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马克主义的观点,对“新个人主义”、“积极自由”等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主要内容进行剖析,揭露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阶级实质、理论上的局限性和实践上的危害性,肯定并强调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否定公有制、社会主义和国家干预.以“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为标志其由学术理论而经济范式化、政治纲领化和意识形态化.它在全球推行时,也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层面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基于此,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区分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有效利用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的积极成分,并采取对策防范和抵制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渗透,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战后西德新自由主义的文献极力宣扬通过自由价格的市场竞争和经济调和的优越性。这些文献大都来自福莱堡学派,这一学派是欧根、贝姆和格罗斯曼.杜尔茨在纳粹统治初期创建的。此外经常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有罗伯克等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派的消极任务——对其他纲领的批评:他们说一个社会要繁荣、自由、健康,就决不能采取国家计划或其他“中间路线”的任何纲领;必须摒弃干涉主义、工团主义、“充分就业”纲领、“福利国家”以及彻头彻尾的国家统治经济。他们坚持自由资本主义是后来干涉主义和国家计划的逻辑序幕。新自由主义派的积极任务——新自由主义的纲领:他们主张国家一定要建立和维持一个“社会市场经济”,这里竞争价格制约着资源的分配和纳税前的收入分配;货币政策保证价格制度的顺利进行;少数特殊的市场干涉扣温和的经由财政收入再分配解决竞争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奥尔多”社会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 ,2 0世纪以来发生了两次深刻的变革。 2 0世纪 30年代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改革之路 ,开始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次转型。二战后西方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确立了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的现代化道路。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 ,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升为主流经济政策取向。英美新保守主义政府上台之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推动了欧美国家反滞胀的改革 ,引发了西方世界 2 0余年历久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新自由主义中确有一些反映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 ,它的一些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 ,它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 ,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西方社会政治观念 ,维护西方社会政治制度 ,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 ,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理论表现 ,同时又是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国际垄断阶段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方自由主义的产生是由社会内部各种因素促成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典自由主义阶段和新自由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之“新”在于它强调国家干预、扩大政府职能而对古典自由主义做了较大的修改,其仍为“自由主义”在于它仍然坚决维护和发展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决定论”和“市场决定论”适应了垄断资本打破国内福利国家体制束缚、国外民族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等障碍的需要 ,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指导。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是为了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努力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追随新自由主义政策 ,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进一步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由美国寡头垄断利益集团所操纵的新自由主义和美元霸权是导致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而“金融监管缺失论”、“消费需求过度论”、“金融创新过度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论”、“全球经济失衡论”等众多解释只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各种次生原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释。本文还解释了新自由主义如何通过重构国家干预的作用.使之扭曲为培育泡沫经济的工具.对只看到表面现象并为新自由主义开脱的“政府干预失灵论”提出了质疑。提出上述观点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才能采取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为了抓住主要矛盾并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本文就我国如何拒绝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并破解美元霸权,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拒绝自由贸易,抛弃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减少乃至最后基本上停止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坚决实施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大卫.雷克在比较美英霸权体系差异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美国霸权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和维持稳定的全球自由主义的市场秩序。但是在“新经济“结束之后,全球政治经济并没有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相反,经济摩擦、政治冲突事件却在“后新经济”时代频频发生。美国“后新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美国经济增长周期与劳动生产率周期的差异、外部不均衡所导致的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纳斯达克市场效应的下降三个方面,这些特征会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加剧。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继承和延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内核,同时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者以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基本出发点,对集权主义和国家干预的制度模式进行批判,反对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思想渐渐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主流思想,以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为指导的社会福利政策改革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0.
拉斯基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治思想的新标识,新个人主义观、新自由观与新民主观是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构。拉斯基批判原子个人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相辅相成;批判消极自由,主张国家干预的合理性;批判传统的民主观,力促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不仅在学术界呼风唤雨,成为统治性学说,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独领风骚。"华盛顿共识"出笼之后,新自由主义脱去历史上的"坚船利炮"外壳,穿上"全球化"的彩衣,充分运用它强大的宣传攻势,并炮制了一整套"全球化"的新话语。由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向全球化话语的主动靠拢,使其夺得了全球化的话语霸权。新自由主义假自由市场之名主导了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其改革政策在世界的推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全球化蒙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演变,表现为从传统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及保守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及福利多元主义,其本质是从单一的"市场取向"或"政府取向",迈向综合的"社会取向"。这一演变对我国社会福利实践的启示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在福利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形成良性运行的福利机制。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韩国成为IMF的新自由主义模板,经济结构发生颠覆性变革。但变革并没有使韩国在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具有新自由主义特点的经济政策加剧了韩国经济结构的脆弱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发达国家大力宣扬的新自由主义在韩国暴露了其巨大缺陷。与此同时在韩国国内,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调控力量也逐步加强。韩国的经验教训对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2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重新兴起的经济学理论和思潮,已经渗透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同时,由于美国的倡导和推动,新自由主义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策实践,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其理论体系和政策实践的后果,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吸取其有益的成分,抵制其错误和有害的成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五次经济周期以及中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对比两个时期4次宏观调控,得出以下经验: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宏观调控成功的关键;宏观调控必须讲求方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心理预期;改革开放要警惕“极左”和“极右”两种倾向;在经济理论上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和误导。在总结过程中,注意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以历史为主线,概括当时的经济过程、中央政策、理论争论与社会心理,涉及关于通货膨胀、理性预期、市场非均衡诸多理论,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体型学校管理”是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所决定,是管理科学演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主体型学校管理”的特征: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对西方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思潮是新自由主义。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但对其本质的揭示还远远不够,其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分析批判体系。从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视角出发对新自由主义进行评析,则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表现为社会形态的变化,其实质是经济制度选择确立的结果,而任何经济制度的确立都与其对应的社会结构密切相连。新自由主义是以经济制度的形式被一些国家所选择,这一制度影响改变这一国家的社会结构的性质、功能、方向。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关系的协调程度,决定了这种经济制度能否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学还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本轮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得出,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开放体系,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但无论怎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其本身有缺陷需要引入政府调节这一基本信念没有根本改变。危机只能宣告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但却不改变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危机对目前我国的过度依赖投资和贸易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变化为契入点,来探究主流经济学理论下国家职能的不断变化对公共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供给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各学派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视角向供给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里根政府的货币、税收、预算和支出、汇率、产业规制和贸易等诸多政策都相应地体现出小政府、大市场的价值取向。分析美国20世纪80年代供给管理实践在各政策及组合层面的经验教训,是为了对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