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社会发展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将不同村落之间的不平衡和农民工的作用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村落的农民工,对其流出地--村落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结论.文章以陕西石门村为个案,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农民工对村落社会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石门村这样的传统村落,农民工的务工经历对于村落的经济影响非常明显,而在其他方面,如村落社会结构、习俗、农业生产等都不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在四川省大凉山彝族美姑地区进行的彝族丧葬仪礼的田野调查成果,对他们的灵魂观、祖先崇拜以及社会功能进行讨论.他们通过死者的子孙对死者的祭祀,把对祖先崇拜具体化了.在三个祭祀的层次中,作为死者及祖先的化身灵牌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灵牌玛都的祭祀层次不仅反映了大凉山彝族人们的灵魂观,还揭示了与所谓的三魂说和三灵说的密切关系.而且,由玛都的祭祀层次还可看出大凉山彝族社会结构的原有状态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经济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村落经济在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才得到真正发展。目前,湖南村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村落经济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落经营方式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户以种植业为主;村落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村落经济发展越来越超出村落范围。发展湖南村落经济需要政府有所为,做好规划、引导、支持、保护等工作,各级政府应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4.
“册俄”(部落)、“杂俄部”(宗族)、“比古把”(兄弟会)等是存在于舟曲藏族村落中的三类民间组织。它们是藏族村落中由村民自发或原发地形成的处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是以服务和互利为目的结合成的民间社会团体,它们的职能几乎囊括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它们的特征、关系的深入研究,探寻其在藏族农村传统社会及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转型期,农村土地分化,农业生产家庭化,传统的以"本家"和"村组"为核心的村落共同体社会受到冲击,大量过剩的农村人口外出求职,农村人口老龄化。如今在日本,传统村落已经终结的说法不绝于世。但是,日本宫城县仙台秋保町马场村的葬礼仪式却表明,村落葬礼仪式不仅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延续社会构造、整合社会秩序、强化集体情感的功能,而且还是村民文化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在维系村落"共同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日本村落的文化传统在社会延续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空间视角对村落变迁进行考察能够提供新的认识和启发。粤北客家农村是典型的宗族型村落空间系统,祖厅作为村落中的主要权威空间而存在。通过对祖厅的空间形式、价值及功能的考察,发现旧有的村落空间社会系统正在瓦解,作为熟人社会的村落共同体逐渐变得陌生化。要重建新社区共同体,必须加强对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和借鉴,注重新社区的空间建设。  相似文献   

7.
乡村自然村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环境问题是农业生产环境衰败、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和现代工业污染。尽管农村自然村落的环境状况有严重恶化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目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尚未在国家层面上获得法律的支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尚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同时,现行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力度不足。改善自然村落的环境保护必须尽快起草通过一部针对农村环境资源保护的综合性法律规范,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从重惩治环境污染行为。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从“分化-整合”的角度,就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问题进行解析,指出中国农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各领域的分化过度而整合不足。因此,实现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有效整合。在经济整合上,加快消除二元社会结构鸿沟;在政治整合上,强化国家政治制度对民心的凝聚力和在民众中的威信;在文化整合上,积极构建统一、和谐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而且整合的方式应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以谋求农村社会发展的持久、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鼓藏节仪式与苗族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苗族鼓藏节仪式文化的分析 ,展开对传统苗族社会家族、宗族、村落社会组织、社会整合及祖先崇拜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人类学研究 ,并试图在理论上与前人形成对话 ,将苗族研究的这一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具有“筛选器”的功能,有利于促进效率、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这需要市场的有限介入;一方面是具有“平衡器”的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平衡,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的力量会自然而然地将生产要素引向发达地区,包括稀缺资源和人才,导致中国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教育领域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