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就普通程序简化审这一被告人认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对已经生效的裁判的重新审理,是独立于普通程序的特殊救济程序。在不同的价值理念指引下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再审制度,我国在“有错必纠”理念指引下过度追求实体真实,造成再审程序在申诉多、申诉难,级别管辖,启动主体,再审审级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尽合理之处,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一、刑事裁判文书说理问题调查分析1.样本数据概况。三门法院2011-2013年三年共办结刑事案件1713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511件,在每年随机选取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裁判文书各100件,笔者发现抽样裁判文书中说理情况总体较好,基本每份均有明确说理,涉及证据、定罪、量刑等各个方面。具体情况参见表1、表2及图一、图二。表1 2011-2013年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刑事裁判文书说理情况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刑事再审程序现行规定的问题的分析,试图寻找出一条改革与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5.
刑事审判方式由庭审过程中控辩审三方的关系体现。本文从控辩平衡的视角出发,挖掘该视角研讨问题的理论缘起,剖析我国刑事审判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体现控辨平衡理念的刑事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6.
郑永乐 《经营管理者》2013,(25):237-237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程序性的刑事制度,在实践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及对相关权益的保护,同时他体现的人性化的司法理念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相互交融,在刑事诉讼中设计出比较完备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方法和程序,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速裁程序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提高了司法效率。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认罪认罚从宽试点"的顺利推行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也应当反思速裁程序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防止此类问题在"认罪认罚从宽试点"中再次出现。本文归纳了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两年多以来在被告人权利保障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域外经验的学习和探究,不仅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也为"认罪认罚从宽试点"的下一步推行提供了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专门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程序作特别规定,末成年人刑事和解的适用程序和案件范围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尺度难以把握。本文以刑事和解在未成年人重罪案件中的适用为视角,分析利与弊,以期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与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包含了我国的两大诉讼制度,简明、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刑事、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法律规定。要通过司法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点把握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管辖、司法机关、诉讼参与人、诉讼证据、诉讼保障措施、期间、送达以及刑事、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等内容,从而增强司法人员和普通公民的诉讼意识,强化人们依诉讼法办事的能力。 二、重点问题解答 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各自的特征 刑事诉讼作为一种特定的国家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刑事诉讼是由法定的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唐剑 《经营管理者》2011,(1X):257-257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在诉讼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价值是衡量这个国家法制文明进步的标志。公正审判是各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最高价值选择,也是有人类历史以来,关于法院审判问题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仅就刑事审判理论而言,所谓公正审判,也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本文仅就审判程序公正的理论、标准和中国为公正审判的改革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晶晶 《经营管理者》2009,(14):272-272
本文介绍了刑事程序性裁判概念,并指出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裁判范围狭窄、程序逆行当使事人遭受双重危险的局限性,论述了完善刑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积极意义并探讨了如何该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审判活动是实行行政化领导和集权化管理,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立审合一,重实体轻程序,忽视了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法官行使审判权缺乏效率性,法官被日常工作中的送达、校对文书、订卷等烦琐事务所纠缠,审判效率不高,而这样的审判管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最高法院为了有效地防止立审合一的种种弊端,出台了《五年改革纲要》,提出了审判流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在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上存在严重缺位:理论上对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深入研究,立法上对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规范,实践上对利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投入,同时社会关注度也明显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想.首先,应确立刑事被害入社会救助的原则、内容;其次,制定我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指引〉,整合零散的社会资源;最后,建立刑事被害人融会救助机构全国网络系统,并对机构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进行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4.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当前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热点。它是针对我国财政资金运作方式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国库管理制度,其目的是简化资金拨付程序,规范财政支出秩序,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加强财政资金的规范和有效管理。本文结合目前东阳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现状,提出一些完善本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     
《领导文萃》2012,(20):136-137
中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中国政府决定简化对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审批程序,并且允许广东省先行先试,进一步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中国自2001年以来一直试图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便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过去10年中,政府把需要审批的项目数字减少了70%。(英国广播公司)英雄敢渡津  相似文献   

16.
论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西方三十多年来刑事司法领域的一种改革尝试,它一改传统刑事司法中以国家为本位,强调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来对犯罪人进行矫正的刑事司法理论,主张对受害人权利的关注,它为刑事司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通过刑事和解,能较好的使国家、加害人、受害人的利益得以均衡。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程序性机制,在尊重受害人,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了其优势。但是, 刑事和解制度是否会影响刑事实体法价值的实现, 也是人们担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春瑞  高珊 《经营管理者》2013,(2X):277-277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上的创新之举,建立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应明确刑事判例的法律效力,赋予其正式法源地位,使中国特色刑事判例制度系统化,发挥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进一步促进司法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专利申请程序的新规则包括对申请人继续申请次数进行限制的2 1规则,对审请人权利要求范围进行限制的5/25规则以及申请人相关专利申请的一并报告规则。在新程序规则之下,审请人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与努力,申请人的申请工作与权利要求范围要受到较大的限制。新规则的目的在于实现申请人与审查机关间工作负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我国经济犯罪持续高发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制定问题中所面临的困难,笔者将对我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进行反思,并表达对当前刑事政策改革的拙见.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起缘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被害人——加害人”和解尝试方案,随着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提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机关的全面贯彻,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已逐步试用,但由于我国没有系统的立法规定,其在适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范围、禁止性条件和程序,司法机关定位和职能不明,缺乏案件质量回访机制,对不起诉的加害人缺乏教育和监管机制等,由此提出对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