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知识表示的角度看DRT与一阶谓词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RT是一种自然语言逻辑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知识表示方法。作为知识表示方法,DRT不仅能够刻画一阶谓词逻辑所能够刻画的自然语句,还能够刻画一阶谓词逻辑所不能处理的很多语言现象。这说明,DRT较之一阶谓词逻辑而言有更强的刻画效力。  相似文献   

2.
张力锋 《学术界》2023,(3):162-169
作为知识获取的一种方式,反事实推演要求认知者具有相当娴熟、准确的概念运用技能,经验要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同于促进和直接证据的角色;即令先验认识也需经验要素的促进作用,方能理解知识内容,进而判定其为真,后验认识则需要当下或过往的感知经验作为直接证据,以判定知识内容的真实性。鉴于此,反事实推演被视作扶手椅知识的典型获取方式。可以在语义上证明一个模态语句逻辑等价于另一个以虚拟条件句为主要部件的语句,所谓的反可能条件句反例不构成逻辑还原的障碍;但模态知识不能因此就归结为以反事实推演为主体的认识过程,反事实条件命题的必然性分析表明它们的认识必须诉诸某些先验模态原则,因而反事实推演的模态认识论方案并未获得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在重新认识哲学知识的特点。人们讨论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甚至是一门享有特权的科学对吗? 哲学知识无疑与科学知识有相似的特点。从逻辑学意义上说,人们认为一般知识概念具有的特性,哲学知识都有。哲学知识也像科学知识一样,以某种方式反映现实。它为那些受过相当的教育,具有理论思维能力,精通逻辑学、智力劳动方法和“技巧”的学者所发展。哲学像科学一样,应用从抽象到具体思维的方法、公理性的和其他的认识方法。尽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立的,但是在基本原理范围内,哲学家必须像科学家那样行事;不允许产生逻辑矛盾,努力获得证据、说服力和真理。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文科学错误地把自己的认识对象和任务规定为直接为特殊的人文存在内容构造存在关联。但人文研究的合理对象是精神存在,而"本体性概念"是其逻辑表征,在本体性概念的放射性概念发展中实现对精神的完整规定,最终现实地呈现在特殊构成内容中。因此,只能向人文存在提出精神演进逻辑这种性质的问题,其解答也必然是从人文存在本身出发的逻辑分析和推理。由于本体性概念对人文存在的类型具有创立效应,所以人文知识表现为某种类型论。作为对本体性概念的实现过程的描述,同时也作为一种概念思维,人文知识必然呈现构成内容之间的有序关联和递层制约结构。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逻辑学讨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形式逻辑相关。形式逻辑本是逻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很多新的逻辑理论为自身存在的正当性所进行的辩护,都采取了否定或者质疑形式逻辑的策略。实际上衡量一个新的理论是否创新或发展了逻辑,重要的依据不是它的自我辩护方式,而是它是否首先遵循了逻辑的内在机制。逻辑学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也有其特定的研究方式,逻辑学就是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技术以产权之名被顶级公司垄断成为劳动控制与财富转移的工具,既是深度全球化时代逆全球化兴起的根源,又是人工智能时代资本增殖的方式。资本形态的知识化,使得资本能够在今天以创新知识之名而大肆控制、征用甚至是掠夺知识,使事关人类整体繁荣的应用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集中于大公司、大企业和发达国家的手中并成为经济宰制和政治支配的工具。当代西方左翼知识经济学对之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直指知识垄断的问题,其外在反思的方式虽然并不能真正解决知识垄断的问题,但却提示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在人类繁荣和历史发展的整体逻辑中深入研究其重塑资本逻辑的现实方式及其政治本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知识加速增长和极度繁荣的今天真正推进知识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7.
