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文学与其他艺术最本质的区别正是语言——文学意义上的语言。诗歌中的语言形象为“语象”。在艺术作品中,在物象、心象、语象与意象这个序列中,心象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而语象一旦作为客体存在便有超越主体的多义性。意象产生于读者对客体的审美感知之中,意象具有本质上的不可言说性,把意象用语言、符号具体地表达出来就成为一种阐释,对语象的语言阐释。  相似文献   

2.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医生角色不时地作为一种承担特殊社会意义和负载作家审美理想的独特形象进入文学的视野.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和文学语境的变迁,文学作品中的“医者”形象与内涵亦不断演变.以“医者”形象变迁这一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相关文本,研究西方文学不同时期作品中“医者”形象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从《圣经》神话中医治一切的上帝到现代派作品中接受过医学教育并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医生,西方文学经典中的“医者”形象经历了去神性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不同时期的“医者”形象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医学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作家对医生角色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学意象是主观的作家的情感与客观的社会生活画面的统一,是形与神的统一,是意会与言传的统一,也是离与合的统一,其具有象征性、荒诞性和哲理性的特征。文学意象是中西方理论家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文化范畴的基础上针对文学形象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等方面关系和性质所构建的文本形象理论。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意象一词产生于先秦两汉 ,从“象”到“意象” ,主要是在哲学范畴内的讨论 ;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引入文学范畴 ,主要是指文学构思中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交融后 ,产生于作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 ;大约从明代开始 ,对“意象”的阐述逐渐接近现代含义 ,即指通过作者审美思维创造出来的 ,融会了主体意趣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空白,原指书画作品中笔墨未涉及之处,介人文学以后,其涵义就更为广泛起来,它既指物理领域的语言文字的形式空白,也指心理领域的审美意象空白.文学的审美和创作都具有空白的特征.空白的观念和形式在文学审美和创作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对文学空白的界说,有助于我们对文学空白艺术的把握和认识,对于文学的审美和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具象有向空白文学中的具象有向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作家在以点代面,以少总多,不画全龙而点“一鳞一爪”过程中,在语言文字和整体意象上所表现出的断层、间隔、空缺、空白.然这种空白是具象的,且是有向的,是“化白为黑”的手法运用.作家对意象有完  相似文献   

6.
选择凉山彝族毕摩文献《?????》(译:《杉林神女经》)作为研究对象,将文本叙事与原型象征结合起来分析,进行了文 化学的阐释。《杉林神女经》不同于作家文学,也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它是文学叙事性较强的文本。整部经文以“杉” 贯通全文,杉林是孕育神女成长的地方,是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意象,也是族群经验中反复出现的一种原始意象。那么,是什么 原因让“杉”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叙述主题?杉在彝族人的观念中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都可以从文本的叙述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意象理论都关注客体形象和头脑中的形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二者起着桥梁作用的语言。中西方文学意象都要传达特定意义,通过现存的事物来表达隐藏的含义,通过客体意象为主观情感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8.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文学能力”(literarycompetence)。不同“文学能力”的读者会从不同的阅读视点来理解作品 ,从而会使作品中的同一意象产生不同的意义。而这些不同的意象意义同样可以用来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具有点题作用 ,对该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试从两个阅读视点分析狮子意象所负载的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以求解析《老人与海》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9.
变形,是指改变对象的原形的自然形态所作的一种“破格”描写,它是作家在一定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的观照下,根据作品内容的特点和创作主体内在情趣的需要对人物、事件、环境等所作的有别于“常格”表现手法的突破。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必须对创作的客体——生活进行粗细加工,产生各种映象,这些映象,有些与生活的原形叠合,融为一体;有些则根据作家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等差异而产生新的意象,而作家反映在作品中的生活形象大多是作家加工过的艺术创造。这种生活形象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更具有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意象指抽象主观的“意”与具体客观的“象”的统一,是诗人主观审美思想与情感和审美客体的交融,是诗的基本构成单位.孟郊是中唐诗歌革新的代表作家,其诗所表现的奇崛古朴风格与盛唐大异其趣,而构成其总体风格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其意象创造.沈德潜云:“孟东野诗,亦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所削耳.”孟郊自己也说:“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都说明了孟郊诗歌意象创造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群山》是作者丰富生活积累、学者化思想修养和长期艺术探索的集大成之作,是文学朝圣族的重要成员。作品通过马文瑞等的形象塑造,不仅展示了革命的整体魅力,更主要的是揭示其“冰山底部”的壮丽与辉煌,探寻历史演进的根源和秘密。并以其独特的意象构成,意象本质和意象特征完成群山意象的创造,由历史之谜的破译通达整体象征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文学意象的本体分析认为:文学意象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绝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法、写作技巧,也不单纯是客观的物、主观的意,它不能只在心物同一、情景交融这一浅表层次上去理解。确切地说,文学意象是作家艺术家在大脑中构思的文学模型、文学蓝图。它作为一种艺术化的心理结构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在完整的意识活动(包括意识与潜意识)中,借助于贮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对唤醒表象的现实客体的审美表现性(审美价值)的追忆,对曾经体验过的情感生活的回味和对某种未实现的理想的憧憬与向往,它具有创造性、表现性、易变性。  相似文献   

