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解是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其他机构或个人根据事实的法律的居中调和下,互谅互让,达成合意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我国调解可分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民间调解(诉讼外调解)和行政调解等等。其中司法调解也叫诉讼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人社厅近日下发文件,要求切实保障广东省元旦、春节期间异地务工人员工资报酬权益,提高欠薪案件处理速度和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鼓励和解、强化调解。建立调解工作指导评价和情况互通机制。推行调解建议书制度,引导当事人就近就地到基层调解组织调解争议。加强调裁衔接,积极开展委托调解和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工作,提升调解协议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对确实无法调解的工资争议,要及时启动仲裁程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劳动争议法定仲裁前置程序大大阻碍了案件的快速高效解决,给有争议的劳动者造成许多不便,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一裁加二审仍未彻底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合理性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8,(12):56-56
一是“提示式”调解。仲裁机构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利用立案前的10个工作日,针对事实清楚、政策清晰,具备调解基础的案件进行立案前调解。  相似文献   

5.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司法资源总量不足,然而社会司法需求迅速膨胀的情况下产生的。司法调解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长期以来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通过对司法调解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研究,不断促进司法调解在我国当前司法环境下的普及,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协调统一,通过对这两种调解方式的有效整合,能够对今后审判方式改革带来一定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仑 《人才瞭望》2013,(10):38-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条、第三条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目的、原则做了明确的阐述: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作为劳动仲裁委员会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和参与处理了一些劳动争议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数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后结案,因此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及原则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劳动人事争议解决模式已不能较好的适应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化解社会风险,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重新审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得失成败、梳理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历史沿革、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现状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对策,对于促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业务操作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统计工作,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统计工作会议。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仲裁工作会议。各省辖市人事局和社会保障局的近50名统计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18日,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3年来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十二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水平,近日,宁夏人社厅统一部署,在全区范围试点推广使用调解仲裁办案系统软件。据悉,该办案系统结合仲裁办案实务研究设计,具备案前调解、案件受理、案件审理、绩效监督、统计分析等功能,涵盖了调解仲裁办案的各个环节,具有案件办理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共享、咨询交流、办案流  相似文献   

11.
民事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原则与制度,在我国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矛盾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人们维权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使得民事调解的相关制度有了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相适应之处,诉讼调解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刘静 《人才瞭望》2010,(3):54-5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化解纠纷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涛 《人才瞭望》2014,(10):8-9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作为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主要手段.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着力解决劳动关系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调解仲裁工作.增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是新时期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 周俊)2017年3月16日,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了2016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通报了2016年下半年全省仲裁院达标验收情况,分析了当前调解仲裁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17年工作.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延光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调解仲裁管理科(处)科长(处长)和仲裁院院长参加了会议.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6家单位做了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调解类电视节目遍布全国绝大部分的省级卫视,这些节目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特别关注”。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繁荣,在促进了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同时,也通过调解纠纷,稳定家庭,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本刊记者)2016年3月29日,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了2015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通报了2015年下半年全省仲裁院达标验收情况,分析了当前调解仲裁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16年工作,郑州市人社局等6家单位做了经验交流发言,河南省人社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刘延光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7.
潢川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在过去的一年.共接待来访720多人次.涉及职工1000余人.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86起.在处理过程中坚持把调解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主线.把调解工作贯彻到案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既高效解决争议,又有效节省诉讼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王斌 《人才瞭望》2014,(6):59-59
2014年以来.潢川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效能建设上下功夫。一是解决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工作基础薄弱、能力不足问题.在各乡镇、事业单位、中小型企业建立了调解委员会.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提高仲裁员素质和能力。通过参加省、市仲裁员培训。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9,(7):42-43
为掌握分析全市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情况。提高全市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审理案件的水平。推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纵深开展,按照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开封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建立重大人事争议案件报告制度、人事争议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和定期报送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统计报表等三项制度。市仲裁办将结合自身工作和县区报送情况,及时汇总,报送省厅,为上级部门指导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将定期对县区报送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对县区仲裁机构的年度考核,  相似文献   

20.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郑州的三月,春风拂面.草木吐绿。2010年3月19日,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巡视员王平均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解仲裁管理处处长李鹏举同志主持会议。郑州、洛阳、安阳等省辖市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