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阐述股利政策的股权结构理论,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函数非线性回归两种实证分析方法,考察2001-2003年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存在"U型"关系,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成反比,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政策转移现金的现象,股本规模及股权相对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取利益的“隧道效应”是否减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是否加强,现金股利政策是否降低了代理成本。文章选取两类公司作为样本,一类是2008和2009年沪深两市股改对价的非流通股全部解禁流通的公司,第二类是股改后全流通首发的上市公司,选取2008和2009两年的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出:体现股东构成变量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均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线性回归模型,以我国2008~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成长性的角度考察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公司现金流入多,则保障程度较高,就会相应多支付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索了董事会独立性、多重独立董事身份、独立董事任期对现金股利支付可能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可能性有正向影响,多重独立董事身份、独立董事任期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可能性有负向影响;研究不仅丰富了公司治理的文献,而且提供了正确理解独立董事对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杨汉明 《统计研究》2008,25(8):65-68
 本文建立了现金股利与企业价值的联立方程,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下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支付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韩勇  干胜道  张伊 《统计研究》2013,30(5):71-75
 本文从现金股利政策的角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情况。首先回顾了该方面的相关文献,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现金股利政策可能存在的关系;接着对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以 2007至2010 年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正Jones模型,将上市公司的应计利润分解为正常应计利润和非常应计利润,以此研究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选择不同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同时分配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公司最有可能操控应计利润以提升会计盈余,其分配的股票股利更多的来源于其盈余管理的产物———显著为正的非常应计利润。更进一步两两对比的二元逻辑回归显示应计利润越多的公司有分配股票股利和用股票股利替代现金股利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经典财务理论的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股利政策认为股利的具体支付形式不会影响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因此,股东对现金股利与非现金股利形式并不表现出任何偏好。但是现实世界不仅存在非有效市场,而且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对经济活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人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当公司的现金储备遵循双边跳跃扩散过程时的最优股利支付问题.考虑股份制公司,公司管理者选择一个股利策略,使股利的贴现值的期望最大.用带漂移的布朗运动和两个复合泊松过程代表公司现金储备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利用随机控制理论,特征化了最优公司价值,并说明最优股利政策是一个障碍策略:当现金储备小于临界值时,不支付股利;当现金储备大于临界值时,将超出临界值的部分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大股东控制影响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琦  许俏晖 《统计研究》2009,26(11):93-99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内部治理机制特点及外部治理环境,从大股东行为的视角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加入年度控制变量、行业控制变量和公司财务特征控制变量后,对三项反映大股东行为特征的因素,即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和制度环境因素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持有较多的现金,大股东的高持股比例是其占用企业资金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基础。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因遭受较强的外部融资约束而持有较高水平的现金。此外,制度环境的发展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表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公司持有较多的现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与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公司治理角度,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现金持有与股权结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国家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关系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石美娟 《山西统计》2003,(10):62-63
本文分别介绍了稳定增长股利、固定股利、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和剩余股利政策四种股利政策的优缺点和理由,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制定股利政策时所受到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提出了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股利政策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股利政策的基本内容1、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认为 ,企业发放多少股利并不会引起股价的变动 ,不会影响企业总价值。因而 ,无论是股东还是经营管理者都认为股利无关紧要 ,无论它以股利形式还是股价增值形式出现对股东的收益都是相同的。这种观点的成立 ,需要以下几个假设条件 :①新股发行没有成本 ,所以可随时通过筹资来弥补现金股利发放造成的资金缺口。②没有税收问题 ,或者股利与资本收益的税率相同。③公司的投资决策不受其股利政策的影响。④拥有现金流量多的公司不会将资金投资于差项目。如果没有以上假设条件 ,股利无关论就不成立…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61年Miller and Modigliani提出了著名的"股利无关论",构成了股利政策的理论基石,然而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并不存在符合完美市场的条件,股利政策的效应、动机和缘起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  相似文献   

16.
何辉  尹音频  张清 《统计研究》2011,28(6):11-15
 内容提要:股息红利所得税(以下简称股利所得税)是我国政府调节证券市场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在当今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态势下,对股利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从平均税率累进性和税前税后基尼系数的角度,在理论方面分析了股利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实证方面,利用中国2000—2008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股利所得税平均税率在城镇不同收入组之间都具有累进性;第二,城镇股利所得税的税后基尼系数小于税前基尼系数,即股利所得税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第三,股利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因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第四,降低股利所得税率导致股利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了当股利所得与资本利得之间存在税收差异时,企业的最优股利决策。研究表明:企业在经营的初始和结束阶段都不宜发放股利,而经营期间分配股利的长短由税收差异的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18.
股利分配政策是指公司赚得的当期盈余中 ,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有多少保留下来准备再投资用 ,以便使未来的盈余源泉可以继续下去。股东既希望分红 ,又希望每股盈余在未来不断增长。两者有矛盾 ,前者是当前利益 ,后者是长远利益。因此 ,如何制定股利政策 ,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 ,便成为公司管理层应做好的一项决策。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1、法律因素 :( 1)资本保全。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 (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 )发放股利。 ( 2 )企业积累。《公司法》规定了股利分配顺序 ,即公司当年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 ,…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风险凸起的环境中,现金流控制至关重要。现金持有虽可保证债务偿还,更可抓住投资机会,但同时带来持有机会成本,两方面的平衡成为决策的出发点。考察了资本结构对现金边际价值的影响,揭示权益投资者对公司现金资产的价值评价。结果表明:现金边际价值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杠杆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融资约束的出现而增大;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边际价值明显低于美国公司,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具有提高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