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