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升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因其自身的经济落后而受制于发达国家。随着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四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其实力大大增强,这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的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受到了强烈地冲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摆脱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势下,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显得更为重要。金砖四国应在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通力合作,在抵抗危机和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便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技术革命为引擎的经济全球化推进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不同类型经济体在世界贸易、投资格局中所占份额此消彼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腾飞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区域性崛起的成功事例。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国际环境变化,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缓解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约束;突出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情况,认为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但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将持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作为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因此,要对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进行科学定位,理智地处理好与大国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国际公共关系的相关问题,主要谈两点:一、中国经济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全世界大的经济格局中,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下四组数据:第一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们从2009年起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是全球治理很重要的内容,随着大国竞争逐渐向网络空间延伸,其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国际格局变迁会改变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大国力量对比,进而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国际格局是一个描述国际关系行为体力量结构的概念,由于国力的变化是较为长期的过程,因而国际格局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如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以及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一超多强格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推动力就是东升西降,即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快速崛起并在全球治理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而美欧的实力对比来说相对下降.虽然近几年关于世界已经进入两极格局的声音有所抬头,但总的来看,美国的综合国力仍然稳居第一,中美实力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中国的综合国力还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因而从国际格局来看,一超多强的格局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毫无疑问正处于结构性的量变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大国博弈的复杂性,而中美在科技和网络空间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正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郭吴新教授撰写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一文,是一篇中国经济研究与世界经济研究密切结合、思想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既有创见又有新意,对我国正确估量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趋势很有参考价值,对增强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也将发挥鼓舞作用。关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观点和结论存在不小差异。郭吴新教授的论文,以系统翔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取得的进步和达到的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个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对未来2000年、2025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的动荡及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为背景,按照新兴经济体与大国的关系,将其分成"与大国保持坚定结盟关系的新兴经济体"、"在美俄欧等主要经济体之间游移不定的新兴经济体",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独立自主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等三种类型,进而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其之所以发生政治、经济乃至社会动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同样从内外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以来,尽管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下滑趋势,但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进行海外并购。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潮的主要外在动因在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深刻变化主要体现为发展中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态势、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内日益呈现"双分化"现象及南北、南南经济关系正在经历重大变迁等特征。正是在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宏观层面上可谓是"长于布局,善谋大势";在微观层面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体现为并购主体的"多样化"、并购方式的"多元化"、并购区域的"广泛化"和并购增长的"高速化"等趋势。在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世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体系中显著的特征之一,改变了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格局演变。中国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引起了相对实力正在下降的美国的不安,新冠疫情加剧了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冲突。自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威胁”作为美国国际政策的基础,试图重建新“冷战”和两极世界的叙事,同时复兴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论,而拜登政府一直在将这一政策激进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成功地避免了资本主义正在经历的周期性危机,与美国政府的宣传相反,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所付出的努力堪称典范,其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也致力于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篇颇有新意的力作——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池元吉郭吴新教授撰写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一文,是一篇中国经济研究与世界经济研究密切结合、思想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既有创见又有新意,对我国正确估量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力度大,时间长,破坏范围广,我国作为世界上的重要经济体也无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大冲击,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被激化。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地下钱庄的疏导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让沿海地区经济模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重庆经济却逆流而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崭新引擎。重庆经济以其特有的发展模式抗击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重庆模式”深受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在分析重庆模式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将重庆模式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重庆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的、以发展内需为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强调创新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和不断提高的政府质量是保证重庆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危机下日本的劳动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迅速陷入了大萧条。起初被专家认为受影响较小的日本经济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日本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临诸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就业结构在经济急速恶化的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社会的诸多问题对不同社会集团的影响不同。一般而言,当经济增长时,大多数社会集团都会从中受益;而当经济面临危机时,不同社会集团之间会出现差别,问题集中出现在特定的社会集团中。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场由次贷危机演化成的金融危机已经在全世界蔓延,并且已经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此时,又值我国处于改革开放30年,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社会问题和环境有许多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的改革如何走?如何在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的严峻时刻,针对新形势、新环境探索新的改革实践,化解危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目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于2008年11月1-2日在海口联合主办了"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国际论坛.邀请部分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迟福林、常修泽、张曙光、秦晖、倪红日、曹远征、汪玉凯、汤敏、左小蕾、沃尔夫刚*S*库恩等就"新阶段改革的趋势与目标"、"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新阶段的市场化改革"、"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等当前改革最突出、最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辩论.此次研讨对于我们思索今后的改革之路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亦由高位理性回归。在国际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正在显现。但危机中也蕴涵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此宁波应抓住机遇并化解危险,大力促进投资增长,全力推动产业升级,深入实施改革创新,率先在全国同类城市中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后危机时代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远东地区成为俄罗斯唯一一个实现经济增长的联邦区,该地区自身的经济特点成为其避免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因素。在俄罗斯经济逐渐摆脱危机进入后危机发展时代的情况下,地区长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创新经济成为后危机时代远东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不断加深,到2008年演化成金融海啸,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是全球经济的一次大规模周期性调整,世界经济版图面临着新的重组。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并以各种形式和新的特点表现出来。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必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金融危机下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化解贸易危机和贸易摩擦,保持贸易大国的良好形象,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干预,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有所发展。但是,个别国家和地区再一次陷入经济发展的低谷,如迪拜、希腊等,整个世界经济并没有真正摆脱金融危机,而是进入了金融危机后的“后危机时代”。与金融危机相比,后危机时代更加变幻莫测。此背景下,探讨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国际经济形势在经济危机下变得扑朔迷离。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临,国际经济逐渐回暖。从世界并购史可以看出,大型的并购都先于经济复苏兴起,在这一特殊时期,国内并购浪潮再次袭来。认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并购整合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