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谢沛善 《学术论坛》2007,30(9):89-93
金融集聚及其效应的影响导致金融中心的产生.构建泛北部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成效的战略抉择.但其约束性条件也是明显的.文章提出了构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满足区域发展资金需求为特征的区域性筹资型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内培外引,加快金融机构集聚速度;整合资源,构筑完善的市场体系;推进金融创新,吸引金融资源集聚;注重区域性金融生态建设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 ,从而有力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南京作为我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近年来金融业蓬勃发展颇具规模 ,为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良好基础。在实施沿江经济发展战略之际 ,南京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将为南京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南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 ,加快实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南京的金融业 ,努力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本文拟对南京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义、条件和具体推进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从社会融资规模、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金融发展态势,并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2015年西南六省区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由金融规模相对重要向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相对重要变化,金融发展开始从重视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注重效率提升的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西南地区区域内金融发展不均衡、差异明显,金融发展水平受制于经济基础条件。应建立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注重金融效率的提高,加强区域金融发展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遵从区域性金融中心成长的一般规律 ,从经济容量、资本供给、交易成本、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对济南市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进行了普遍性分析 ,并就金融体系、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安全、金融开放等五个方面对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水平作基本评价 ,提出实施构建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产业、功能、组织、环境、服务等六个创新  相似文献   

5.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是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窗口”“试验田”作用、构建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国家战略所需,也是以金融开放创设跨区域合作典范、以制度协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湾区所向。本文基于金融地理及金融功能研究视角,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倒逼金融要素向周边地区转移、社会分工理论推动周边区域金融活动专业化、多核心理论推进金融中心协同发展并渐进演化为国际金融枢纽等维度,分析国际金融枢纽的形成机理。同时,在对世界湾区城市金融发展模式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金融枢纽的战略构想,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体布局中找准自身定位,遵循“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枢纽”的发展轨迹,以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为动力源,以对外开放和协同联动为突破口,以综合嵌入和生态网络为支撑点,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金融板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近代经历过自由市场型和垄断型两种金融制度模式。二者的基本功能特征很不相同 ,表现在政府作用的大小、有无中央银行制度等多方面。自由市场型金融制度推进速度慢 ,而其市场定位精细 ,金融业的首创性强 ;垄断型金融制度的推进速度快、力度大 ,但其“变革”仅具形式意义。在自由市场制度下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平行”的 ;而在垄断制度下 ,经济仰赖金融 ,而金融则操诸政府之手 ,金融市场不再具有自发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完善金融立法建设和推进政府金融规制改革,以此引领和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已成为理论界和金融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借鉴演化经济理论分析政府金融规制的生成、演化、“基因”影响和体系形成过程,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对目前中国政府金融规制体系和特征进行归纳;针对政府金融规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本文提出统一政府金融规制机构设置的观点,在构建“双参与”和“双评估”流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制目标”和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机理,说明了评估流程设计对于政府金融规制效果起到修正和改进之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泉  罗哲 《兰州学刊》2007,(12):62-64,19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机制的内在推动,甘肃因诸多条件制约而长期存在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化发育程度缓慢、信贷投放增速偏低、金融资源布局不合理、信贷资金配置不平衡、融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基于兰州建设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文章通过重新思考和定位兰州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提出推动兰州创建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为甘肃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最终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9,(4):43-46
由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陈伯君、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邓立新完成的研究课题《深入推进“全域成都”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功能区划分的“两个全覆盖”与财政体制改革》。基于全省发展整体战略部署和经国务院批复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对成都的定位和目标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双碳”目标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作为赋能“双碳”目标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凭借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生态普惠效应,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重塑生活生态空间创造更多可能性,进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然而,当前三大产业仍具有较大碳减排空间,亟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我国应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坚持“数字化+低碳化”发展路线,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把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引导现代服务业绿色转型。在政策措施层面,应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治理赋能多维降碳发展;大力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以金融科技缓解碳减排融资约束;稳妥推动碳市场体系建设,以技术手段助力碳排放权交易。  相似文献   

11.
李延军  金浩 《河北学刊》2007,27(2):243-246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城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本文从金融体系功能的角度探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托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理论,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并针对金融业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各类金融活动参与者共同维护金融秩序、推进金融发展的制度安排和相互关系;依法治理、市场决定、双向开放、风险可控、权责明晰是衡量我国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五项基本标准。当前,我国金融治理缺乏顶层设计和立法框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治理格局,监管职责和监管协调有待改进,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应发挥中长期规划立法在完善国家金融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我国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决定作用,完善国家金融治理体系的评估及改进机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金融安全网,制定我国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目前,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供给趋同以及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兴起已成为推动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同时,区位禀赋约束、国家和地方对金融的控制以及西部农业的弱质性则构成了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作者据此提出了以回归和强化正式金融机构的 功能、赋予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地位作为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以及经济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问的功能协调。上海区县功能定位问题的考虑,应该突破旧地区主义的思维约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跳出上海布局上海,形成外向内联的总体格局。整体功能定位于:依托长三角,面向全世界,合力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中心城区的能级提升是核心,应该放在首位;浦东-南汇地区着力构筑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前沿阵地,开拓发展,示范带动,全面体现“继续走在全国发展前列”的排头兵功能;郊区五县是产业拓展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重,西连长三角,南拓杭州湾; 崇明三岛是生态涵养区,提供战略后备空间,同时打通北上通道。整个格局是“东引西联,南拓北通,中心崛起,形成合力”。近期抓WTO后过渡期结束的机遇,加快引进服务业外资;中期关注“两岸三通”和人民币自由兑换,重点落实自由港政策;远期在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基础上有效建成真正意义的“一都市、四中心”。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区域内地方政府问的财税政策从传统的财税竞争转向财税合作。政府间财税合作成为合作机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间财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要从建立合理的区域税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区域共同财政、区域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区域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入手。地方政府间财税合作的有效实施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宁夏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入手,分析了宁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阻隔因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战略选择无疑是改善宁夏金融生态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杨彦龙 《西部论坛》2018,(2):116-124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以金融稳定为目标,标准的制定主要反映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其复杂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但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且阻碍了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监管必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以顺应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国际金融监管要突破金融稳定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追求金融稳定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要通过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可在数字金融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有效管控金融科技和创新产品(服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部崛起的战略产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可以通过战略产业的优选与发展得以实现。正是基于此认识,本文运用了区域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借鉴了Weaver-Thomas模型对中部崛起的战略产业进行了优选,以此来促进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绿色金融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勋 《兰州学刊》2009,(8):141-146
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金融机构如何实施绿色金融战略是我国当前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从法律上而言,我们应当在考察与借鉴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合理的绿色金融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