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时代签署的《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不“属于”联合国而归南极条约组织管辖。这一管理模式经受了来自联合国的挑战,但因南极条约体系所体现的宗旨和原则的合理性,以及大国政治的主导作用,《南极条约》没有受到实质性挑战,反而逐渐与联合国在南极事务方面达成了默契。南极洲与联合国的关系对中国政府的南极政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南极归来已半月有余,适逢中国人的传统新春佳节,酒酣之余,一幅幅南极美景不时在脑海萦绕,让我欲罢不能,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且备两盏淡酒。回首曾经12天的南极之旅,一帧帧美感灵动的照片跃然眼帘,夜半时分,面对喧嚣过后一片寂静的城市夜景,我总是思绪万千,充满无限感概!南极,人迹罕至的大陆,肃穆、高雅、奇幻、曼妙,雪山、冰川、动物完美和谐相融。美妙画卷,皆源于人迹罕至,鲜有外来物种的打扰与破坏,让南极保留了世界上唯一的原生态自然极致之美。蓝天碧水相连,雪山冰川辉映,呆萌的企鹅,慵懒  相似文献   

3.
2004年,澳大利亚在7个南极主权要求国中率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进入南纬60°以南——《南极条约》适用区域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1在坚持"南极主权"的前提下,澳大利亚对南极领地外大陆架与亚南极岛屿外大陆架划界问题采取了高度灵活的区分政策,在维持其南极领土主张现状的同时,又通过对《南极条约》体系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巧妙地解读与运用,确保了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不过,由此引发的相关国际法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剖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南极距离我们生活的城市很远,听说要跨越大半个地球;也听说南极最冷,那是地球上的冰点。但是,去南极并不困难,每年都会有上国际百位科考人员常驻在那里,也会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或近或远地到访南极大陆的边缘。南极奢华旅行:由欧洲探险专家Patrick Woodhead带队携手星级探险公司White Desert南极探秘之旅。星级探险公司White Desert为您提供一生仅此一次探寻南极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南极条约的管理模式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提供了舞台。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南极洲和南大洋联盟、绿色和平等主要非政府组织围绕“科学”和“环保”问题建言献策。非政府组织通过制造舆论和提供咨询影响着南极条约,与南极条约形成了既合作又排斥的二元关系。非政府组织在南极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或缺,在未来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台湾学术界有两大怪人.一位是因《丑陋的中国人》而在大陆出足风头的柏杨老先生.另一位就是我们将要介绍的李敖.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对李敖还很觉陌生.在台湾可就不一样了,"李老爷" (李敖自称)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去年台湾《读书人》杂志评选台湾十大作家,李敖名列榜首,而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学报》2014,(2):F0003-F0003
<正>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并开站。泰山站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中山站约520公里,距昆仑站715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泰山站是一座考察度夏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站,它的建成可实现部分设备在冬季无人值守情况下连续运行。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夏季露出的基岩地带不足5%。人  相似文献   

8.
鸟语花香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可说是弥足珍贵了.一片绿地,几处花草,看似平常,却几乎是城里人惟一得以与自然交流的去处.  相似文献   

9.
一部文学作品,总会有人去阅读,阅读者就是接受者.格·格林在《接受美学》一书中说:“一个作品在历史、社会的各个不同背景里有各不相同的意义结构。这一意义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作者所赐予的意义,用代码A表示,接受者所领会、所赋予的意义用代码R表示,将意义结构用S来表示,则成公式S=A+R.”①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断更新,阅读者的文化背景、个人性格和阅历有很大差异,A虽是恒量,但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在某些读者那里可能保留了一部分,在某些读者那里可能已荡然无存。R则是变量,变化范围极其广大。因此,格·格林认为,在A几乎等于0…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保护南极生态系统的国际法体系,其中就有专门针对南极旅游活动的规制。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南极保护法律体系。中国的南极立法尚不成熟,2014年6月出台的《南极考察活动行政许可管理规定》是中国首部南极立法,但是,该法的适用范围仅仅局限于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并不涉及南极旅游。近年来,中国公民赴南极旅游人数不断增加,而缺少相应的立法进行规制和管理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中国亟待出台规制南极旅游的法律法规。本文重点对中国南极旅游立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