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洪洞方言成因及分区现洪洞县是由原洪洞县和原赵城县并置的。两地南北间并未山川阻隔,但方言迥异,其间有人文历史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从历史上看,早在战国年代,洪洞、赵城就分属异邦、洪洞属魏,赵城先属韩,后属赵。汉朝分属两州,洪洞属河东,赵城属霍州。自晋至元,洪赵二县所属时有分合,在一千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前后共有近八百年的时间分州另治,只有三百多年的时间同属串阳郡(今临汾),晋代同归一郡的时间最长,也未超过一百五十年。宋熙宁五年  相似文献   

2.
赵都中牟应在黄河之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赵世家》云:“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造父时,幸周缪王,封于赵城,始称赵氏。赵叔带时,周幽王无道,遂去周事晋。赵烈侯时为诸侯。赵敬侯与韩、魏“三家分晋”,始谓赵国。赵曾治三都,所谓一晋阳二中牟三邯郸。此赵都中牟当今何地?  相似文献   

3.
北魏史述论     
上篇:政治篇一、北魏道缺帝拓跋珪起自朔、代,攻取冀、定、赵、魏等地,跟着他军事上的进展,也产生了政治上的新课题。到底这一蛮族的征服者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去统治那一片新开拓的地域及其上的人民呢?首先,这冀、定、赵、魏一带与朔、代不同之处,是社裹汉人的世家大族自后汉、魏、晋以来,便在农民头上建立了他们无冕的统治,而这种情况是不容蛮族统治者忽视的。远在拓跋珪之前一个世  相似文献   

4.
刘以纯,山西洪洞县赵城(原赵城县)城内人。1910年3月14日生,大学毕业。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洪赵县委书记、洪赵地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兼城工部长等职。1939年十二月政变中牺牲,时年29岁。 刘以纯同志自幼聪慧好学,十四五岁时随其父在山西运城生活过一段,后其父与同乡南汉宸过往甚密,经常论及中国的前途等话题。这段时间虽不长,但在刘以纯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7岁时他就学于临汾第六中学,期  相似文献   

5.
《史记·晋世家》所载与赵衰、栾枝等同在公元前622年去世的"咎季子犯"当为"咎季(子)","(子)犯"盖涉狐偃之字而衍,狐偃卒年当在公元前629-628年间。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7,(5):32-36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的最后一抹余华被消磨殆尽,战国兼并的硝烟就此开始弥漫。  相似文献   

7.
近日,洪洞县赵城北街请来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在临汾称为“当代济公”的地区老年体育协会的张致敏老人。 张致敏来赵城后,顾不上休息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在短短的六、七天中,既要免费给病人诊治,又要教医疗保健操。每天早晨5点多钟,他就来到赵城北街老年协会,教大家学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历年来为人们所重视,解者纷纷,分歧亟多。本文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略陈己见,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陶渊明研究者。 此记并诗为准备“避”刘裕之 “乱”而作 这篇作品作于刘裕代晋称帝以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戊午(公元四一八年)十二月,刘裕将晋安帝幽囚东堂,立晋恭帝。晋  相似文献   

9.
《增定二十一史韵》是清人仲弘道在明人赵南星《史韵》二卷的基础上,补《帝王世纪》、《春秋世纪》、《东西周纪》、《列国世纪》和《秦世纪》在西汉之前,作《明世纪》续于元之后,还补晋时十六国、五代十一国及宋时辽、金、夏,遍及二十一史,并集诗、注、评于一体,文史结合,在文学及史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在点校此书的基础之上考证该书作者赵南星、仲弘道的生平事迹,简单介绍《史韵》一书的版本体例并以具体例证叙述其文学及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知识之窗     
三晋的 ——由来—— 东周时,周成王的弟弟虞,被周成王封于唐(今山西省翼城县西有古唐城),史称唐叔虞。叔虞子燮父迁都于曲沃,因南有晋水,改国号为晋。 晋国从晋献公以后,国家政权的支配逐渐转到各大公卿的手中,到了春秋晚期晋平公时,晋国大的公卿只剩下六家,也就是所谓的“六卿”,即:范、中行、智、韩、魏、赵,形成六家显族专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黄河碛口     
曹力民 《山西老年》2008,(10):38-39
碛口位于山西吕梁市的临县,背靠卧虎山,与陕西吴堡县隔黄河而望。"碛"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形成的浅滩。当黄河逶迤穿行于晋陕峡谷之间,流经卧虎山前时,  相似文献   

