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为一。与此相应,“自然无为”就成为道家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有二:一是顺应自然,二是勿强行妄为。以此为根据,道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生态伦理规范,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道家生态伦理对于现代社会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道家哲学蕴含的环境哲学意义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诠释:一,道家以“自然”基因定义了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方向和模式;二,“自然”即自然常态的省略表述,这可以用来探索和建构广义的生态哲学;三,道家肯定自然万物具有“内在价值”,为实现深层环保确立了价值哲学根基;四,道家提出了“玄德”和“无为”的理论,为人类的超越和自律指明了出路;五,老子慈爱万物的理念,丰富了环境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思想是我国道家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精神,不仅揭示了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人类观念形成的总法则,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内涵。道法自然将自然与无为联系起来,提倡淡泊名利,热爱自然,返朴归真,这些道家伦理所特有的智慧,对当代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汉后开始以儒家为核心和主线,但是,其逻辑源点和演绎进路却在汉前,汉前政治伦理经历了“神教→宗族→诸子→法家→道家”的重心转移过程,这一辨争、探索和筛选过程,对于后来儒家的胜出至关重要。“夏商→西周”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奠基期,神教政治伦理向宗族政治伦理过渡,完成了政治伦理“天道”向“人道”的转变;春秋时期虽然天崩地解,但是,政治伦理仍在沿用宗族伦理;战国时诸子伦理兴起,宗族政治伦理开始松动,在诸子伦理的政治纷争中法家最终获胜;面对秦二世而亡的残酷事实,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反省后开始真正走上了历史合理性的路径:阳儒阴法———儒法两家软硬、外内结合共同维护传统社会政治秩序,结束了漫长的摸索期。  相似文献   

5.
彭公亮 《云梦学刊》2001,22(6):31-34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种“非血缘”的亲和与相通,这尤其体现在中国道家的“道”的本源性意义与海德格尔的“Ereignis”的本源性意义的相通。“Ereignis”可以译为“自然”。  相似文献   

6.
人伦坐标与伦理秩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伦坐标与伦理秩序樊浩“人伦”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最重要的元素;是现代伦理精神建构的基础;同时又是现代伦理困惑中最基本的困惑。在任何伦理体系中,“人伦”都是建构的基础。因为,伦理作为人伦之理,首先必须给人伦定位,由此才能从中引伸出伦理之“理”,没有这...  相似文献   

7.
洪涛 《江淮论坛》2004,(5):78-84
如何抵达一个自然人生是道家文化的中心课题。从老庄出世间的“无为”自然到郭象即世间的“名教即自然”,道家完成了其自然人生的理论建构,达到了其理论所能开掘的历史限度。但在高蹈出世与和光同尘之间,自然的畅想最终还是落入悖论式的困境中。在中国思想史上,这一解决问题的理路及困境曾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8.
“自然”观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但其地位不仅未被正确认识,而且往往为人所误解。“自然”这一老子提出的关于事物生化本因论的范畴,其涵义即“非他使然”的“自己而然”,它是道家之“道”的特定内涵,是诸如“有为”、“无为”等重要哲学命题的基据。从实质上说,老庄的“自然”观是一种物“自然”观念;以物“自然”为法而匡范人类,则是其哲学目的,这也正是其理论缺陷之所在,同时又是老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逃不脱“见弃于当途”这种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唐少莲 《船山学刊》2009,(3):185-188
道家以“道德”为本,“道德”的哲学化历程是一种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形上学建构。作为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道”只具有超越形名的本体、本原或本根的意义,很难理解为“规律”、“准则”、“共相”等知性思维的产物;“德”以“得道”为内涵,与“道”具有本体论上的同一性。而“道”取代“天”成为道家思想的形上根源,与其本义“道路”有关,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我们指明一条“道路”,揭示一种合于“道”的在世方式。  相似文献   

10.
屈原和梁启超在人格建构方面有很多的可比性:“志于道”的政治追求,“美善合一”的伦理体验,面临生死考验所表现的“上下求索”、独立不惧的精神风范。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其动力来源于“以道自任”的传统信奉。尽管屈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梁启超曾儒佛并举,但他们始终把儒家文化作为自己建构理想人格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