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罗斯政治精英意识到,苏联时期积蓄的强盛国力正在缓慢消减,俄罗斯需要新的发展范式。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发展的新范式和21世纪俄罗斯恢复其强国地位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开发东部的现实有效途径是与中国开展大规模生产合作和经贸合作,其中生产合作是中俄两国合作关系中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高尖端信息技术的转让问题 ,已发展成为后冷战时期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和其在全球战略利益的首要问题之一。 1 99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第1 30 94号行政命令、新近公布的部分政府文件 ,显示着世纪末美国严控敏感出口品的外交政策之背景。美国严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高尖端信息技术扩散政策的真正意图是 :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及其在全球的战略利益 ,确保美国“统领”全球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解体之所以被称为覆亡,就是因为各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标志着苏联的终结,而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错误的民族政策,是导致各民族离开联盟的重要原因,这些民族政策导致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破坏了社会生产和国家机器的运转,撕裂了苏联社会。苏联的这些经验教训,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长达70年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对社会财产进行多次分配,除了短暂的新经济政策以外,另外两次大规模的国有化政策和私有化政策均未取得预期效果,没能够激发出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导致社会发展放缓,严重影响了苏联世界大国地位,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体验经济与顾客参与的大规模定制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验经济的到来是现代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顾客参与生产过程是体验经济时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体验经济给现代企业带来的新挑战、大规模定制的本质和未来企业间竞争焦点的变化趋势,提出了适应体验经济的生产模式就是基于顾客参与的大规模定制的新观点,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顾客参与大规模定制模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捷克斯洛伐克进入八十年代后,其经济从缓慢发展阶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要完成这一过渡,就必需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和原料、更好地掌握投资政策,使生产尖端产品的设备现代化,因此,也就必需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问题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竞争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归结为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优势和以质量差别为主的差异性优势。在新时期,为适应竞争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精益生产模式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灵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在中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努力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旨在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实现两种优势的结合,是21世纪企业竞争理论的新前沿。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化企业--大规模定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国际关系多极化,消费多样化和个性化,经营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科学和信息技术引发的全新经营革命,促使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规模定制运行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探讨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的方法、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1949年6月,刘少奇率团成功访问苏联,揭开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新的一页,为中苏两国结盟作了必要准备,为新中国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争取到了有力外援。战后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刘少奇的个人禀赋以及他在访问过程中外交技巧的恰当应用,是此次访苏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西方许多和平运动的支持者认为,苏联应当通过单方面裁军为美国树立一个范例。他们希望美国也这样做,从而为迅速、全面的裁军扫清道路。许多西欧的反战积极分子还再三地保证:要是华盛顿当局和北约拒绝这样做,他们将以大规模的行动来迫使美国及北约仿效苏联,从而结束军备竞赛。那么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证明了什么呢?以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第一个大规模生产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省长期以来质源单一、组合单一已成为发展杂交水稻的一个限制因子。选育新三系,配制高产、抗病、早熟、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实为当务之急。从1977年以来我们承担了水稻新三系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课题,已选育出了几个新质源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并开始投产。现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毕生致力于新社会建设。晚年的他耗尽精力,努力构建这一新社会。毛泽东新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古代公正平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观以及苏联建设成就及其经验等。实践中,毛泽东倾心打造的新社会是: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极力追求完全公平公正及倾心营造消费品平等分配。毛泽东晚年新社会的构建陷入了误区,主要表现为:决心超出可能、追求超出实现及理想带着空想。  相似文献   

13.
近一时期苏联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快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所谓苏联近一时期的经济改革,主要指的是由安德罗波夫开始,又由契尔年科大体上继承下来,而且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戈尔巴乔夫准备继续搞下去的经济改革。严格说来,安德罗波夫当政后,确实不过是继续执行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提出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生产集约化的苏联经济战略方针服务的各项措施。但是,安德罗波夫在经济上确实抓得比较紧,例如,在他执政时期,准备着手搞大规模的经济试验以及大力推行了作业队劳动组织形式和报酬形式等等。因此,安德罗波夫执政十五个月,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苏联工业生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高举列宁的伟大旗帜,于二十年代后半期和三十年代,排除了形形色色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率领苏联党和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开展了用当时最新技术改造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其中既包括对旧企业的陈旧技术装备的改造,也包括一系列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设计的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设计的基本思想,研究了大规模定制下供应链的驱动模式。从制造业生产模式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新变化,从经济学角度,具体分析了面向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设计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点,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言群 《华人时刊》2011,(7):60-61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是易拉盖高速生产成套设备制造、研发,是亚洲唯一能研制该类易拉罐生产尖端装备的企业,(简称SLAC)也是在全球除美国三家企业之外的第四家具有高速易拉罐组合生产设备成熟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注册资金为210万美金,SLAC由美籍专业人士联合德国Alfons-Haar共同投资成立,工厂面积约2200平方米,其中包含了一个微米级的超精密检验室、一个约100m~2的恒温车间。SLAC设计、研发团队40余人,占员工总数近30%,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销售服务上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体系。主要产品是设计生产全自动高速连续级进模精密冲床系统设备和相关的光电检测、驱动、伺服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款式、功能的易拉盖设计相应的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苏联的犹太政策相当复杂,斯大林一方面积极支持以色列建国,另一方面又在国内发动了大规模的国家反犹主义运动,并扩展到东欧。成千上万犹太人被赶出工作岗位,有些甚至丢了性命。斯大林支持以色列建国是基于其外交政策的需要,而并非是对犹太人的同情。这一政策在外交上或许是成功的;但它唤醒了苏联犹太人的民族意识。许多苏联犹太人,甚至一些犹太老布尔什维克也开始表达对新生以色列的好感。随着冷战爆发和以色列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倒向西方的苗头,使斯大林对苏联犹太人极不信任。冷战时代强化内部,整肃纪律是必然的,于是斯大林才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国家反犹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苏联农业技术通过官方聘请苏联专家、派遣留学生、进出口贸易,以及两国侨民移居、兴办企业、边民往来等途经向中国转移,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经验和农业机械、良种等的技术要素。这些技术比较适合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生产需要,应用推广改造传统农业增产增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消费结构改善,促进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进而推进了区域农业近代化。同时,在一些方面为新中国初期引进与推广应用苏联农业技术奠定了初步基础,引进农牧品种改良地方品种,形成杂种群在新中国先后育成一批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后的20余年来,俄罗斯从思想界到文学界对前苏联历史进行深刻反思,重构"苏联"记忆成为当代俄罗斯小说的重要内容,文学由此变成诠释"苏联"形象的特殊话语方式。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缠绕,在小说中如何重构苏联记忆成为一个复杂的文化问题。面对同一个苏联"文本",出现了几种迥异的文学诠释路径,由此呈现多重的"苏联"面。小说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政治祛魅化的"苏联"、日常生活化的"苏联"、情感符号化的"苏联"。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对新俄罗斯小说中的"苏联"历史书写问题进行系统爬梳、审辨,可追踪考察当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俄罗斯民族如何运用文学叙述策略建构"苏联"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新特点 1985年,全国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曾会聚兰州,专门研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八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大的,一是苏联解体,独联体各国打开门户,大规模发展对外贸易;二是国内改革开放深化,全方位放开西北口岸;三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贯通为西北地区参加双向开放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 第一、出现了高速度发展的局面。西北各省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