从经验要素、逻辑要素、实用要素等方面理解知识,是传统知识论的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权力要素引入知识领域,是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等学科或思潮的自发要求,也是后现代主义知识论的核心议题.权力作为知识的构成要素意味着,在当代知识社会,权力与知识彼此日益渗透和融合,甚至权力已成为知识的一部分.这表现在知识内部的权力博弈、知识与社会的权力互动以及知识与国际的权力对抗.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而我们需要对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以文献研究的方法回顾中间组织和知识链的单体研究,以逻辑演绎和逻辑推理梳理出中间组织知识链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研究范式,由此提出了中间组织知识链的概念,并力图揭示中间组织知识链的形成原因,以期对中间组织知识链的研究做出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架构,找出中间组织知识链的共性和本质属性。以满足知识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知识型社交短视频的发展凸显媒介与社会的互构关系意义。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知识社会学"肯定知识的社会认知作用,为"媒介"作为"知识型"与"社会"间的互动机制提供阐释路径。一方面,知识通过经验解释获得信念、塑造认知;另一方面,知识作为社会成因之一,在媒介社会化语境下重建知识—行为逻辑。从"知识成因""知识来源""知识效度"的分析框架看,当前以知识型社交短视频为样本的媒介化知识,凭借技术可供的物质性主导知识成因,在"知识效度"上追求"相对性"社会认知和社群维护,彰显媒介知识—社会互构关系转型。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知识能力是制约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是打破知识能力瓶颈的重要措施,但西部地区尚无法承受巨额的知识创造成本,也不具备知识创造所需的高端人才,因此,知识获取成为西部地区增强知识能力的首要选择。而要获取知识,首先需要树立大科普思想,加强科普与教育、培训的结合,促进科技交流合作,同时要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增加科普投入,落实基本公共科技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欣  郭蕊 《兰州学刊》2006,(11):153-155
组织学习是双刃剑,一方面组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升组织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如组织不能甄别无价值的知识,不善于遗忘固有知识,也可能形成竞争力的刚性。面对这一管理悖论,组织遗忘管理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组织遗忘的概念和遗忘管理的四种模式,然后按照知识管理的四个核心流程系统分析了知识管理中的组织遗忘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策略。组织须在学习中学会遗忘,才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从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时代,简单地把现时代谓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观点缺乏合理性.人类诞生以后,就一直是在知识化生存.但囿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相对低下,知识在人类过去的生存中发挥的作用不很突出;把现时代谓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说法,只不过凸现出知识在人类生存中所具有的作用更加重要而已.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先天综合知识在西方哲学史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这种先天综合知识旨在给人类的认识提供有效的基础,并最终建立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但这种愿望注定是渺茫的,这是因为,康德以之为典范的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所面临的挑战表明,它们称得上先天综合知识的可信度是非常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把形而上学当作科学对待,而只是把它看作帮助理性人走出困惑以获得心灵的平静的人生态度,形而上学的魅力也不会减弱。我们无须担心众说纷纭的形而上学讨论,因为这恰恰是哲学“爱智慧”本性之体现。  相似文献   

15.
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度”及其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及其转化程度直接影响创新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创新结果。网络中知识转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知识转移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而一旦限制性因素被突破,则知识转移又表现为其他特征,例如知识转移速度加快、知识转移范围扩大等。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度",指网络成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或者在内外条件约束下,知识转移活动所能达到的程度。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接受组织的吸收能力、知识的显性度、各种智力资本的复杂性以及知识转移背景的相似性等方面左右了知识转移的广度、速度和深度。作为知识产品的科技成果,其可转移性的高低是影响转化的根本因素。为加快中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必须改进现有的高校科研导向、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提高高校科研人员开展面向产业化研究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中,哲学家们倾向于把主体和客体理解为他们各自规范的知识观念所要求的必要功能。在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中,自然和客体知识的可能性问题受到主要讨论,但没有明确地思考主体问题。近现代主体观的兴起所依赖的个体观念只是在后来的基督教思想中才进入哲学传统。以个体观念为先决条件的个体责任的观念已然现身于奥古斯丁的著作中。奥古斯丁对自我的直接诉求,天才般地开启了笛卡尔的"我思"观念的源头。由此形成的笛卡尔的知识主体,是一个抽象的认识论的假定,一个消极的旁观者。康德有限度地追随了笛卡尔的主体观念,但把笛卡尔的作为消极的旁观者的主体改造成了积极的行动者。康德在知识观上的这种"哥白尼式的"革命,构成了随后德国唯心主义主体观的基础。整体上看,康德之后的主体观存在着一种越来越向笛卡尔的主体观和古希腊的主体观隐退的明显倾向,及至海德格尔后期和后结构主义,这种倾向最终导致了向古希腊知识主体的全面回归。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将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以及知识经济中的创新特征等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推动着人的诸方面要素的不断发展 ;人的发展又是知识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 ,知识经济需要大批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努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提倡和崇尚学习 ,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就成为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 ,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也会为人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和负面效应 ,要求我们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入剖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校应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它指涉着“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在考察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阐明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诸方案之得失,并简略地阐述解答此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浅析知识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它的理解 ,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了重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能否在工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形下发展知识经济 ?怎么样发展知识经济 ,必须也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