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所载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颇有参改价值。过去,人们一般从史和诗的角度,对此书作过研究。我这次从谚语的角度,研读了全书,钩取了不少宝贵资料,并作了一点粗浅的探讨,扎记如下: (一)记《老学庵笔记》卷四,涉及一些诗句向谚语转化的问题。作者说:“今世所道俗语,多唐以来人诗。”接着举了十一位诗人的十二句诗,以作例证。如韩愈的“何人更向  相似文献   

2.
《老学庵笔记》描写了当时共同语语音共时演变的语言现象,为后人研究语音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就词汇而言,《老学庵笔记》不仅记载了宋时各地的方言词语,对部分词语的理据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记载了许多俗语,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为词汇史的研究、辞书的编纂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语法方面来看,《老学庵笔记》记载了新出现的量词,数词"一"的省略和名词词缀"子"和"头",体现了宋时语法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老学庵笔记》中的诗论,加以爬梳和类辑,并将其放在陆游整个的文艺思想中去加以考察,认为这些诗论的主要点是:(一)作为爱国诗人,陆游论诗,注重思想内容,主张写诗要紧密联系时事,特别强调抒写“爱君忧国之意”。这是他现实主义诗论的核心。(二)陆游的现实主义诗  相似文献   

4.
清代福建名人梁章钜是位丰产笔记作家,其笔记内容无所拘束,涉及面甚广,对于了解历史、了解社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一个重要史源。本文着重评介了其中的《南省公余录》、《退庵随笔》《归田琐记》、《浪迹丛谈》三种、《枢垣记略》共七种笔记著作。文章充分肯定了其笔记著述的成就,认为应给以文化史上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陆游,字务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1210年卒,年八十六。宋孝宗时,曾为枢密院编修,后出知夔严二州。范成大帅蜀,尝奏为参议官。晚年领祠禄。最后家居。所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他生当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时代,金人的势力,节节进迫,而南宋的政权,却掌握  相似文献   

6.
按:傅山手批《老学庵笔记》,藏人民日报图书馆。现将文中批注录出,封面及书眉有章节内容提要,所书皆重复书中人名或史事,省略未录。封面录赵元镇语:“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又评曰:“毛德昭喜大骂,剧谈,最可笑。”  相似文献   

7.
傅山手批明版《老学庵笔记》,是一部十分难得的珍品,现藏人民日报图书馆,闻系抗日将军马占山所赠。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同志和图书馆馆长谢兴尧先生,对此书均甚重视,常在一起摩挲鉴赏。书中朱批墨注,琳琅满纸,虽多系只言片语,但对研究傅山的思想情操以及读书治学精神,却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李白诗歌的研究者,在李诗的艺术风格上,一向只注重狂傲、豪放、雄健、飘逸一面。仅此而言,便多有偏颇,如果再推及他大量的闺事闺情诗歌所形成的缠绵悱恻,愁怨哀绝的格调来说,则更是不能概括其人其诗,难免以偏盖全,失之子羽。在对李诗内容的研究上,有更甚于此者,诸如千余年来,所发生的“抑李扬杜”的那桩公案,其症结之处,便也出现在这闺事闺情篇的评价上。按藉而察,在宋人的诗话中,如惠洪的《冷斋夜话》、张戒的《岁寒堂诗话》、陈善的《扪虱新话》、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以及清人吴景旭的《历代诗话》等著作,  相似文献   

