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数字     
正80场由市人社局、市教委主办,市人才服务中心等承办的"上海市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于1月11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标志着上海市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另悉,市人才服务中心还将联合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行业人才中心、公共就业机构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80场。  相似文献   

2.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发出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通知提到,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部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而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那么,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该怎么求职?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4.
《成才与就业》2011,(13):126-127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简称。上海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一批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及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年~3年,服务期满后,这批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可享受一定的优惠。“三支一扶”的招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外省市高校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宁事 《金陵瞭望》2009,(9):39-40
与全国一样.今年南京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今年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达到20万人,比去年增加2.4万人:南京籍毕业生4万人.比去年增加5000人。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前。今年前2个月.我市毕业生签约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  相似文献   

6.
王星予 《社区》2009,(16):14-15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OO9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大学生高达1000万人,其中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10万。原本“三峰叠加”的就业局面.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使得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进社区、下基层。2009年3月.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在《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中指出,实施“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项目,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其实.大学生进社区.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大学生本人和社区都有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高中后教育层次,培养生产阶段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录取新生,对象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和往届高中毕业生,还有参加成人高考的在职人员。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或3年,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的高等职业学校.基本修业为5年。  相似文献   

8.
一夏 《成才与就业》2014,(1):122-122
毕业是道坎。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讨论尚未落幕,2014年高校毕业生“更难就业季”的统计数据已经新鲜出炉——据媒体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资料统计,200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3%,总体就业人数较去年增加了16%。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上海市累计有2.5万家用人单位通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发布招聘岗位91.6万个,94.5万人应聘求职,劳动力市场供求比率为0.97,劳动力供给仍然大于岗位需求。那么,如今应届毕业生求职究竟面临怎样一个环境?目前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与考研的关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法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动机进行调查,就应届生就业期望与考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就业期望是引发高校应届毕业生考研动机的重要因素,并影响考研方向的选择,决定考研的动力;同时,考研也进一步提高了应届生就业的期望值。高等学校应主动承担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毕业是道坎。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讨论尚未落幕,2014年高校毕业生"更难就业季"的统计数据已经新鲜出炉——据媒体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沉重的就业压力面前,各路人士再次开始给大学生们进行一年一度的"就业指导",媒体也再次一年一度地报道各种就业励志典型案例——有人每天极为辛苦地在各地奔波参加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陆续启动,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海啸波及中国。在就业大军中,长期以来引人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冬天也感到了些许寒意。已经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在已经开始的校园招聘会上,来招聘的单位没有往年多,需要的名额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3.
新政新规     
《山西老年》2009,(8):66-66
新政新规到中西部工作国家代偿学费教育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从今年起,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22个省市基层单位服务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值年底,在南宁市的各大招聘场,应届毕业生们又开始四处奔波,寻找着就业机会。据悉,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人。在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他们将面临比往年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而作为正在找工作的广西大学生们应该持何种心态去迎接挑战,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学伟 《成才与就业》2023,(S1):56-59+88
从2022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就已超过1000万人,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小压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亦面临诸多问题。在当前时期,只有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本文从当前高校毕业生自身心理变化、高校和社会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来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并从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国家政策等多方面探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毕业两个月之后,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是17.6%,其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我国新增劳动力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截至2006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二○○六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百分之四十九点八一,不想马上就业的占百分之十五,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七点二五,那就是110多万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江苏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昨天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今年江苏省将确保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通知规定,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并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的,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当年新招用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相似文献   

19.
读图     
《成才与就业》2011,(12):2-2
上海市教委:今年毕业生14万 用工需求19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日前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就“2011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政策”与网民互动交流。印杰表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于往年,直接就业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4万人,而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掌握的信息,用人需求已经达到19万人。因此,对于上海高校毕业生来说,岗位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成才与就业》2015,(4):63-63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2014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85%,同比略有提高,制造业成为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最高的行业。据统计,在今年近17万上海高校毕业生中,专科(高职)就业率最高,达96.10%,本科生就业率为95.94%,研究生为9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