13.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14.
意象与意境是一对姐妹范畴,它们的生成、发展、渗透和演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考察它们的演进历史有助于了解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特点。1 “意象”作为一个独立美学范畴,合成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窥意象而运斤”。它的原始思想渊源实本于《易传·系辞》“立象以尽意”,系指卦象的制作及本质在“尽意”。古人把卦象视为人文之先,故刘勰《原道》云“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人文有别于日月山川天地自然之文,在于它是圣贤仰观俯察、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的产物,有主观神志意识存内,故构思时必先凝成意象,然后方能立象以尽意。刘勰正是依据此理,指出文学构思先是“神与物游”;及至两者交互为用,相与契合,始可“窥意象而运斤”,把观念形象物化为文学形象表达作者的情  相似文献   

15.
三关于“美的规律”客观性论辨诚然,具有审美属性的“对象”客体其审美价值是在审美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但它的表现必然是通过审美的实践。因为美是“对象”客体的“人化”、主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离开“人化”和“对象化”的审美实践,便无从表现。所以,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因为没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实践,也就无所谓“美”,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从严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考察,在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界,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客体是存在的。如明月、朝阳、清溪、泉流与鲜花等等,这些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客体,也有它们…  相似文献   

16.
苏词意象的有机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一词,用于指文学的内部材料,最早见于《文心雕龙》:“玄解之宰,寻声律以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思》)与现在流行的批评术语“形象”一词相比,它更为准确地表达出在构成文学的最基本的材料中“意”的不可或缺。一切写景、述事等所有心曲的外在表现皆可称之为“意象”。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们在谈到文学的基本特征时,往往采用的是“形象说”。然而艺术创造是一种能动的创造,绝不是单纯地对形象的再现,而是在客观事物和思想感情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的意象。“意象”从主观与客观、具体与抽象、创作与欣赏统一的角度,对文学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基本方式作了准确的表述。比兴性、承袭性、多义性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橡树》隐含着"两棵树"的原型意象结构。这一意象结构在中国生成于《诗经》、《孔雀东南飞》与《韩凭妻》等文本中,在西方出现于《圣经》以及斯宾塞、布莱克等人的诗歌中,象征了男女之间的性爱并含有"死亡———复活"意蕴;现代作家沈尹默的《月夜》与鲁迅的《秋夜》则赋予其个性独立的观念。舒婷在《致橡树》中最终完成了这一意象结构的置换变形:在意象构成上,用"木棉"与"橡树"置换原来较为模糊的"两棵树",使意象更为具体而富有张力;在象征蕴涵上,舍弃了原有的"死亡———复活"蕴涵,进而综合了中西文本中的爱情蕴涵与中国现代文本中的个性独立观念,并赋予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识别美、创造美要有相当的文学鉴赏力,即一定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艺术家在创作文本时可运用超现实的想象等手法将主观情感意愿融入对客观事物信息的加工中去,然而文本意义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在其中充当桥梁的审美想象。本文仅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和文学鉴赏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谈起,阐明审美想象力在文学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哈桑所强调的“共时”概念,从“迷宫”、“学术平民化”、“死亡意象”、“人本主义”等属于后现代文学的流行代码来重新解构《红楼梦》,考证《红楼梦》在创作上与当代西方文学保持的某种契合即前瞻性,阐释红学研究中诸多自相矛盾的现象,解构《红楼梦》文本的多元性及其历久弥新的审美奥秘,为其审关选择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