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商凤艳 《新天地》2011,(12):313-313
我在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就在“活”字上下功夫,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自主学习,变教师总结为师生共同总结,创设问题进行讨论,留课外实验,让学生备课等。诱导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在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师生共同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个别学生的思维灵感,带动全班学生“动”起来。通过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喜欢。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反复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方法不妨可叫做“五动教学法”。宋人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训学斋观》)。朱子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经验,他这个读书“三到”是颇有见地的。但时过近千年,为了适应现代的要求,应在“三到”的基础上前进一步。要使学生眼、耳、口、手、脑“五到”,或者说“五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反复地动眼读,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这样,就能多方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读、听、说、写、想(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启动+促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以便真正学好和用好英语。  相似文献   

4.
让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发现,让学生的心里充满了发现的“惊喜”与“激动”,这就是语文课堂的“发现之美”,是学生灵性的彰显,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鉴赏能力也在此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经验.这节课是认识时间中的整时和半时.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课堂上的数学学习就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因此.在整节课的设计中设计者以生活为依托,以操作实践为第一。让学生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在“动”中发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规范过分,严谨有余,授课时一板一眼,有条有理,无懈可击。这种“密不透风”的“严谨”,把学生的脑袋当作容器,塞得满满的,学生没有什么自由思考的时空。其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下一点“空白”。可以“虚实相生”.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生出“实”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给教师的建议》)笔者以为,讲究“空白”艺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是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韦爱清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Z1):151-152
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农村初中实施新课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小处入手,“每节课都让学生有一点收获”;注重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语文”。农村初中实施新课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辩论,做到动而有序,有针对性地去质疑、探究问题,真正学而所获。  相似文献   

8.
刘新爱 《新天地》2011,(12):293-293
为了遵循现代教学规律,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得到发展,我校教师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贯彻“多学习、多交流、多练习、多展:示”的理念,逐步探索出了“自合三步”教学模式。即一节课内“学、展、练”三步教学环环相扣,每一步中既有学生个体的“自动”,又有小组的“合作”,“自”而不散,“合”而有序,让优等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学困生够得着。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任敏娟 《新天地》2011,(12):109-110
一、教材依据 本节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二节:罗斯福新政。二、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先秦动量范畴的表达式“数词+动词”具有表达功能上的歧义:可表动量,亦可作为一种从陈述到指称转换的功能结构式。这种蕴涵两种功能的单一结构式在表达上违背了话语交际中的“足量原则”,因此“数+动”结构要么单袁动量,要么只是作为一种从陈述到指称转换的功能结构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数+动”结构选择了转变语序——“动+数”结构表动量,在词汇层面,“数+动”结构保持了其造词功能(陈述性〉指称性)。但是由于“数+动”结构在文言中表动量的优势语序不可能完全退出表动量功能的语序集合,在动量范畴演变过程中“数+动”依然存在,在句法层面单表动量范畴的语例增多,在动量词范畴成熟后,“数+动”结构的数词与动量词结合成为普遍用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好还要写得快。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写老师就是“三课”——深夜备课、带病上课、为“我”补课;写好事就是“三子”——车上让位子、上坡帮推车子、街上捡皮夹子,这种境况让语文教师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让学生易于动笔,进行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内部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郝素珍 《新天地》2011,(10):75-76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质疑、解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古今中外伟人们的成功之道,无不是从求异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力争让学生自己独立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求异思辨、发现创新,并鼓励学生“多嘴多舌”,“异想天开”,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对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浮力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教材进行了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三部分组成:使“浮力”概念的引入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过程;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探究总结规律;创设情景,让学生从探究中纠正错误认识,深化概念,掌握规律.  相似文献   

15.
顾明高 《新天地》2011,(12):137-138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学生各种条件的改变,老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技巧等也得随之改变,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学习方式包罗万象.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知过程,将数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内容的安排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发展、并能终生受用的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尽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灵活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思想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走入了操作的误区,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只停留在身体动作方面,根本不顾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让自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就是“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笔者认为“先学”是关键,只有学生有效地“先学”,“教”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先学的有效依托则是学生对文本的自读自悟过程。因此,笔者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超前学习,依如下九个步骤做好自学笔记:  相似文献   

18.
王宝芹 《新天地》2011,(11):348-34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写作也应强调人性化,体现趣味性、孕育人文性,更注重过程性、开放性和发展性,让写作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让写作成为学生的愉悦的智慧之旅。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互动式教学植入课堂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的能力。通过设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的课堂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推到主角的位置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知识“活”起来。互动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发现,逐渐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形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的全新教学局面。结果表明,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拓展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