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刘涛 《船山学刊》2012,(2):76-79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正式对外公布,九篇之一的《楚居》记载了楚公、楚王的居处和迁徙等内容。其中,"季连初降於山"中的"降",当与中国古代巫风习俗有关,并且季连就是古代集巫师与政治领袖双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故他可以行巫术来沟通天地;"妣疠宾于天"中的"宾"是指妣疠生产出丽季后,丽季的胁部出现了溃烂,妣疠组织进行祭天祀地的巫术活动;"巫并该其胁以楚"中,巫师用楚(荆条)为丽季包裹胁部的溃烂之处,也是一种巫术活动。总之,清华简《楚居》中的部分记载,为我们全面探讨盛行于中国古代尤其是楚地的巫风和巫术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天命理论是夏商周三代奴隶制社会的思想基础和政治理论。天命理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东方原始巫术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天命理论的形成是古代中国早期宗族社会在政治上的反映。天命理论的政治思想方针主要体现在以德治国的方针上,是古代东方宗教文化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3.
赖永兵 《学术论坛》2012,35(5):110-113
三峡早期巫文化是整个中国巫教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着重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将《山海经》文本和特殊地理地貌相结合,对发生在三峡地区的早期巫术活动进行了梳理,认为三峡早期巫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二就三峡早期巫术活动进行历史分期,一是"灵山十巫"时期,一是政教合一时期,这两个时期都以"巫咸"为显著标签,都分别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陶磊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26-135,125,161
上古时代的吴越文化,其文化基质与中原文化有明显差异,不存在中原文化中的类似于萨满主义文化的巫统与血统分疏的文化结构,其中没有祖宗崇拜,是单一的崇拜自然神灵的文化。由于缺乏血统观念,这种文化没有出现类似中原的限制他人政治、宗教权力的历史事件,始终崇尚平等的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其文化发展经历了从巫术到数术的历史发展步骤,并且对其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单一的政治、宗教结构,决定了这种文明的基本面貌必然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文学中出现的医师形象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带有巫师痕迹的神医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最早的医师与巫没有明显的界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排除一些直接与鬼神交通的巫术手段,尽力摆脱对鬼神的过分依赖。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古代行医者逐渐将目光转向现世和对自身生命的深入认识,医、巫形象渐趋分离。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医师形象也有了明显变化,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后现代意义上的"差异"观和"差异政治"观,简要评价了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典型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的代表--它们从多元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为理解多级的世界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但同时它们也过分彰显和强调了当今政治学中差异与冲突的固有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辩证地理解政治文化中的"异与同",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化、文明中的差异以及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才能真正科学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政治图景,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7.
《庄子》中的神巫角色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的神巫季成和巫成都是以上古传说中的神巫巫成为原型,从他们的称谓及相关文献中可以找到依据.<天运>中的巫成借用了神巫的原名,作为传道者得到肯定;<应帝王>中的季威作为得道者壶子的陪衬而被否定,他的称谓是对巫成之名的改造.<庄子>对出于同一原型的两个角色态度迥异,是论道的需要.描写两位巫师的词语,或突出其神异性,或借助词语歧义隐晦表达观点.由于<庄子>出自多人之手,对巫师所持的态度时有矛盾,但先秦巫术的发展状况和庄子学派的哲学理念,则是这一现象深层的社会原因.<庄子>对巫师角色的艺术塑造,体现出先秦哲人超越巫术的理性精神及其文章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属性,进化和传播的功能。既有纵向发展的时间上的联系,又有横向发展的空间上的联系。巫术文化是原始文化,文明社会的巫术文化是原始文化的遗存。因此,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思维结构与心理特征,愈是接近于原始观念的地域和民族,其巫术文化愈是昌炽,相反,则日趋衰落。作为巫术文化产物的《山海经》,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具体地说,在战国时代,由于中原地区巫术的衰落和南楚巫术的依然盛行,随着巫术文化中心的南徙,也便离开故土到南方去落户了。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枯族原始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巫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首先对原始宗教、多神宗教、一神宗教以及巫师、法师、祭司作出界定,接着对 中国古代的巫这一特殊社会集团的功能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仅仅将中国巫的研究作为 宗教史的一部分来看待是不够的。在原始社会里,巫是氏族的精神支柱,是智慧的化身, 是灵魂世界和现实世界一切疑难的解答者。在中国北方文明和国家起源的过程中,许多文 明因素如法律、文字、天文历算、医学等的创造和积累与巫师的活动都分不开。特别是巫 师集团促进了祖先崇拜的制度化和宗庙系统的出现,这对于文明和国家的起源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夏代开始,巫师的后继者祭师集团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集团。 由于他们的最高领袖为世俗的国王,所以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经济的指导者,又是 一切精神财富的保存者。迨至西周,这一集团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战国以后,随着早期 文明史的结束,他们的特殊政治地位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而在民间,古老的巫则继续存在, 但他们的活动已受到主流宗教的歧视和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