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小小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电影,那时候她年纪小,家又在电影院旁边,检票的叔叔就不拦她。那时候任小小常常坐在电影院的最后一排,因为最后几排常常是不用对号的,任小小坐下了,就没有人赶她了。  相似文献   

2.
洛小雨常常想起颜晓。 颜晓是自己的大学同学兼死党。颜晓漂亮,白皙的皮肤,粉色的嘴唇,挺挺的鼻梁,就连笑声也温柔旖旎,颜晓的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美,周然常常说就算把颜晓丢到撒哈拉,也能开出一朵风情万种的花。  相似文献   

3.
西汉年间,有位叫丁缓的木匠,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十分孝顺。为养家糊口,丁缓常常需要到别的村子去干活,留下年迈的母亲独自在家。母亲体弱多病,平时只能做些简单的家务,夏天还好,一到冬天,不会生火取暖的母亲就会常常挨冻。  相似文献   

4.
“文字王国”里有些部首长得很相像,常常叫人混淆。就说“释”字吧,就因为这个原因有一次站错了队。  相似文献   

5.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吹葫芦丝。 每当我没事的时候,我就常常拿起葫芦丝,自己在家里面吹上几支曲子。 我很喜欢葫芦丝,因为它的声音很好听,郁闷的时候,我吹葫芦丝就能忘记烦恼。快乐的时候,我吹葫芦丝就更加快乐。  相似文献   

7.
章睿齐 《社区》2009,(22):55-55
典型案例: 文莉的家庭本来很幸福安宁。但自从文莉迷恋上打将之后,家庭战争就不断。只要她的一帮朋友叫她去打麻将,文莉就忘记自己的家庭职责,常常因为打麻将忘记回家。  相似文献   

8.
白灵 《北京纪事》2013,(10):72-75
在安徽省池州市茅坦乡,杜子建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20多年前,他年少气盛,酗酒斗殴,常常因为一两句话听不顺耳,就上前把人家“修理”一顿。  相似文献   

9.
很多时候人的思维往往局限在小圈子里跳不出来,找不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而换个角度,跳出原有惯性思维的框框时,我们就走上了一条新路。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常常碰到这样情况,常常不能及时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框、惯性框框,往往是越习惯越熟悉的,越难改变。比如说听完一节准备很充分的公开课,感觉非常完美、流畅,  相似文献   

10.
周望九 《新天地》2011,(11):117-117
在利用动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常常遇到似是而非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出现错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几种判断守恒的方法,下面就以几个典型的问题为例,介绍如何判断动量或机械能是否守恒。  相似文献   

11.
“三足”的稳定性最好,牢固性最强。古人深谙此理,在制造青铜大鼎时.就常常使用“三足”。因为有了“三足”,青铜大鼎就稳如磐石,固如泰山。而文章就如同青铜大鼎,要想让它站立起来.并稳定牢固。也必须有其“三足”。特别在高考作文中,要想成就佳作,获得高分,那就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2.
我比顾砦北大二十三天,为此他一直叫我姐姐。 小时候我常常被锁在家里独自玩耍,练琴,玩洋娃娃,也不觉得孤单。偶尔我练琴时,跟着奶奶住在二楼的砦北就会跑上来,透过防盗门看到我挥挥手就跑下去,也不说话。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喜欢热闹,从吃饭的习惯上就可探究一二。围坐一桌,觥筹交错,常常饭桌成为谈资最好的场所。因此,中国人刚接触到“自助餐”是不习惯的。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有个老财主很抠门儿,也懂点诗词歌赋,但他常常为了蝇头小利用其来坑骗穷人,所以,大伙儿就给他起了个外号“铁公鸡”。  相似文献   

15.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12):F0002-F000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岁尾,人们总习惯于说一些辞旧迎新之类的话,虽然俗套,却也表达了某种求长进的愿望,逢其时,有何新打算就常常被问及,  相似文献   

16.
周莲珊 《新少年》2009,(1):62-63
我3岁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只好与我5岁的哑巴哥哥相依为命。因为小,又不懂事儿,常常整天哭个没完。哥哥为了哄我,常常趴在地上给我当马骑……我的童年是在哥哥背上玩儿过去的!小时候,哥哥的背是我的摇篮,也是我的家园……我的哑巴哥哥为了我能有书读,他历尽了艰辛,磨难……  相似文献   

17.
锁不住的爱     
“我长大了,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坐在书桌前,对着日记本,我常常这样呆呆地想着。妈妈平时就爱唠叨,如果发现了我的秘密,还不知要怎么说我呢!  相似文献   

18.
陈亦权 《社区》2010,(23):26-26
伊桑是一位16岁的叛逆少年,住在伦敦西郊一个叫做坦莱斯格的小镇上,他会抽烟喝酒,而且常常打架闹事,中学还没有毕业,就因为对读书没有兴趣而自动退学了。  相似文献   

19.
跺脚的童年     
杨春林 《山西老年》2011,(11):25-25
上小学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家里的日子过得相当清苦,过冬也就靠一件棉袄。学校里八、九间破土屋,四处漏风,没有炉火,学生们常常会被冻坏了手脚。  相似文献   

20.
有一对很相爱的恋人,婚后不久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双方都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到了离婚。他们以为,是双方性格或是什么心理障碍的问题。但是,在离婚前,他们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就去全市最权威的心理咨询中心找最权威的教授寻求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