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汉语里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种类繁多,根据语言的三要素,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前两种易消除,对于语法歧义,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诗歌中除了少量语法歧义句,还有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歧义句。句法歧义句对诗句结构的分析有可能不同,但在意义理解上没有明显不同。五言诗中,仅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判定首二字结构及其与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有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导致语法歧义或句法歧义。上述语法歧义和句法歧义概念,与诗歌批评中所讨论的歧义问题分属不同层面,无法为后者提供例证。受到汉语结构和五、七言诗形式的限制,汉语诗句也是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歧义成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的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根源,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汉语歧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的突出表现,对"同一形式多种表达"的考察,更能深化人们对汉语的认识。歧义有着众多的成因,亦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本文尝试对歧义的类型、歧义消除的方法、歧义问题研究的意义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歧义现象随处可见,但就目前我们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所作的研究来说,工作做的还不够,本文拟从字面义与蕴涵义这个角度来探讨汉语中另一种歧义现象,同时对这种歧义形成的成因及消除手段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词语境中汉语歧义词多个意义的加工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实验利用词语境,分别探讨汉语同形歧义词(homographs)和同音歧义词(homophones)多个意义的加工过程。实验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被试为128名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实验结果表明:(1)语境词可以提高汉语同形歧义词与语境一致的次要意义的激活水平。(2)在汉语同音歧义词多个意义的加工过程中,语境词既可以抑制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即阻止其激活;也可以促进同音歧义词适当意义的激活。(3)歧义词相对意义频率对汉语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多个意义的加工过程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①一文中,从句法歧义的性质,歧义句式的分化,到“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②举例分析,对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演绎论证,这种论证使我们对歧义现象的性质,及其分化与不能分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下面仅就歧义现象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因素的差异来分析歧义现象的实质。歧义现象的外在形式是指词、词组、句子等形成歧义的表现方式,它表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本文在这里对汉语歧义现象的表现形式作如此的界定,目的是为了廓清作为语言构…  相似文献   

8.
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涉及代词时会出现歧义;歧义是VP省略结构的重要特征。包含VP省略的汉语并列句与关系小句,显示的歧义特征基本相同:当VP省略结构包含一个代词时,有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当VP省略结构舍有多个代词时,除了严格意义与松散意义外,还有混合意义,但对混合释义有限制。这两种歧义表明汉语VP省略结构与英语VP省略结构一样,呈现两个特征: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及删除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首先通过歧义与模糊、笼统的对比,说明什么是歧义。然后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的根源,把歧义分为语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最后,主要从语音、语法、语义、上下文、环境五个方面论述了消除歧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元语言否定到底是否如Horn所言为否定的歧义?汉语元语言否定要用"不是",这似乎从跨语言的角度证实了Horn的歧义说,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通过对汉语元语言否定的考察,发现"不是"并非汉语元语言否定特有的形式标记,"是"在此只不过是一个焦点标记.这证明Horn的元语言否定歧义论有问题,元语言否定不存在专门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1.
歧义结构在汉语语法研究里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在傣语语法研究中,几乎还是空白。傣语的歧义既有词汇方面的,也有语法方面的。句法上的歧义表现为主谓结构歧义、述宾结构歧义等,加入一些相应的词是分化这些歧义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法歧义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是任何自然语言的内在特性,本文以大量典型例句就英汉语中语法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歧义和结构     
《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刊登了朱德熙先生《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以下简称《句法歧义》)一文。这篇文章运用现代语言学的一些方法探讨汉语语法上的歧义句产生的原因,用符号代表语法词类,描写  相似文献   

14.
将歧义现象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话语歧义 ,用交股模型和图式理论来分别解释词汇歧义和话语歧义的理解 ,用即时处理原则和后封闭策略来解释结构歧义的理解 ,同时讨论了英、汉语中歧义现象的理解认知过程以及歧义现象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常常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正确的表达,并由此引起种种误会.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歧义现象可分为刻意性歧义和非刻意性歧义.歧义在言语交际中的形成与消解都与语言的认知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动物+不吃了"结构的存在歧义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汉语里只有常食用肉类且整体都能被煮的小动物在"动物+不吃了"结构中充任主语时才会出现歧义。反而对于使用法语、西班牙语、乌尔都语等语种的学生来说,该结构中的主语不管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他们都理解为有歧义。不同语言词汇的差异是造成第二语言习得时产生歧义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意目的语的固有歧义外,还应了解汉语和留学生母语之间词汇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行讲解和练习。  相似文献   

17.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 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 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 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9.
汉日歧义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日语在语音、语义、句法、语用四个平面上的歧义现象的对比分析 ,阐述了汉日语歧义式的种种差异和关联 ,为语言歧义式的机器编码和翻译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