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学说中 ,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元论者认为 ,语言与思维是相同的东西 ,即思维无非是内化的语言 ,语言是外化的思维 ,不使用语言就不能进行理性思维。这个极端的一元论观点 ,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坚持了。主导的二元论的语言观点是 ,人们使用的语言限定其思维方式。语言决定论早见于洪堡 ,经萨丕尔、沃尔夫等人发展 ,形成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即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 ,认为语法的类别决定人的思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一元论语言观则认为 ,语言和思维不同但又互相依存 ,思维是语言的功能和目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物…  相似文献   

2.
后资本主义是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资本主义是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课题〔美〕F.R.詹姆森宁跃译人们除了制造出尽人皆知的一厢情愿(Wunschdenken)这个词外,大概还需要制造出象“心愿难遂”(Wunsch—Bedauern)这类词。时下,“心愿难遂”这一说法正传遍所有可能的流...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王跃华张国胜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MarxistFeminism)不完全是指引经据典地研究马克思或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观点,而是常常用来泛指任何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影响女性的理论的学派,其中甚至还包括对马...  相似文献   

4.
B911/S678Thesociologyofreligion.4,Thesociologyofreligion:AstudyofChristendom.part1,Typesofreligiousculture/WernerStark.—London:Routledge,1998.—235p.;23cm.—(Theinternationallibraryofsociology)宗教社会学 第4卷 宗教社会学:基督教界研究 第一部分ISBN0-415-17600-X(h)B911/S678The…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民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青  刘根华 《社会》2002,(12):41-43
民间组织的概念在国外有许多不同的称谓 ,但比较普通的是把它称为“第三部门”(thirdsector)。本文引用的是美国约翰 霍布金斯大学的莱斯特.M.塞拉蒙(LesterM.Salamon)教授对“第三部门”的定义。Salamon教授认为 ,第三部门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组织性(formal),即有内部规章制度 ,有负责人 ,有经常性活动 ;2,民间性(private),即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 ,但它可以接受政府的一些资助 ;3,非营利性(non profitdis tributing),即组织的利润不能分配给所有者和…  相似文献   

6.
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说,至今已历时二百余年,期间“经济人”假说不断发展,逐渐由“传统经济人”演变为“新经济人”。“经济人”假说和“看不见的手”理论共同支撑着经济学大厦的发展。本文在对“经济人”假说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其演变,进一步阐明“经济人”假说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外文新书目录选编1.//(00)/C91/L665/Levin,WilliamC.Sociologicalideas:Concepts&Applications社会学思想:概念及应用2.//(00)/C91—03/...  相似文献   

8.
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认知因素(NoncognitiveFactors)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C·P·Alexander)于1935年首次提出的。其后,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于1943年提出了“认知中的非认知因素”的概念,并对其进...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分析论”的末尾,安排了一个“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对于这个“演绎”学术界一向不甚重视。当代德国学者沃尔夫岗·巴图沙特(WolfganBartuschat)认为康德的“演绎”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其中缺乏真正需要演绎的论题,同时又把崇高的判断排除出去,只就美的判断进行演绎,这也有损于理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他还认为“演绎”中的论证并未超出“美的分析”中所作的说明。①在我国,著名学者宗白华、朱光潜、李泽厚等在讨论康德美学时对“演绎”部分只字未提,表明他们完全忽视其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康德…  相似文献   

10.
许多自以为英语学得好的中国人都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只学会了英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却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一位中国教师穿着一件虽旧却织得不错的毛衣,一位澳洲客人说道:”Yoursweaterissonice!(你的毛衣真漂亮!)”我们这位懂英语的同胞按照汉语的习惯答道:My sweaterisveryoldanditisn’tniceatall.(我的毛衣很旧了,一点也不好看。)”结果客人很扫兴,他的话给西方人一种虚伪和没有信心的感觉。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世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和外在物质世界之间,有一个作为中介的语言符号系统。人是通过语言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世界对于人不仅有物质性,更有语言性。物质世界和语言世界共同构成“存在”,二者对人的认识都有决定作用。包括概念体系和语法体系在内的语言结构体系的民族差异体现了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和世界观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影响到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世界观的形成。“沃尔夫假说”有进一步研究的科学价值。中国文化语言学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上的这些基本见解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它的研究可以拓展语言研究领域,在语言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之间建起新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市场社会主义”的新动态余文烈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回顾所谓市场社会主义(MarketSocialism),按照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87年版)的定义是:’“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人”与中国民族的由来孙常炜孙常炜,男,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近日报载:名震全球为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一致高度评价之‘北京人”(Pekinensis)骨骸化石,已于二次世界大战时遭日本人毁坏,无法寻获;令人悲痛不已!因“北京人...  相似文献   

14.
王丽萍 《学术交流》2007,(5):146-148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种种理论模式,用以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机制。在诸种理论模式中,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影响最大,它包括“五大假说”:习得——学得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自然顺序假说。通过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际问题对克拉申“监控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和评述,有助于把握第二语言习得的焦点,并加深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如何将汉语习语翻译成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常所说的汉语习语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bs)、歇后语(enigmaticfolksimiles)、俗语(coloquialisms)、格言(maxims)和方言(dialect)等。这些习语因其精辟、生动、形象而得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6.
童潇 《社会》2001,(12):22-23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经指出 :城市决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 ,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1925)。因而 ,城市旅游文化形象的确立应该避免标准化的倾向 ,而应代之以灵活性和个性化用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形象要求 ,满足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体悟及觉悟的文化意愿。换言之 ,就是要使旅游地形象富有“地方创造性”(senseofplace)和“可识别性”(identity).以苏州为例 ,曾作为“中国旅游十佳”的园林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苏州旅游文化形象的代名词 ,但就目前苏州旅游发展来看 ,这种以园林作为城…  相似文献   

17.
论霍曼斯的人际交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霍曼斯的人际交往理论佟丽君一人际交往是社会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当代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卡斯帕·霍曼斯(GeorgeCasperHomans)(1910—)提出了一种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交换理论,从个人付出代价与获得期望酬赏的角度分析人际交往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交叉文化管理学在国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叉文化管理学在国外的发展胡军一、交叉文化管理学的产生交叉文化管理学(cross—culturemanagement)是70年代后期在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研究的是在交叉文化条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产)如何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日本近代棉纺织业的成立──“十基纺”与“大阪纺”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管宁一日本近代大机器棉纺织业的成立,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草创阶段—主要包括由萨摩藩出资创立的“鹿儿岛纺绩所”(纱厂)(1866年5月部分开工)、“纺绩所”(187年12月开业)和...  相似文献   

20.
唐斌尧 《社会》2002,(10):38-40
1957年美国学者欧内斯特·格林伍德(ErnestGreenwood)归纳了“专业”的五个属性 :(1)一整套理论体系 ;(2)专业的权威 ;(3)社区的认可 ;(4)职业群体内部有伦理原则 ;(5)专业文化。其中 ,专业的权威要被社区或社会所认可 ,必须建立专业认证或执业制度 ,即由专业审查机构或团体(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学历学位(文凭)和实际技能 ,决定是否授予某些申请专业性职业的人员的从业资格。目前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服务开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社会工作注册制度(Certifications &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