9.
皮日休(约公元833-884年),唐代襄阳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一位献身于农民革命战争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封建阶级官修史书《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未给皮日休立传.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试图通过否认皮日休参加过唐末农民起义的事实来"抬高"皮日休的地位,但并不为人所信服.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除继续谴责皮日休"从贼"外,在学术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认为《皮子文薮》中"书序论辩诸作,亦多能原本经术,……不得仅以词章目之."李松寿《重刊宋本文薮序》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六月十八日、十九日在南京联合行施耐庵文物史料辨证会。刘冬同志首先介绍了苏州博物馆藏《顾丹午笔记》关于施耐庵条目的内容,指出:这份材料最值得注意之点有三:①它是苏州人的笔记;②它是国内所发现的最早关于施耐庵与刘基关系的笔记资料;③顾丹午为乾隆时人。亦可能为雍乾间人。笔记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11.
《文选》自问世以后,曾迭经盛衰,其中最受人们重视的时期莫过于唐宋和清代。但这两个时代《文选》盛行的背景及其所强调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唐宋人看重《文选》是因为当时朝廷以诗赋取士,所以人们大抵以此为学习写作的范本,偏重“辞章之学”,故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谚(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在这种风气下,读者对书中的名物训诂、典故出处未必很注意,但求略知大意就够了。这种心态在吕延柞《进五臣集注文选表》和当时高力士所宣唐玄宗的口敕中都表现得很清楚。清代《文选》学的复兴,其情况则与之迥异。当时治选学的人,大…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元区别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为四等,待遇不齐,此自系就统治者阶层间言之。蒙古乃元之统治民族,置之首位,不须别作解释。色目一辞,首见钱易《南部新书》,所谓姓氏希僻(参锡缜:《(彳曰夂)(彳句夂)轩随笔》色目条)。又按:王銍《默记》(卷中):刘琯弃官跣足走灭下访母,行次汝海间地名彭坡者,遇目者指示之,果然效验,事定,因访目者而莫见也。问于村中,亦曰未尝见此色目人,云云。是此称呼已泛用于宋人矣。迄于元代,乃谓各色名目汉人地位高于南人而低于女真契丹,金已如此。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予与尹少稷同作密院编  相似文献   

14.
纪德君 《社会科学》2003,3(8):112-117
《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等“通鉴”类史书 ,可以说是中国长篇讲史小说的前源或母体。宋元讲史 ,讲述的就是“《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明清历史演义在题材内容、编撰思想、章回体式、叙事结构及战争描写等方面 ,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通鉴”类史书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既与宋元以来“通鉴”类史书的普遍流行和通俗历史教育的普及有关 ,同时更与小说艺术的自身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认识到这一点 ,才庶几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长篇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发生、发展的某些历史规律 ,理解其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 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部长篇也许永远是个梦想,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我的梦想的长篇记录,怕这务虚的梦想在记忆中走漏,所以先做这务实的备忘,但也有可能,这就是那部梦想的长篇——《务虚笔记》的局部。” 史铁生是诚实的。 史铁生还是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对以往所写的小说有着或明或暗的引用,有个别章节引用的篇幅还相当大。仅在《生日》一节中便引用了《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钟声》、《礼拜日》、《奶奶的星星》中的情节。这种写法容易给人这样的感觉:史铁生的《务虚笔记》是他以往其他小说的综合。正是这种阅读感觉使我对史铁生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沈括,字存中,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在世六十五岁。《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客居京口梦溪时期撰写编定的。《笔谈》的最初刻本当是三十卷本,内容也比今本要多。这一点可从南宋初年江少虞编的《皇朝事实类苑》和明朝万历年间华亭陈继儒、秀水沈德先辑刻的汇秘笈本《补笔谈》加  相似文献   

17.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此书明刊本与讷庵本《中原音韵》比较,有三条显著特征:一、东钟等八韵有30处53个字注“收”,二、平声分“阴”“阳”“阴阳”,三、字数少。分析、解释上述三条,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西湖七月半》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著名作品,收在他的《陶庵梦忆》里。张岱的散文,继承了在明万历年间崛起的公安派、竟陵派之长,又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格调清越,描写生动,造句新奇。祁豸佳在为张岱的《西湖梦寻》所写的序中说:“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所写的笔记,写了他昔日生活中一些琐事的回忆,寄托了他追念乡土和故国的感情,流露了他对清朝统治的不满。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6,(9):51-58
本文针对叶志坚先生《也谈柯瓦列夫斯基笔记主题》一文的质疑进行了详细回应,为《柯瓦列夫斯基笔记主题新探》的学术观点做了有力的辩护。本文重申,马克思晚年所作的"柯瓦列夫斯基笔记",其主题并非探讨"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未来前景问题",而是探索"原始社会、文明起源问题"。澄清这一点,有助于合理认识该笔记的学术价值、历史地位,还原马克思晚年思想、晚年探索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苏轼在词的发展进程上作出了空前绝后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在创作中,他对于部分词牌的句读、字数多少和各字的平仄不是一味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且善于灵活变通,例子见后文。对此,人们给予了肯定。但人们在语言表述上,用词混乱,修辞有欠严谨。有人说:苏轼“为了充分表达意境,有时还突破了音律上的束缚。”(见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册57页)这里用了“音律”一词。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陆游说苏词部分不合声律。也有人说苏词的这种现象是不合“格律”,如:“苏轼写词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