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地方积极探索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其中,整体性传播整合了多样化的"非遗"资源,契合"非遗"整体性保护的思路,同时节约了传播成本,因此成为各地最常见的传播方式。然而,整体性传播也存在忽视个体差异的问题,而且在具体操作层面往往会出现盲目性和机械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应该针对具体的传播对象和受众群体,将整体性传播与分类化传播结合起来,处理好传承与传播的关系,处理好传播中各种角色间的关系等问题,形成在各方推动下既讲经济效益又注重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理想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传统戏剧类的非遗保护应标举活态思维。中国传统戏剧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生长机制,同时也面临着受众市场变迁的挑战。传统戏剧在积极应对市场化报偿机制介入的同时,更要明确其在地域文化和民间生态中的生存现实,从而才能在民族文化认同与现代市场消费机制的互动中寻求良性发展,复归活态的非遗保护生态园。  相似文献   

3.
当前,传统文化面临如何适应数字化传播环境、满足新兴受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挑战。当下勃兴的参与式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要以参与和体验吸纳最广泛受众,以优质文创产品激发受众的参与需求。大力培养参与型受众,不断提高受众的创造力、传播力和理性参与精神,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动力。积极培育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态空间,创设能够吸引受众积极参与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和传播方式也日益多元.其中,文化创意产品以其特有的艺术呈现形式,使"非遗"在传承、传播上更加生动和直观.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新的方式,其核心就是在传统的文化精髓中再注入创意理念,让各自价值充分展现并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刘水平 《学术研究》2007,(9):125-128
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促成了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体的形成,各种媒介文化形式的竞争使过去那种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化生产模式让位于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生产模式。受众成了当今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同时,在现代性话语的论争当中,被动的受众观逐步让位于主动的受众观。而当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则直接导致了旧受众的解体和新主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蟳埔女是指生活在福建泉州蟳埔村的渔女,她们独特的穿戴习俗是由特定的海洋环境,特殊的海洋生产方式形成的,也是由其当地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作为"非遗"的蟳埔女服饰,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同时也体现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多元性。文章从传统与时尚设计相结合,数字化设计传播,服饰文化的旅游,新海丝之路的建设等方面探讨"非遗"蟳埔女服饰习俗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7.
央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当下书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非遗,阐释其中的时代价值,通过非虚构的纪实方式,强化此类影像的真实性。其目的旨在强调中国非遗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拉近当下受众与非遗的认知距离,使受众重拾了解非遗的兴趣,从而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以技术为主要驱动的变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带来各领域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技术走向成熟,数字文化消费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VR、AR、移动APP、网络直播等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逐渐应用到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当中,使受众得到了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近年来,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化传播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沉浸式传播视角出发,对数字化博物馆中的文化传播加以分析,并探讨在数字化博物馆虚实交叠的时空环境中,受众身体的"在场"与沉浸心理感知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可知,产业化是"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鉴于"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的几种争议,依据项目自身文化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全部产业化、部分产业化、非产业化三种类别."非遗"产业化应该主要追求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传承和文化资本不断积累的社会利益.由于"非遗"项目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其存在状况和市场价值等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与原则,以符合产业化模式的构建规律.  相似文献   

10.
手机是媒介,也是一种消费品,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标志。庞大的手机用户数量不能简单归结为手机普及的结果。在"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下,分析受众的媒介需求,考察手机媒介的特质和传播优势,多视角考察受众对手机媒介的选择,结果表明,手机媒介是广大受众的优选媒介形态之一。然而,受众对手机媒介的需求、选择和使用的过程并非绝对的理性,也可能仅仅是跟风和从众。  相似文献   

11.
现代广告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它既有商业性,又有娱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广告文化的批判在于它的“虚假性”,即广告消费的虚假性、大众需求的虚假性以及文化幸福感认同的虚假性。广告文化的真正负面性在于:广告传播助长了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媚俗的广告传播异化了社会价值,导致受众价值判断迷惘。  相似文献   

12.
"非遗"音乐文化引入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课堂,这是实现"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并已经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体系"是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非遗特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非遗"项目的合理选择,构建地域性特色学科,并重点实现"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众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报纸作为民众精神消费的重要对象,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适应受众的多元消费诉求。作为传播消费文化的载体,报纸体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其内容生产应根据受众的消费需要而调整,尤其是都市报、晚报的生成和发展最能体现其消费性的价值导向。报纸消费信息的增多极大地满足了消费时代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展示了消费社会的丰裕景观。  相似文献   

14.
韩桂英 《理论界》2014,(7):47-4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是阜新市"非遗"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中,以蒙古贞(也称蒙古勒津)蒙古族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非遗"为众多。本文认真总结了蒙古贞"非遗"挖掘、保护的阶段性成果,揭示了当下蒙古贞"非遗"挖掘、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站在阜新市全市"非遗"工作的角度,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蒙古贞少数民族"非遗"挖掘、保护的有效对策,有望为蒙古贞少数民族全力推进"非遗"挖掘和保护工作,尽一份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已引发我国学界的广泛关注。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由于其研究过程注重以"他者"的视角来反观、诠释和重构文化,使其既具有对文化的人文关怀,又具有应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因此成为了"非遗"研究的基本学科起点。以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非遗"进行发掘、解构和重构,实现民众对"非遗"及其生态系统的有效认知,搭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是包括人类学在内的"非遗"学者群体应有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生态是鲜活的且具有历史性的系统,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轨迹及其在当下城市文化中的生存状态,都与城市特定的文化生态紧密关联。从文化生态视野出发,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梳理"非遗"历史发展脉络,而且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审视当下"非遗"保护的理念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影像传播是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非遗"影像传播验证了这一观点.上海世博会通过影视影像、虚拟影像、动画影像等传播种类,有效地展示了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城市风貌.合理应用传媒影像、影视影像、"表演"影像等多种传播途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展现,将有助于实现影像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张小军  徐琨 《河北学刊》2014,(2):216-218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加,音乐类"非遗"项目也随之增加。因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保护,深入探究河北省音乐类"非遗"特色品牌文化的构建,以期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媒介环境、受众与媒体公信力下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公信力下降已成为世界各国媒体面临的一大问题.媒体公信力的下降不仅是媒体自身的责任问题,而且受传播的社会环境、受众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中国媒体的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媒体功能调适、文化多元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还与受众的社会生活状态、意见领袖的作用、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与媒介功能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等非媒体因素密切相关.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要辩证地看待和客观分析.只有充分重视和加强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的非媒体因素研究,才能标本兼治,实现提高媒体公信力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秦树景 《东岳论丛》2019,40(8):41-49
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是我国非遗保护运动的一项重要策略,旨在将非遗项目纳入所在地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遗产所在地本土性现代化发展的实现。其中涉及到的文化权利及其兑现问题在实践中成为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持续展开的关键一环。因此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内涵是什么、当前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兑现程度怎样、如何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落实便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