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提出: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修正以后的新的三分期理论,不仅在“青铜器时代”之前增加一个“陶器时代”(Povcery Age),而且要把“石器时代”改为“木一石器时代”(Wood—Stone Age)。本文着重阐述“木石复合工具”。在史前史三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原始社会的先民最初是将木器与石器并用,后来发展到同一件工具上同时采用石质与木质材料,成为木石复合工具。人类进化到智人(现代人)以后的几万年间,“木石复合工具”起了重大历史作用。远古从来没有过一个只单独使用木器不用石器、或者只单独使用石器而不用木器的历史时代。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应该修正为“木一石器时代”(代替过去所谓“旧石器与中石器时代”),加上“陶器时代”(代替过去所谓“新石器时代”)。总之,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紧接着是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生物进化史上,黑猩猩就开始能利用树枝和石块制作简易的工具。此后,能人与猿人(直立人)都会同时使用单一的木质工具和石质工具,如木棒、手斧等,这是“木器和石器并用”时期。到现代人(晚期智人即新人)时期,开始发明“木石复合工具”——木柄石斧、投枪、木柄镰、弓箭、石网坠渔网、细石器镶嵌复合器等。弓箭这一远射程狩猎和战斗工具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晚期智人即新人又发明了用石燧、木燧摩擦取火的技术。这些都表明新人的智力发生了飞跃突变,加速了氏族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作者建议用术语“木一石器时代的木石并用时期”代替旧石器时期(Palaeolithic Period),表示人类进化的能人与猿人(直立人)阶段;而用“木-石器时代的木石复合工具时期”代替中石器和细石器时期(Mesolithic and microlithic periods),表示人类进化的现代人(晚期智人即新人)阶段。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史前"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和耜。"农业革命"时期,农具的种类分为农耕用具、收割用具和加工用具三类。农耕类有耒、耜、锄、铲等;收割类有刀、至、镰、柌等;加工类有杵、臼、柫等,有些是木制,有些是石制,而大多演化为木石复合工具。在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了一批留存在远古土层中的木制农具的痕迹,而且,近年来出土了远古农具耒耜等考古实物。民族学调查也为研究远古农具耒耜等提供了许多旁证资料。考古发掘出的磨制石器刀、斧和斤(斫、斨),大多装有木柄,是古代狩猎、格斗、切割的武器,又是伐木、砍柴、斨材的工具;到"农业革命"时期,加工木石复合农具是磨制石器最基本的功能类型。此外,先民还发明了木石复合的汲水灌溉农具——桔槔等。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Stone Age)应该修正为"木石器时代"(Wood-Stone Age)。  相似文献   

