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嘉健 《职业》2009,(6):32-33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2.
王倩  毛素梅 《职业》2009,(3):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看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3.
李嘉健 《职业》2009,(2):36-37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4.
徐世龙 《职业》2009,(12):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5.
施扬 《职业》2009,(10):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6.
刘洁 《职业》2010,(1):64-6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7.
李嘉健 《职业》2009,(9):36-37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8.
郑伟平 《职业》2009,(7):32-33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每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9.
李晓婷 《职业》2009,(8):34-35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每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鼍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2.
施扬 《职业》2009,(28)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袭评论.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迸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对劳动争议案件采取的是一调一裁两审、仲裁前置的处理模式。由于仲裁机关与审判机关之间无隶属关系,加上两者在处理案件的标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现行法律法规对两种程序衔接中的若干问题又规定得不甚明确,导致法院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法院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进行改判的比率偏高。因此,研究劳动仲裁与诉讼衔接中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与发达的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为劳动者所设定的实体权利并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者所享受到的实体权利比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者要多,究其根本,根据程序法“无救济则无权利”的原则,我国的法律法规所设计的劳动争议处理救济程序不尽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改革开放50年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本身的完善,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实体权利救济,从而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邢新民 《职业》2003,(5):41
[评析]对于这起因企业变相扣除员工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没有查清事实,没有抓住争议的本质。该公司和仲裁委员会都认为,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期薪是公司工资管理制度规定的,而这一理由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而在本案中,该公司的工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李迎春 《职业》2010,(4):64-65
《劳动合同法》颁布羼,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定成为这部法律的争议焦点之一,一时间“辞职门”、“清退门”、“工龄归零门”接踵而来,导致劳资关系一度紧张。资深劳动法专家、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迎春律师从实务角度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难点问题进行评析和指点,本刊分三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9.
董平 《职业》2001,(3):27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实行了社会统筹,原来由企业负责职工养老金的发放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虽已开始启动,但相当多企业的职工医疗费仍在本单位报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5月27日颁布《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以来,《劳动法》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1993〕117号令)规定的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发生了变化,将社会保险争议从劳动争议中分离出来。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22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14号)第一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