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是明代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一位颇有影响的思想家、平民教育家。从王艮年谱的记载来看.“百姓日用之学”是他讲学的中心议题.且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然而,当今哲学史家们对“百姓日用之学”是见仁见智,众说纷呈。笔者认为,为了对王艮哲学思想做出正确的评价.首先要弄清“百姓日用之学”的内函和实质。朦胧的唯物性判别一个哲学流派,根本的标准是恩格斯提出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态度。如果我们从世界观上进行考察.就会发现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应属于唯物主义范畴。  相似文献   

2.
学术简讯     
今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平民教育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逝世450周年。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江苏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江苏省哲学学会和盐城市,东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于11月28日在王艮的家乡—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召开了王艮和泰州学派学术讨论会和纪念会。在讨论会上对王艮和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了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布衣学者,他虽然没有大部  相似文献   

3.
齐、刘二同志在《哲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和第九期分别发表“一评”和“再评”“物质和精神相互起决定作用说”以及在《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年第七期上发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起决定作用’说背离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等文中论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觉得很受启发。但是,刘齐二同志却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对生产力也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说成是“新的观点”,并歪曲为“相互起决定作用”的观点。我们认为,这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首先,我们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也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正面临一项新的任务,就是进行一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对于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小平同志也讲到:通过这次改革之后,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这次改革不是个别方面,城市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方面的一场革命。但这个革命同“文化大革命”那种“革命”是截然不同的,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而是在生产关系内部,对生产关系某些不适应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小科学”及其在中国科研体制改革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当代小科学”及其在中国科研体制改革中的历史地位赵红洲本文从科研生产关系的角度,对“当代小科学”的基本概念提出新的界定方法,对“当代小科学”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做了科学学的阐述,并且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科研生产关系的超前现象,认为它是造成中...  相似文献   

6.
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明理学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再到泰州学派,经历了从"理本论"到"心本论"再到"身本论"的转变。泰州学派的崛起,既对王阳明心学起到传播推广的作用,又导致了王阳明心学的最终解体。泰州学派的开山始祖王艮的学说思想大多取源于王阳明心学并有新的发挥,凸显了一种平民性、民间性的价值取向。王艮的美学思想贯穿着平民主义精神,进而铸成一种平民主义美学。而王艮诸弟子之学理正是王艮平民主义美学的逻辑发展,这就是:一旦承认人的天性的合理性,也就得承认"人欲"的合理性;一旦承认"性"、"理"一体的本体性,也就得承认"人欲"的本体性。就此而言,明中叶以后波澜壮阔的启蒙文艺思潮中蔚成风气的平民化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分明是王艮倡导的平民主义美学的一种必然延伸。  相似文献   

7.
王庭东 《齐鲁学刊》2004,1(1):136-13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科技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通过专利保护而被异化为一种投入产出活动,这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反过来科技创新活动又异化了生产关系,从微观层次看它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适应科技创新并对此几乎形成垄断;从国际经济关系看,在当代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新的依附。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采取对策来应对这种异化。  相似文献   

8.
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陈寒鸣王艮及其所开创的泰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特色,在于其以阳明心学为契机,将儒学由庙堂之学变而为民间之学、由经院之学变而为大众之学①。兹从政治思想史角度对王艮、何心隐的世俗化儒学思想予以论析。一王艮(1483──15...  相似文献   

9.
<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必然性根据唯物史观,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的出现,总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的必然结果.同样,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提出,也决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胜利,相反,它却在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首先取得胜利.这些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都比较低,而且很不平衡,具有多层次结构.与此相适应,它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体制,就根本不可能实行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精神生产关系涵义精神生产关系,在最一般涵义上是指人们在进行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活动的社会控制结构以及相互交换这种活动成果的社会方式.它在内容上至少涵盖了以下几个展开着的环节:1、精神生产关系首先是指人们对精神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占有权.精神生产得以进行的首要条件就是精神生产者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在哲学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而这又集中在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特别是对生产关系的理论有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改革固然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质变,但改革的全面系统性仍不能不首先体现在对生产关系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上,随之,也必然要求人们关于生产关系的观念来一次更新。所以,对于什么是生产关系?它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它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各要素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些重要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界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力反映的是分工协作下的劳动者和自然的关系,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的解释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艮作为明代中后期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思想史家在论及泰州学派时不能回避的人物.在前人对心斋的思想和学术活动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利用现有的安丰王氏宗族材料[1],从明中后期社会和政治的变动、王艮家庭的兴衰[2]、以及王艮后人的思想和实践等角度出发,考察分析王艮及其后人的宗族建设.建设安丰王氏宗族,是王艮及其子孙士绅化努力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实现地方教化的方式之一.通过对王艮家族经营的个案研究可进一步厘清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士绅与地方教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宗族发展所受到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一、从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加大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比重(一)民族地区落后的生产力状况要求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首先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落后性。所谓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其实质就是指不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就不能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坚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从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我们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是作为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矛盾的发生和发展,是与社会自身发展运动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因此,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将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严格地区别开来。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初期阶段,由于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而又必须承继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既存的生产力水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矛盾的发生主要是新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旧残余的斗争,以便巩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的转变①恩格斯指出 :“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 ,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 ,就是说 ,要求人们去研究它”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里所说的“现实的基础” ,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表现。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 ,首先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冲突和阶级斗争进行深入考察 ,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关键 ,也就是说 ,要实现这个转变 ,首先要实现哲学的变革 ,马恩创立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原理,是我们进行经济改革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使之不断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要从生产力的状况出发,研究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实际内容。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最根本的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本性的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首先是指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本性和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最根本的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本性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大工业为标志的社会化生产力和生  相似文献   

18.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生产关系战略”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首先要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他还说,“你们爱研究生产力,我的兴趣则是来研究如何改变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注意很少”①。  从毛泽东对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概括可以看出:毛泽东承认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由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他着重强调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发展生产力所起的反…  相似文献   

19.
普及大寨县,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斗任务。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飞跃发展的阶段。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指出,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这是因为,只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为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搞技术革命,开辟广阔的前途。解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土地改革,合  相似文献   

20.
社会自我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辩证法将发展的动力赋予事物内部,从而得到了科学而彻底的发展观。当我们把这种发展观投向社会时,视野出现一新的视角,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社会自我批判和超越。一、社会自我批判的理论生长点长期以来,人们持这样一种传统观点。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必然导致新的生产关系以及在新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上层建筑基本适应并保护生产力的发展。当上层建筑由基本适应变为基本不适应或完全不适应并阻碍和破坏生产力发展时,一场新的伟大的社会革命就要到来并果然到来了。结果是,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