4.
结绳记事·木石复合工具的绳索和穿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绳记事”是真人(晚期智人)的重要的象征符号运作,而其前提就是绳索的发明。作者由此论证了“甲骨文乙、己、午、十、廿、冬、丩,都是远古细线的象形”。绳索与磨制穿孔石的结合,构成木石复合工具的重要形式。作者考证了甲骨文里面有“索”字,而未见“绳”字;指出甲骨文“索’指大草绳或麻绳,而“绳”为后起字。穿孔石刀、穿孔石刈(镰)、投石索以及穿孔圆石等等,都是原始人在蒙昧、半开化阶段(狩猎、采集和点播时期)使用的木石复合工具。先民最初的纺织业,始于木杆石纺轮一重要的、划时代的木石复合工具之一。本文首次阐明:甲骨文“叀、尃(缚)、專、傅、轉”都表示纺轮和由此衍生的文字系列。远古礼兵器“石戊”由大型穿孔石斧发展而来,礼兵器石戊的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本文专论木石复合乐器——世纪初考古新发现的原始方孔石磬,以及圆孔石磬与绳索的关系,追溯甲骨文“磬”以及相关的“声”“壴(鼓)”“青”“南”等的字源。总之,本文首次论证了绳索和穿孔系结技术在木石复合工具和乐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明的发端什么是文明?目前一般均认为是指社会的进步状态。但文明并非从来就有的。人类是经过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才进入文明时代的。从蒙昧到野蛮,当然是历史的进步,但还不是文明。因此,研究文明应该从它的发端开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所作的摘要,描绘了一幅从蒙昧时代直到文明时代开端的发展图景,他说:“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法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该文论证了“农业革命”的主体是以木质为基本部件的“木石复合农具”,而并非单纯的“磨制新石器”。甲骨文所见的史前农具“耒、方、耜、舂、杵、振、辱”等,证实了“磨制新石器”并不是农业革命的决定因素而是辅助因素,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单纯“石器锄耕的阶段”而是“耒耜耕作”的阶段。该文首次指出:在殷商273年间的甲骨文和商周金文记录中,史前史的狩猎和采集活动以及“第一次农业革命”都有形象的刻画;而农业革命的起步四阶段:(1)火耕或“火燎杖耕”;(2)耒耜耕作(过去称为石器锄耕);(3)复合农具系列的改进阶段;(4)牛耕,在甲骨文及金文记录中也均得以形象的表现。该文对甲骨文“田、苗、邦、圃、囿、畴”等字的字源做了解读,并找到华夏最早的果木记录,讨论甲骨文和出土文物反映的人工养蚕情况。该文还对于多年来众说纷纭的“石磨盘石磨榉’做了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生活中,政策这一概念是使用得最频繁的概念之一,政策现象是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在历史上,人类在很长的时间里却是在不知政策为何物的社会中度过的。那么,政策是怎样出现的呢?摩尔根说:“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成熟于文明社会”。(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Ⅱ)政策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分期的认识,是以对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肯定的形式表达的。 摩尔根的“史前文化阶段”,是把原始社会分为蒙昧、野蛮两时期,在每个时期又各分成低、中、高级阶段。 解放后,我国学术界对此分期法提出了种种质疑,并分别提出了“二段论”、“三段论”、“四段论”、“六段论”等原始社会分期理论。近期来,更有些同志批评恩格  相似文献   

9.
<正> “文明”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有多种用法,具体说,可分下列四种情况: 一、把文明看作是一个“时代”,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阶级社会阶段。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氏族制度的解体,社会分裂为对抗的阶级,看作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恩格斯对这一思想表示赞同,并抓住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及其本质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文明时代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恩格斯在从生产的发展上概括摩尔根的分期法时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马克思在《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  相似文献   

10.
人类第一个时代"木-石器时代"可分为五期,关键是从第二期——简单的木-石结合时期,转折到第三期——"木石复合工具时期",即以弓矢为主的细石器工艺阶段。早期华夏存在着木-石混合并用的两个类型:(1)石片-刮削器类型;(2)华南尤其东南部的砾石-砍砸器类型。智人选取细石器制作复合工具,是出于生存策略的需要。欧亚细石器可分为两大技术系统:(一)以几何形细石器为特征的系统,主要分布于欧洲地中海周围及西亚和北非等地区;(二)以石叶细石器为特征的系统,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东亚、东北亚以及北美地区。农业和陶器的实现,也是延续细石器基础而成长起来的。环太平洋西海岸,和东南亚、华南、西南、越南、菲律宾等地,大量出土砾石-砍砸器的"有段、有肩"复合工具遗迹。华夏北方盛行细石器,所以多用石矢、枝干等制造弓箭;而华南、东南亚等地缺乏细石器但多产竹器,所以多用无弦的竹弓、弹丸。华夏的"竹文化"(Bamboo Culture)是一种独特的民族因素,它不仅用来制作"弓箭",还包括日用器具,如殷墟甲骨文的"竹聿筆笔筮笰箙"等,以及《说文·竹部》的"筒、笼、简、篇、符、筐、笛、竽、箫、箱、箸、管、節(节)、筑、笠"等,都说明远古"竹文化"与禮(礼)仪音乐、与书写记录、与巫师的占卜活动、与矢箭装置有密切关联。本文还论述了竹制箭矢的民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阶段,约在公元前1500万年到公元前400万年,按照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分期,属于“蒙昧时代”的前期。当时的神话极其简单,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却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当今文学的最早的源头,也是促进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苏联学者托卡列夫在《神话与神话学》一书的一条注释中说: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不是象有些学者说的那样是从来如此的,它有个发展过程。这自1861年德国人巴霍芬的《母权论》一书出版,特别是1877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出来之后,已经是确实无疑的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形式,除了荒古时代的杂乱性交之外,基本上是循着四种形态发展过来的,即:一、血缘婚制;二、蒙昧时代的群婚制;三、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制;四、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各民族的五花八门的婚姻上的“奇风异俗”,基本上都是从这四种形态的婚姻制度中变异出来的。婚姻制度在一时代中也决不是纯粹的、单一的,  相似文献   

