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粮油实行了近40年的统购统销政策,居民购粮靠计划分配,质量国家包,品种国家定,价格国家管,因而消费者买粮没有挑选余地,不用费心,也没必要掌握多少粮油商品知识。粮价放开后,粮油商品走向市场,多渠道经营带来了粮油市场的繁荣,色彩纷呈的粮油商品给了消费者充分的选择余地。但由于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王永评 《南都学坛》2003,23(2):121-122
<正> 一、品牌与消费者心理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品牌往往是消费者识别商品的标志,也是使商品流通渠道顺畅的保证。因此,企业要充分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品牌心理,这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促进商品流通,并使消费者对商品更满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消费者的品牌意象 消费者的品牌意象,即一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以及加之于消费者的一切特性和信念。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各种各样促销活动的影响,由此可能会对特定品牌产生认识、评价和信念,尤其通过使用该产品,加深对该品牌的印象。在此基础上,个体的需要、期望、态度、价值观、情感等,很自然地投射到该商品上,形成消费者的品牌意象。例如,轿车中“红旗”品脾,使消费者联想到我国的开国领袖们、天安门或新华门,联想到民族工业、黑色的较长的车体、鲜艳的小红  相似文献   

3.
黄锦杰 《社区》2012,(12):27-27
“如果买到有问题的商品可有地方说理了!”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居民李大爷看着社区工作人员手中的消费者投诉站牌子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4.
“迷惘的一代”是一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流派中的成员经历过战争的创伤,渴望寻求理想生活,他 们对美国的社会现实感到焦虑,选择了逃回欧洲去,在此过程中经受历练,获得对艺术和生命的真知。卡伦.霍尼在精神分析 方面的研究恰好科学地说明了这一过程。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在诠释“迷惘的一代”这段经历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中,从希望占有自己能买到的一切商品,到选择购买最适用、最满意的商品,又发展为何时使用都能买到理想的商品,而今的消费者又在掂量着买回商品的所有权呢,还是买回商品的使用权呢?消费观念发展与变化的曲线,使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行业——租赁...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消费者协会获悉,“健康·维权”成为2005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年主题。这是我国自1999年后再次锁定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年主题“健康”指的是生命健康权,既包括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也包括消费者的心理健康。据悉,今年,消协部门将加强与消费者生命安全健康权有关的商品和服务的比较试验,范围涉及消费者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调味罐子,以及与消费者身心健康有关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等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并连续几年开展“三·一五”消费者权益保障日活动。这些法律、法规和活动,对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漫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打假”已成为现今人民群众关心的一大焦点。但明文规定的法令、法规和声势浩大的“打假”活动,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状态具有极大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木制一次性筷子等商品开始征收消费税,由此引发出对当前中国“物质设计”占主导现状的再次思考。分析其原因,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出消费者的“非物质消费文化”和“绿色消费文化”的观念,以此引导国内设计摆脱“物质设计”占主导的现状,从而使“非物质设计”和“绿色设计”在国内能真正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生活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消费者由于不太了解有关商品实施“三包”的有关时间规定,往往无意中错过了与商家交涉的时机,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对部分商品实施“三包”在时间上有如下的规定: 1.“7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 2.“15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若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对炫耀性商品的消费动机与一般消费品有很大不同,现有消费者行为理论未对炫耀性消费动机给出恰当的解释,更缺乏对特定群体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系统研究。鉴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独生代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三维因子结构。包括“面子”动机、自我享乐动机和追求独特动机。  相似文献   

11.
选取苹果迷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苹果迷群体利用苹果产品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并在“领地”里进行生产活动,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迷身份”.在科学技术异常发达的当下,苹果迷作为科技消费者创造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作为商品消费者,苹果迷与大众文化工业具有“收编”与“反收编”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2.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消费主人公和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物的价值已不再取决于其本身能否满足人的需求或具有使用价值,而是取决于作为交换体系中消费者的身份符号的价值。而《夜色温柔》的消费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社会低阶层成员被“物化”,成为高一阶层消费者购买、甚至浪费的商品;另一方面,社会高阶层成员的消费选择往往成为努力获得“晋升符号”以向高级阶层靠拢的社会低阶层成员效仿的对象。总而言之,《夜色温柔》中的主要人物都陷于消费陷阱中,陷入对物的符号价值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中,而丧失了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展现的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主要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丛然滋 《社区》2013,(4):31
消费养老若说是一种养老模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消费模式。因为消费养老是消费者在购买某企业商品后,企业将所得利润按比例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可将这些返还利润视作自己的养老基金。和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这种消费养老模式下,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总会得到一些超出预期的收益,对此持欢迎的态度,另一方面,供应商得到大规模的订单,不仅使得他们扩大了市场,而且由于商品是由他们直接供应给消费者,会大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消法》第二次修正案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施行,新法涉及了网购等新型消费领域,赋予消费者就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规定了网购平台“先行赔付”义务,同时,对于网购信息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维权制度创新,新法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在新型消费领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对消费品的取得都是通过市场的商品交携来实现的,也是通过市场来反映的。因此,在市场交换关系的总体中,消费者及其需求是市场经营活动的中心。研究市场消费需求,对于企业科学地组织经营活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市场消费需求,是指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人们对商品及劳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营销理论的深入探讨,对消费行为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必要性。市场调查市场定位,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包装设计,产品促销,广告设计及推销谈判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对消费行为的把握。 (一)价格与消费行为 价格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降价达30%时顾客才会感觉到优惠,并会产生购买行为(在可买与不可买时,特别是过季商品);当涨价达到30%以上时会让顾客感到太贵了,许多“精品店”以精品为名暴利宰客,最终被消费者所抛弃。集市自  相似文献   

17.
白丹丹 《南都学坛》2010,30(4):138-139
一战的爆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为重要的是心灵上难以抚平的痛苦。许多曾经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目睹了战争的血腥之后,开始对眼前的社会感到迷惘不安,于是战后的西方文坛出现了“迷惘的一代”。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便是其中领军人物。她的小说以意识流著称,作品中流动的意识背后所隐藏的便是浓浓的迷惘与探寻。在《达洛卫夫人》中,这种迷惘与探寻具体体现在人生、宗教以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掌握金融知识,充分比较。金融产品并非实体性的物质,消费者很难得到直观的认识,如果只简单地从产品名称来辨别就可能会产生偏差。如同样都是银行卡,建行称龙卡、中行称长城卡,而光大银行是阳光卡;再如“汇款直通车”与“速汇通”基本上是一回事。所以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特别是较为陌生的创新产品一定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做出选择。其次,长期性的金融消费一定要选择有连续配套服务的银行,随着房产市场的不断升温,已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了住房金融消费领域,而且在目前的消费信贷产品中,住房按揭贷款无疑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种贷…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也会产生上述过程的心理变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要对商品的品质和属性有准确的了解和认识,这需要经历』动理活动的初级阶段,即认识过程;在对商品有了认识之后,就会产生相应…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广义上说消费者既包括商品的使用者,又包括商品的购买者和需求者。消费者既是消费的主体,也是消费的受体。做为消费品的商品、社会的消费倾向、消费舆论、消费方式、消费需求结构等等,都不能脱离消费者产生和存在。商业工作的地位、职能、作用,决定了它必须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来满足消费者对于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决定了那些与商业经营活动有关的领域中的应用科学,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