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双提升、双施压”是美国小布什政府对华对台政策的显著特点。造成这种对华对台政策的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对于美国在台海的利益存在不同的判断,对于中国对美国的“威胁”的判断存在严重分歧,以及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理论与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不同的战略思维传统导致不同的对华战略。  相似文献   

2.
有张有弛: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到1954年至1955年春的台海危机,从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及随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到1958年下半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关系经历了缓和—紧张—又缓和—又紧张的过程。两次缓和都是由于中国方面的主动,而两次紧张都是由于台湾问题。但即使在危机时期,双方领导人都是谨慎地避免任何正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延伸—即时威慑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威慑类型,指在盟友即将遭到对手攻击时,威慑发动方保护盟友免遭攻击之努力。其主要实施手段为密集释放威慑信号,迅速推进前沿部署巩固军力优势,并伴以灵活讨价还价和政治解决的尝试。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美国对华战略打压升级背景下,延伸—即时威慑可能成为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主要战略方式。本文从延伸—即时威慑概念机理、历史案例入手,分析美国对华威慑战略的走向及可能效应,以此为全面应对美国对华战略施压、塑造未来地区安全形势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应付第一次台海危机,美国策划了台湾海峡停火案,此实为对“两个中国”问题的一次重要实践。因各方抵制和不配合,停火案被迫搁置。美国拟重提此案,但遭遇困境。为求摆脱困扰,美国调整对策,决定弱化“外岛”的意义,准备不得已时放弃,并为此游说台湾当局。美国舆论界与社会团体则出现关于“两个中国”的热议与活动。台湾当局坚决抵制美国“两个中国”的实践与主张,使美暂时搁置劝蒋撤退金、马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李枏 《云梦学刊》2023,(1):37-46
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一直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台政策,将台湾问题置于“中美全球战略竞争”的大框架下,掏空“一个中国”政策。拜登政府在积极发展美台双边关系的同时,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并积极为台湾地区拓展“国际空间”,使其尽可能加入国际多边机制。不仅如此,美国国内政治也在严重干扰中美关系,加剧台海局势升温,台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在加大。一旦中美两国无法建立有效管控分歧的机制,台湾问题将随时成为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6.
杜雁芸 《理论界》2008,(9):199-200
朝鲜战争后,美国公然介入台海事务。本文从战略、经济、意识形态及国家形象四个角度入手,分析美国介入台湾事务的动因所在,进一步明晰美国对台海问题所采取的“战术模糊”与“战略清晰”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力报告》的主要内容,继而剖析了报告中的两个新关键词:“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和“两面下注”,并对“两面下注”的美国对华新战略进行政策解读,最后提出对未来美国对华战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台湾两岸目前正处于潜在的冲突阶段,两岸局势处于相持状态,危机随时有可能爆发。解决台海冲突的主动权掌握在大陆一方,和平统一的前景要视台湾当忆的回应而定。“渐进式台独”受到和平统一的强大压力,时间因素是解决台海冲突不容回避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2002年至今美元进入长周期弱势调整,它对中美双边行业产品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基于进、出口动态面板季度数据模型证实:(1)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弱会抑制美国从华4分位产品进口,样本内将近一半的4分位产品美国从华相对进口比重出现了下降.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美国次贷危机也削弱美国从华进口,而美国实际GDP增长、美元对韩元实际升值将增加美国从华进口.(2)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弱并不能促进美国对华4分位产品出口,这一经验结果否定了美元贬值将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的臆想.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有害于美国对华出口,而中国实际GDP增长、美元对欧元实际贬值会增加美国对华出口.政策建议是:一个繁荣增长的中国经济有助于促进美国对华出口;中国商业银行需要推出人民币汇率避险工具,而不是把我国外贸企业推进大海去裸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美国1997年后对华新政策。文章综述90年代起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华的检讨,到1997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华新政策,主要是稳定亚洲、中国大陆、台湾,以确保美国在亚洲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直至1972年美、日两国分别与中国全面改善双边关系前,美国和日本在东亚结成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宝岛台湾成为美日两国政府实施反华战略的砝码。这段时期美日两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成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发展到轻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为主。进入21世纪,台湾产业转型面临发展瓶颈。在国际金融危机、大陆区域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台商投资开始向环渤海经济区转移,环渤海地区必须抓住机遇,立足互补,优化结构,提升渤-台两地产业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和"发展性"并存是现阶段中美关系的整体表征,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现实、敏感程度最高的问题。可以说,台湾因素是中美关系中最大的变量和变量中最稳定的常量。台湾因素在中美双方各自利益认知上的比重有明显差别。美方居于超脱的地位,而时空因素则有利于中方逐渐改变目前的台海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台政策及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着重分析其时艾政府对台推行"适度"政策的真实意图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由此而得出结论:艾森豪威尔的适度政策由于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必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台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 0世纪80年代中叶,90年代后,由对男权主义批判向性别诗学转向,并由文学/性别批评逐步向跨文类/批评研究深化。这些特点既与世界文论发展的大趋势同步,也与祖国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通,这既为我们反省、弃绝陈腐的性别观念提供了必要的比照场域,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提升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学术界对邓小平涉台思想仅作"一国两制"理解是片面的。从体系方面看,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台湾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对策。在邓小平看来,台湾问题是美国霸占和控制的结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统一问题,是一个主权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焦点;台湾问题比较复杂。无论从民族角度,还是从领土归属方面看,台湾应当同大陆统一。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是可行的。要解决台湾问题,必须进行思想舆论斗争;展开外交斗争;寻求政治解决途径;开展两岸经济交往合作;建立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7.
闽台农产品物流是两岸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具利润增长潜力的高端环节。在次贷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与互动对于不断提升闽台农产品竞争力,加大两岸农产品贸易往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强化闽台物流合作的关键仍在于建立闽台农产品物流中心,实现闽台农业合作“大三通”、物流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全面提升以及建立有针对性的物流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40-50年代,中国共产党争取胡适,是期望他以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为国家的和平、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抗战胜利后争取胡适,是期望他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发挥影响;建国前夕争取胡适,是期望他与过去决裂,在思想信仰和治学方法方面改宗马克思主义,以影响和挽留一批知识分子为新中国服务;50年代中期争取胡适,是期望他拥护统一事业,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大业。胡适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理念以及1949年以后大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是胡适最终没有接受统战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通过的《海西规划》赋予海西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在全国各项指标数据中,福建外经贸各项指标皆位列全国前十位,充分说明福建省是一个经济外向型较高的省份。但较之与东部发达省份,目前福建在政策、经济等诸多因素方面存在不足与差距。因此,优化外经贸发展软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消费模式.它不仅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体现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与本质,而且还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要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