13.
釋笏     
(一) 引言人类在石器时代所用的工具,如石刀石斧一类的东西,先是在欧洲法国境内出土的。由这种石器,可以推知原始人类社会的生活情况。而中国“石史”时代的社会情况,无人注意。因此几个帝國主义國家的地質及考古学者,提出“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謬說。直到一九二六年,法国人在陝西榆林等地,發現了古石器时代的遗物,如石鑽石刮等等多种,于是一般治歷史的,也知道中國上古社会,曾經有过石器时代的一段歷史。其实石器时代的工具,早就見于典籍里,石器的發掘,也曾著于史書上,象“笏”这种东西,就是其中的一种。只因年久流傳,情况有了改变,不容易看出它的源委。若是推究“笏”的本始,从各方面加以研究,从声音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曾有过“原始群”的提法。作为科学概念使用,“原始群”指的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人类的童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沿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史的分期时,用以比喻蒙昧时代低级阶段,指的是人类史前文化的开始时期。近几年来,有的同志把“原始群”与“人类的童年”等同起来,把在“人类的童年”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楼梦》里“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这两种说法,本文从说法、人物及宝黛钗三人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探求曹雪芹的爱情雅俗观,阐述了“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的社会根由,揭示了《红楼梦》的爱情内涵对后世的启示意义以及作者对爱情、理想、生命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6.
“在氏族制度下,民族尚未兴起”,摩尔根的这句话,中国学术界十分熟悉,它经常被引用,被认作是摩尔根论及“民族”与“氏族”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由于它和摩尔根在这个方面的总体思想是相冲突的,因此,它又引起过疑问,引起过争论。但是,通过核对《古代社会》1877年版的原文,本文发现,这句话居然是一句衍文,是《古代社会》译者所做的一句多余而错误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在跨越百万年、几乎遍及世界的木-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有大小不一的石球。木-石器时代中期,狩猎技术出现飞跃,主要表现在远距离投射的弓矢、标枪等发明。弓矢遗物大量出土,已得到历史学界的共识。但是对于"石球"的使用形态和结构功能,迄今尚留下许多疑团。由于投掷石球的木质器械(绳索、木架等)易腐朽,目前难以见到史前的实物;但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调查资料可以给我们启示,至今一些原始部落还在使用投掷石球的木石复合工具——投石索(Bolas)、投石器(Sling)等。投石索在木质绳索两端拴上石球,有单球、双球及多球投石索之分;这些是直接利用人的体力动能抛掷石头的器械类型;后来发展出了依靠重力势能或者弹性材料的弹性势能,来抛掷石头的大型木石复合武器——投石机(Catapult),这是远古遍及华夏及西亚、古波斯、古希腊罗马的一种攻城武器,中文又称为"石砲"(),可同时投掷单枚或多枚破坏性重物,如巨石等。投石机在世界兵器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直接促成了后世热兵器——火炮的产生。而最初火炮使用的铁制弹丸,仍然是球形,这与原始人的石球,力学性质一样。投石索、投石器、投石机等最早的使用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确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里说的文明,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在我国,早在易经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说,用“文明”来说明社会状况。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于“文明”概念以科学的含义,用它来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重要著作中,把全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区分为“蒙昧时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野蛮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和“文明时期”。“文明时期”以商品经济的出现、阶  相似文献   

19.
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过着戎狄游牧生活 ;另一方面已有了较发达的农业 ,进入了初级青铜时期 ,并有了相应的阶层分化和礼仪制度 ,相当于人类学上所谓的“酋邦阶段”。  相似文献   

20.
试说原始族外婚及周代“同姓不婚”与优生无关姜亦刚,贾艳红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原始人已经能够认识到近亲婚会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有意识地对这种婚配进行了抵制,这样就导致了族外婚的出现。这一观点影响十分广泛。我国学者由于受摩尔根等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