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女性就业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试图改变既往对女性就业研究多侧重城镇妇女就业的做法,对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在内的中国女性1980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做了初步描述和分析。作者尝试用性别分析的方法,从女性就业数量、女性就业的产职业结构、女性的职业流动、在业女性的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妇女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1982、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我国女性相对于男性较低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为改进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四省市农村妇女基本状况及其生活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中国14省市农村婚姻、家庭调查所得3027女性个案资料分析了农村妇女生活基本情况。随着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妇女普遍参加生产和经济活动,妇女的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提高,因而在家庭中的发言权也有所增加。但女性受教育状况仍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全部被调查女性中文盲占36.3%。被调查女性中77.5%从事种植业,目前种植业在农村仍居于收益较低的行业,从事各种专业和进入乡镇企业的妇女仍属少数。调查表明农村家庭的当家人绝大多数还是男性,丈夫对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仍较大。半自主的婚姻占绝大多数。重男轻女的生育意愿普遍存在。农村妇女在争取婚姻完全自主、离婚自由及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尚面临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年妇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比例较大的群体,由于自身特点,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与男子不同的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遇到不同的问题。对我国老年妇女的现状、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进行专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我国老年妇女的人口特征1、老年妇女人数多,比重大在总人  相似文献   

4.
女性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尤其在高龄阶段。200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338万,女性人口达到6660万,性别比为95.17;80岁以上人口中,男性为455万,女性为744万,性别比达61.16。老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年妇女问题。从社会性别视角看,老年妇女的经济自立程度普遍较低,处于弱势地位。在二元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城乡老年妇女的差异显著。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只在城市中建立。另一方面,城市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水平虽然较农村高,但是,城市的消费水平也较农村高。一旦失去收入保障,城市老年妇女面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本文聚焦城市老年妇女的经济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长沙,湖南省省会城市,女性人口288万,占全市人口的48.4%,其中城区女性92万。随着城市 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区妇女在婚姻、家庭、就业等方面的权益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长沙市妇联 将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列入工作重点,通过技能培训、推介岗位、社区安置、引进项目、扶助创业等 多种途径促进妇女就业,仅去年一年,长沙市1万多名下岗妇女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衡量妇女在婚姻家庭地位的指标体系,应由婚姻和家庭这两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指标共同组成。并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内容,提出了可以由哪些指标来分别组成这两个指标体系。在婚姻地位中,提出要把对婚姻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妇女在婚姻中地位和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应该对这个主观感受的指标作合理的客观验证。在家庭地位方面,提出家务劳动分担状况能否作为衡量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指标,需要通过数据进行分析论证,需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本文用上述观点,从婚姻和家庭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本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安徽省的相关数据。对上述的两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区就业对妇女能力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妇女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当前社区就业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妇女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此.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完善社区就业。促进妇女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如前所述,在本次调查数据中,可以用来衡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几大项指标,本文受篇幅的限制,只就用家务劳动分担状况作为衡量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女性上班族结婚之后,有的继续全天候忙碌,成为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全勤上班族;也有一些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做全职太太。  相似文献   

10.
女性教育问题是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妇女受教育状况是影响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理论为女性教育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当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性关系,阐述当前女性教育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女性教育发展进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月芳 《职业》2015,(10):40
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对女性身体健康更加的关心,女性身体的健康程度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生活,更影响着整个家庭并间接的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加大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关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妇女在围绝经期间,身体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从而严重的影响着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并产生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妇女健康问题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与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方法来缓解这一阶段女性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从而提高妇女生活质量,营造更加和谐的生活氛围,能够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首先对围绝经期的妇女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对社区妇女的保证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女性在结婚后被定位为以服务家庭、相夫教子为主,其就业方面存在一种"M形曲线"现象。本文试图以东京医大篡改女考生分数事件为切入点,运用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内容对日本女性的就业状况进行解读,以期参考日本政府在改善女性M形就业曲线、促进女性就业方面的经验,为解决我国女性目前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妇女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由于社会的进步、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老年妇女的思想观念获得了快速的转变,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正在增强。但是,作为中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员的老年妇女,其社会及家庭地位仍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中,笔者试图就老年妇女在家庭中的多重角色的扮演及其社会作用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代,都有不少女性退出职场为家庭全心付出,她们往往没有家庭工作的对价薪酬,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们囿于家务的繁杂而没有社交和自我,于是,全职太太成了“最危险的职业”……  相似文献   

15.
谢无量关于女性家庭方面的思考集中体现在其所著的《妇女修养谈》之中。该书内容显示:一方面,谢无量对传统家庭观念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他依然认为服务家庭是女性天然之职责;女性的家庭性格应该以忍耐、服从为主。可以说,至少在家庭领域,在谢无量那里,女性并未摆脱第二性地位。对谢无量女性家庭观念的研究,既可以加深对谢无量女性思想的研究,也可以丰富对五四时期女性家庭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刊“情与法”、“维权信箱”栏目开办以来,接到不少咨询信件和咨询电话,反映婚姻家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其中,家庭暴力问题突出,性骚扰现象严重。据权威部门调查,有16%的女性、9.2%的男性承认被自己的配偶打过,有14.4%的男性、7.9%的女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这表明,妇女是配偶间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70%以上的女性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但有半数选择沉默。住房、存款、土地证书上的署名多为丈夫,其次是父亲,这表明男性在占有家庭财产方面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为妇女在家庭中财产权利的受侵害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此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女职工权益受侵害、出嫁女没有承包土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表明,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在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这个范围中,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常见诸报端的“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就是性别不平等在职业市场中的一个真实写照,事实上这个提法本身,就揭示了女性特别是广大劳动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比一般男性提前10年进入难就业阶段的尴尬处境,根据歧视就是不平等、不一样的最普通定义, “40、50”现象的出现,无疑已经验证了性别歧视特别是就业歧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苏姗娜 《现代妇女》2013,(10):27-27
农村集中居住是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农村集中居住后妇女的就业问题越发显得重要,农村集中居住后当地政府通过努力创新留守妇女就业模式,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渠道。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集中居住后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困难问题和解决集中居住后留守妇女就业的建议两个方面出发,以期为苏北农村集中居住后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西藏、四川和甘肃藏区十个居委会或村的藏族家庭经济水平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藏族社区家庭规模、职业结构、文化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异同,对农牧区机械化和市场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校持续的进行扩招,这就使得大大的增加了就业人数,"就业难"作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仅成为了政府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家庭也对其倍加关注。本文首先就是以学生的就业情况为出发点,研究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以职业指导工作的过程、内容、方法为主线来分析职业指导对于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