12.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成王分封齐、晋、鲁、卫时分别授以礼器、权杖、典册、官司、人民、土地,这意味着齐、晋、鲁、卫立国时都从周天子那里移植照搬了一套现成的国家机器与国家制度,所以它们都是以周王朝为母国的子国家。子国家基本是母国的翻版与复制,其起源较为简单,而楚、秦、吴、越则不然。春秋时楚灵王曾抱怨说:“齐、鲁、晋、卫其受封皆受宝器、我独否。”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虽然熊绎、襄公、周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晋国卿族政治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秋早期,晋国惩于曲沃之乱而打击公族,结果导致了异姓卿族的崛起。春秋中后期,晋国的政权逐渐被异姓卿族把持,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卿族政治。晋国的卿族政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赵盾专权到厉公被弑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晋国卿权根基尚未完全稳固,公室利用卿族打击强宗,卿族利用公室消灭对手,这是该阶段晋国政治斗争的特点。从悼公继位到晋定公十四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晋国政权尽入六卿之手,晋国形成了卿大夫执政制,六卿联合执政,并为最后的火并积蓄力量。晋定公十五年后为第三阶段。六卿正式展开兼并战争,范、中行、知氏先后被消灭,韩、赵、魏三家最终分晋。  相似文献   

14.
续说晋侯邦父与杨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沃北赵晋侯墓地M64为晋穆侯墓,器铭"晋侯邦父"即穆侯费王,他与宋代著录器铭中的王臣叔邦父身分有别,不是一人.与M64同组的夫人墓M62是<左传>、<史记>中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铭是另一夫人杨姞之墓.从宝鸡杨家村发现的宣王四十二年佐鼎知道,姬姓杨国之封已到穆侯临终,故杨姞的婚嫁在穆侯在位的后半,她生存到齐姜所生晋文侯在位的时期,这和M63的14C测定年代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远去的记忆     
许光军 《山西老年》2014,(12):20-20
“文革”中后期,随着军管会的成立和各级领导干部陆续出来工作,山西洪洞县赵城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应运而生。时任县委常委、公社党委书记的张铭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经党委研究,由公社党委秘书负责组建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华龙"是中华文明的第一"文化符号",而"晋地版"的龙故事则是"中华龙"的有机组成部分。晋字号的"龙骨"最正宗的"龙骨"产地在晋。"龙骨"即"龙化石",是古代常用中药材,而晋字号"龙骨"则为历代医药家津津乐道,视为上品。《本草纲目》云:"龙得天地纯阳之气以生,藏时多、见时少;其性至动而能静,故其骨最黏涩,能收敛  相似文献   

17.
真正意义上的晋方言研究,首推山西大学建校之初山西大学堂赴日留学学生景耀月1907年发表的《晋语》,这是晋方言研究的开篇之作;随后,瑞典人高本汉于1910年来山西调查方言,1911年正式入职山西大学堂教授外语,所著《中国音韵学研究》被誉为中国音韵学的“空前伟著”;曾任山西大学堂教务长的刘文炳于1932年始写《徐沟县语言志》,成为晋方言单点调查研究的先导;1957年,以山西大学中文系为主导的方言普查,开拓了晋方言调查研究新局面;20世纪末,山西大学教师成为编写方言志的主要力量;新时期以来,山西大学晋方言共时与历史研究跃居全国领先水平。晋方言研究伴随着山西大学的脚步走过了百余年的奋进历程。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未完成杰作《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被公认为已脱尽作者插入痕迹的一部小说。由于作品的倾向已“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我们对它的思想倾向的认识,自难舍此而另觅其他途径。 一 人所熟知的看法是,《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思想倾向,集中体现于小说中的王赵斗争。这涉及斗争本身以及这一斗争在小说中的位置两个方面。 王赵的实力,说明斗争双方已非局限于他们个人。身为轮船公司最大股东和总经理的王伯申,掌握着水网地带的航运命脉,沟通着县城同上海的商业联系,是全县最具经济实力的显要人物。同为乡绅而敛财但又固守封建剥削手段的赵守义,则在县城暗中侵吞一手操纵的善堂公款,在四乡惯放高利  相似文献   

19.
晋国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的封地,除范氏的封地先后有所变动外,其余皆在晋南。晋顷公十二年灭祁氏、羊舌氏后,六卿专权,晋室弱,相互间形成了矛盾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晋侯为防范逃亡华山的羊舌氏子孙勾结强秦对晋国造成威胁,赵鞅则侧重以应对六卿间的内斗,在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己的条件与形势下,约于公元前513年秋,在自己封地赵邑(即赵伊)境内破土动工建边秦城堡晋阳城。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太原市的“双合成”食品店是个生产月饼、糕点的百年老店。为了使老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女经理赵光晋9年来衣带渐宽、为伊憔悴。1985年,年仅32岁的赵光晋被任命为双合成食品店的经理。当时的双合成,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过关,资金短缺,卫生条件差。面对诸多困难,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