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全国年鉴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年鉴的编纂工作,并且对年鉴的出版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全国上千种年鉴中,仅有个别年鉴能在编纂当年的一季度出版,大多数都集中在第三季度出版,有的甚至延长到次年的上半年或更长。年鉴出版周期过长,不仅影响了年鉴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略谈年鉴编纂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鉴编纂的规范化问题,是中国年鉴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提高年鉴质量和使用价值,增强年鉴功能的基本问题之一。所谓年鉴编纂规范化,是指年鉴的编写要有一个合乎年鉴性质、功能的整体结构、基本内容、编纂工艺、文体文风、检索手段等标准,是在对年鉴编纂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  相似文献   

3.
一、编纂年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近20年来,随着国内编纂出版年鉴事业的发展,一批水利专业年鉴也相继创办,《中国水利年鉴》、《治淮汇刊(年  相似文献   

4.
年鉴编纂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过程。笔者多年参与年鉴编纂,遇到不少老问题、新问题,在学习外地年鉴和与外地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也多少体会到编辑工作的苦衷与无奈。随笔记录工作中的困惑与感想,以期与同行商榷,提高自己的水平与素质,为年鉴事业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年鉴编纂事业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发生了跨越式发展,年鉴编纂事业也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随着各个行业的快速成熟,专业性年鉴编纂事业蓬勃发展。因为专业性年鉴的编纂工作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编辑经验,国内专业性年鉴的编纂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系统的理论知识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出版业走过了20多个年头,属于“年轻的事业”。笔者从事《广州年鉴》编纂工作也整整20年了。在长期的年鉴实践与探索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增加了对年鉴编纂理论的认识。值《年鉴信息与研究》创刊10周年大庆日子,借这个年鉴学习交流园地,就年鉴编纂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望能有所启发,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1979年,邓小平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年,中共中央批准出版《中国百科年鉴》之后,至1980年共有6家年鉴在国内相继出版。从此,中国年鉴编纂出版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年鉴编纂体系。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以年鉴命名的出版物,是1909年出版的《新译世界统计年鉴》。至今,中国年鉴出版事业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目前,已收录到的年鉴数量有2487种。〈1〉预计,加上尚未收录到的年鉴数量,中国年鉴种类约有3000种。从统计情况看,1909年至2003年,中国出版各种年鉴2487种。…  相似文献   

9.
年鉴编纂工作是整个年鉴出版工作中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年鉴质量的优劣以及年鉴出版的周期。年鉴的编纂工作以一年为一个工作周期,通过主编以及编纂人员将上百名撰稿人组织起来,并在短期内完成撰稿、编辑、审核、校对等一系列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具有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江苏有各级各类年鉴210多种,其中省、市、县(市、区)综合年鉴90多种,专业、部门年鉴120多种,是全国年鉴编纂出版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年鉴编纂出版不仅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构件。当我们欣赏“年鉴”这一文化大餐之时,无不勾起对年鉴发展之路的追忆和对“先驱者”的缅怀。因此,回顾江苏早期年鉴编纂工作的历程,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将有助于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去推动年鉴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年鉴、史志编纂工作者,深知"质量"对"年鉴"的意义,对于年鉴编纂质量,我们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甚至是天天谈,究其主要因素,笔者试作以下分析,仅供参考。一、要因分析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编  相似文献   

12.
《上海年鉴》编辑部姚金祥《上海市年鉴编纂二十年回顾》一文,根据丰富的资料,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上海地区年鉴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年鉴编纂工作所呈现出的一些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在短短20年间,年鉴出版约有千余种,并相应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年鉴体系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目前,年鉴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受人们普遍欢迎的工具书,从而又进一步促使人们把编纂出版、发行利用年鉴作为一项专门事业来积极探索、研究,遂使各种类型年鉴的编辑、出版、使用、评价和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前,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在江苏几乎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江苏的年鉴编纂工作开始复兴。从1982年《江苏美术馆年鉴》问世,到2007年底,江苏编纂出版的年鉴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5.
浅谈年鉴编纂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鉴20年来的发展,已走过了创办时期和规范化时期,正进入创新阶段,这是年鉴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自身需求。近几年,中国年鉴界都在讨论和实践年鉴的创新和发展。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年鉴要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面对入世,面对政府职能转变,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年鉴如何提高质量,适应新形势?如何规范和创新?如何培养和提高年鉴编纂队伍?这都是我们发展年鉴事业,所要去面对的。只有处理好上述问题,才能发挥年鉴应有的功能,才能使年鉴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结合《广东年鉴》的编纂实践,笔者想从年鉴编纂队伍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对信息的需求愈益迫切,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年鉴作为一种信息产品,传统的编纂、出版、传播方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年鉴编纂工作者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适应社  相似文献   

17.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吕惠聪《关于创新企业年鉴编纂的思考》一文,介绍了《中铁隧道集团年鉴》如何从多方面创新年鉴编纂,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宝山年鉴》副主编胡新力《地方综合年鉴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思考》一文,根据其多年从事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对地方综合年鉴的出版动机、读者对象、市场判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年鉴实用性研究—《实用年鉴学》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2月,我们合著的《年鉴学概论》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历史、理论、事业、方法四编,对普及年鉴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中外年鉴发展的历史,分析年鉴事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年鉴的编纂方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两次印刷7000册早已脱销。近年来,许多同行向我们询问,怎样才能买到《年鉴学概论》,特别是各地新年鉴上马及各家年鉴  相似文献   

20.
在各地首轮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基本完成后,根据《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陆续编纂出版发行地方综合性年鉴,对下轮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稳定续志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然而在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年鉴的作用,如何解决年鉴编纂与利用“分离”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分离”之一: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偏颇,年鉴编纂与利用脱节,重编纂,轻利用。在“言必谈政绩,行必为政绩”的思想支配下,认为完成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是硬指标,是看得见拿得出的,而抓年鉴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